执掌武唐 第379节
好在,陆瑾的老师乃是当代大儒孔志亮,而孔志亮的父亲孔颖达正是的编撰者,此等大义解答,对陆瑾来说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于是乎,他根据孔志亮平日里的讲授,一丝不苟地作答起来,神情专注而又认真。
作为这片院子的监考官,杨主簿一直来回走动巡睃着,瞧见陆瑾自信从容的作答模样,一直默默打量着他的杨主簿嘴角溢出了一丝Y冷的笑意,念及知贡举特意的交代,他眼眸中的玩味之色更加浓厚了,心内暗暗笑道:好一个北门学士,不管你再是厉害,这次科举也是无法通过。
陆瑾丝毫没有意识到杨主簿龌蹉的心思,解答完毕大义,他微微松了一口气,又将目光落在了时务策上面。
时务策是考校举子对国事军事方面的见地,也是进士考试中最难的项目。
就实而论,士子们处于社会底层,对国事方面所见所闻都可称得上是一知半解,特别是许多出生于寒门的举子,生于长于学于一隅之地,当真算是坐井观天,要这些见识不广的举子解答对国事的见解,的确非常困难。
前不久陆瑾所认识的那位陈子昂,就是在时策之中发表了错误言论,以至于未能及第,留下了无尽憾事。
若是以前,陆瑾对于时务策方面恐怕还是会觉得有所难度,然而现在,却可以说得上是了然于胸了,这一切的一切,都须得感谢那段在丽景殿处理奏折的日子,群臣们对于国事禀告几乎都要过陆瑾双目,而天后批示决定的事项也须得由他进行分类送递,这些国事处理经验也是在场的任何一个举子都无法比拟的。
挑灯夜战,陆瑾决定在今晚就将八道时务策作答完毕,细细读来,这些时务策涉及西域兵事、府兵改革、黄河水患、蛮夷安抚等等,可谓非常困难,许许多多考取进士的举子,也是未能跨过这道门槛而含恨落败。
陆瑾身居中枢书房,对圣人天后如何决策这些事情自然知晓,为了稳妥起见,他在作答中并未加上太多个人的观点,基本上都是以圣人天后的思路进行扩充升华,他相信自己的作答,必定也能和朝廷主流思想所吻合,增加通过省试的机会。
八道时策解答完毕已是深夜了,陆瑾沉沉地打了一个哈欠,将写满字迹的宣纸收拢置放整齐,就这样趴在案几上朦胧睡去。
第三一五章 小人暗算
翌日醒来,天刚蒙蒙亮,陆瑾沉沉地打了一个哈欠,站起来展了展身子,仍是感觉有些疲乏。
说实话,昨夜他睡得一点也不好,毕竟这么多举子同处一院,呼噜声当真犹如浪潮般此起彼伏,搅得人须臾不能安宁,睡眠也是时断时续未能安稳。
好在今日只剩下了一道杂文,倒也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陆瑾决定待会便将这四篇杂文写完,然后回家蒙头大睡。
唐时科举中的杂文泛指诗歌辞赋,陆瑾看了看朝廷的命题,是要求举子以春夏秋冬四季为题,分别作出对应诗句,另外还加上一篇描写四季变化的辞赋。
陆瑾脑海中多的是来自于未来的诗歌,应付如此小场面自然是轻而易举,研磨提笔,第一首描写春的诗句已是出现在了宣纸上: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而描写夏天的诗句,他则写的是: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Y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片刻之后,描写四季的诗歌已是写完,最后一篇辞赋陆瑾又是下笔如神,洋洋洒洒三百字辞藻华丽条清缕析,及至全部完成,天色已是大亮了起来。
望着枕在东方城楼上的旭日,陆瑾心情大好,从他的感觉来看,这次科举的题目算是比较简单,全都是他得心应手之题,特别是那几篇对于进士科至关重要的策文,他回答得更是符合朝廷大势所在,断不会出现怪张狂放的思想。
眼下离交卷还有四个时辰,陆瑾想了想,再没有如以前那般毫不检查就进行交卷,而是将昨日所做的一切答题全部拿了出来,仔仔细细地对照检查。
从信封中抽出帖文,陆瑾展开刚刚看得一眼,脸上原本轻松悠闲之色顿时僵了僵,一双虎目陡然瞪大,只觉一股寒凉之感从心底蔓延而生,须臾之间就流遍了全身。
不知何时,宣纸上笔画优美整整齐齐的字迹已是变了模样,每个字的笔画竟是全都挤在了一起,陆瑾心跳如鼓,将宣纸仔细拿在眼前细观,才发现笔墨全都侵染而出,变得团团黑墨几乎无从辨认。
特别是那些笔画较多的字,更是一团黑墨无可辨认,这样的答题交上去,考官一定会看得不知所云。
见状,陆瑾心头又是吃惊,又是疑惑,要知道昨日他明明将墨迹置放风干才装入信封内,按道理应该不会出现浸墨之事,然而为何帖文竟会浸墨?
心思急转间,他又拿起了所作大义、策文的宣纸,挨着瞄得一眼,宣纸上的字迹全都浸墨了。
一时间,陆瑾的脸色说不出的难看,一张宣纸算是意外勉强说得过去,然而这么多宣纸都出现这样的情况,陆瑾便料定绝对不会是他的过错,而是宣纸或者墨汁存在问题。
念及今科知贡举乃是与自己有所过节的许叔牙,陆瑾心头怀疑更甚,会不会是那老儿有心在科举场上公报私仇,暗地里整治自己?
心乱如麻的想得半响,陆瑾渐渐冷静了下来,他知道这样拖延下去也不是办法,立即站起身来出言道:“来人,举子陆瑾申请重新跟换宣纸和笔墨。”
一名负责监考的吏员离陆瑾不远,闻言立即走了过来,冷冷言道:“这位举子,科举场上自有规定,笔墨纸张均是限量供应,何能再行索要?”
于是乎,他根据孔志亮平日里的讲授,一丝不苟地作答起来,神情专注而又认真。
作为这片院子的监考官,杨主簿一直来回走动巡睃着,瞧见陆瑾自信从容的作答模样,一直默默打量着他的杨主簿嘴角溢出了一丝Y冷的笑意,念及知贡举特意的交代,他眼眸中的玩味之色更加浓厚了,心内暗暗笑道:好一个北门学士,不管你再是厉害,这次科举也是无法通过。
陆瑾丝毫没有意识到杨主簿龌蹉的心思,解答完毕大义,他微微松了一口气,又将目光落在了时务策上面。
时务策是考校举子对国事军事方面的见地,也是进士考试中最难的项目。
就实而论,士子们处于社会底层,对国事方面所见所闻都可称得上是一知半解,特别是许多出生于寒门的举子,生于长于学于一隅之地,当真算是坐井观天,要这些见识不广的举子解答对国事的见解,的确非常困难。
前不久陆瑾所认识的那位陈子昂,就是在时策之中发表了错误言论,以至于未能及第,留下了无尽憾事。
若是以前,陆瑾对于时务策方面恐怕还是会觉得有所难度,然而现在,却可以说得上是了然于胸了,这一切的一切,都须得感谢那段在丽景殿处理奏折的日子,群臣们对于国事禀告几乎都要过陆瑾双目,而天后批示决定的事项也须得由他进行分类送递,这些国事处理经验也是在场的任何一个举子都无法比拟的。
挑灯夜战,陆瑾决定在今晚就将八道时务策作答完毕,细细读来,这些时务策涉及西域兵事、府兵改革、黄河水患、蛮夷安抚等等,可谓非常困难,许许多多考取进士的举子,也是未能跨过这道门槛而含恨落败。
陆瑾身居中枢书房,对圣人天后如何决策这些事情自然知晓,为了稳妥起见,他在作答中并未加上太多个人的观点,基本上都是以圣人天后的思路进行扩充升华,他相信自己的作答,必定也能和朝廷主流思想所吻合,增加通过省试的机会。
八道时策解答完毕已是深夜了,陆瑾沉沉地打了一个哈欠,将写满字迹的宣纸收拢置放整齐,就这样趴在案几上朦胧睡去。
第三一五章 小人暗算
翌日醒来,天刚蒙蒙亮,陆瑾沉沉地打了一个哈欠,站起来展了展身子,仍是感觉有些疲乏。
说实话,昨夜他睡得一点也不好,毕竟这么多举子同处一院,呼噜声当真犹如浪潮般此起彼伏,搅得人须臾不能安宁,睡眠也是时断时续未能安稳。
好在今日只剩下了一道杂文,倒也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陆瑾决定待会便将这四篇杂文写完,然后回家蒙头大睡。
唐时科举中的杂文泛指诗歌辞赋,陆瑾看了看朝廷的命题,是要求举子以春夏秋冬四季为题,分别作出对应诗句,另外还加上一篇描写四季变化的辞赋。
陆瑾脑海中多的是来自于未来的诗歌,应付如此小场面自然是轻而易举,研磨提笔,第一首描写春的诗句已是出现在了宣纸上: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而描写夏天的诗句,他则写的是: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Y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片刻之后,描写四季的诗歌已是写完,最后一篇辞赋陆瑾又是下笔如神,洋洋洒洒三百字辞藻华丽条清缕析,及至全部完成,天色已是大亮了起来。
望着枕在东方城楼上的旭日,陆瑾心情大好,从他的感觉来看,这次科举的题目算是比较简单,全都是他得心应手之题,特别是那几篇对于进士科至关重要的策文,他回答得更是符合朝廷大势所在,断不会出现怪张狂放的思想。
眼下离交卷还有四个时辰,陆瑾想了想,再没有如以前那般毫不检查就进行交卷,而是将昨日所做的一切答题全部拿了出来,仔仔细细地对照检查。
从信封中抽出帖文,陆瑾展开刚刚看得一眼,脸上原本轻松悠闲之色顿时僵了僵,一双虎目陡然瞪大,只觉一股寒凉之感从心底蔓延而生,须臾之间就流遍了全身。
不知何时,宣纸上笔画优美整整齐齐的字迹已是变了模样,每个字的笔画竟是全都挤在了一起,陆瑾心跳如鼓,将宣纸仔细拿在眼前细观,才发现笔墨全都侵染而出,变得团团黑墨几乎无从辨认。
特别是那些笔画较多的字,更是一团黑墨无可辨认,这样的答题交上去,考官一定会看得不知所云。
见状,陆瑾心头又是吃惊,又是疑惑,要知道昨日他明明将墨迹置放风干才装入信封内,按道理应该不会出现浸墨之事,然而为何帖文竟会浸墨?
心思急转间,他又拿起了所作大义、策文的宣纸,挨着瞄得一眼,宣纸上的字迹全都浸墨了。
一时间,陆瑾的脸色说不出的难看,一张宣纸算是意外勉强说得过去,然而这么多宣纸都出现这样的情况,陆瑾便料定绝对不会是他的过错,而是宣纸或者墨汁存在问题。
念及今科知贡举乃是与自己有所过节的许叔牙,陆瑾心头怀疑更甚,会不会是那老儿有心在科举场上公报私仇,暗地里整治自己?
心乱如麻的想得半响,陆瑾渐渐冷静了下来,他知道这样拖延下去也不是办法,立即站起身来出言道:“来人,举子陆瑾申请重新跟换宣纸和笔墨。”
一名负责监考的吏员离陆瑾不远,闻言立即走了过来,冷冷言道:“这位举子,科举场上自有规定,笔墨纸张均是限量供应,何能再行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