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武唐 第523节
洛阳宫宣政殿内,高宗皇帝端坐龙床之上,武后垂帘屏风之后,群臣分列东西而站,殿堂内的气氛肃穆而又威严。
群臣刚刚行礼完毕,左侧朝班中立即走出一人,正是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张大安。
只见他行至殿中,对着高坐台上的高宗拱手亢声言道:“陛下,臣张大安有奏。”
高宗捋须言道:“爱卿有话但说无妨。”
陆瑾知道此人乃是李贤的铁杆心腹,不禁暗叹一声“马前卒来了”,果然便听到张大安语带怒气的言道:“启禀圣人,昨日黄昏,监察御史陆瑾带领卫士擅闯东宫,在众目睽睽之下强行带走东宫厩牧署署令赵道生,臣委实不解所为何事,让陆御史这样不知轻重地前来东宫直接拿人,如此冒犯太子威仪,如此藐视监国太子,又不知是何居心,还请陛下替东宫主持公道。”
高亢的声音回荡在殿内,也回荡在每个大臣的耳畔,恍若秋风过林,气氛顿时为之一僵,不少大臣都在暗自嘲笑御史台,怎么又不知轻重地将东宫得罪了。
第四二九章 当殿争执
高宗皇帝微微颔首,然而他也不会听信张大安的一面之词,沉声问道:“御史大夫高智周何在?”
高智周根本不知道此事,正待一头雾水当儿,听到圣人垂问急忙出班拱手道:“臣御史大夫高智周,参见圣人。”
高宗淡淡言道:“高爱卿免礼,不知御史台昨日去东宫拿人,所为何事?”
高智周哑口无言,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启禀圣人,臣并不知晓此事。”
“哦,这么重要的事,你堂堂的御史大夫居然都不知道?”高宗惊讶地一挑白眉,脸色立即转为阴沉,又问道,“御史中丞宗秦客何在?”
话音落点,立即有一名负责朝仪的殿中侍御史出班奏道:“启禀陛下,宗秦客生病卧榻,故而未能参加今日朝议。”
闻言,陆瑾暗自一叹,这宗秦客果然是一个官场油子,心知今日御史台必定会与东宫大起龌蹉,故而推托有病未来早朝,轻而易举地躲过了这一场浑水。
高宗不满地皱起了眉头,无可奈何之下,只得直接询问陆瑾道:“监察御史陆瑾何在?”
陆瑾一听叫自己的名字,急忙走出朝班拱手道:“臣陆瑾在此。”
“陆瑾,昨日你可有带领卫士前去东宫捉拿赵道生?是谁同意你如此行径?”高宗口气不善,隐隐带着一份怒气,的确,东宫太子好歹也是皇帝之子,国之储君,被一个御史私下闯入东宫之内强行拿人,且他这个皇帝还有御史大夫都不知道,太子颜面何在?东宫的威信又是何在?”
陆瑾正欲回答,突然听见龙床之后的屏风内飘出一个淡淡的女声,平静而又清晰地言道:“圣人,昨日陆御史来丽景殿见朕,谈及赵道生违法违规之事,故而朕当即下令,让陆御史前去捉拿赵道生,事急从权没有来得及向圣人你禀告,还请恕罪。”
武后之话如同一阵沉雷掠过朝臣之耳,大家这才明白陆瑾如此行径原来是得到了天后的允诺,怪不得胆敢这般气势汹汹直闯东宫,如此说来,天后与太子两母子又要相互争斗了。
高宗皇帝一听武后之话,脸色顿时有些尴尬难看。
在龙朔年间,武后通过处理上官仪事件,在群臣面前树立了和高宗并尊的地位,加之高宗多病,因而武后开始垂帘听政,拥有朝政决策之权,这也是鼎鼎有名的二圣临朝。
从此,武后与高宗一样自称为“朕”,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武后之口,而群臣禀告涉及重要国事,武后定夺了也一样算数。
故此武后命令陆瑾前去东宫捉拿赵道生,在程序上完全没有逾越之处。
大殿内的气氛沉默而又尴尬,所有大臣都垂着脑袋默默无语,这种天存二日,政令多出的为政模式,正是二圣临朝的弊端。
感觉父皇似乎又要在母后的威势下软了下来,监国太子李贤再也忍不住了,出列亢声言道:“父皇,儿臣有奏。”
高宗精神一振,连忙道:“太子但说无妨。”
“是。”李贤应得一句,口气陡然转为严肃冰冷:“相信诸位同僚也应该知道,赵道生乃是服侍本太子十余年的亲信,一直伺候起居照料饮食,他的为人尽管有所瑕疵,然本太子相信他绝对不会干那贪赃枉法之事,今番御史台凭着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将之捉拿,本太子觉得实在太过轻率,御史台当立即放赵道生归来,若有赵道生贪赃枉法的真凭实据,本太子绝对不会徇私枉法。”
此番话虽则是对殿内大臣在说,然而明眼人都清楚李贤是在责问指责垂帘于后的天后,圣人向来在天后太子两母子斗争中采取中立态度,眼下如此剑拔弩张,又该如何收场才是?
高宗白眉皱成了一团疙瘩,心内却是烦躁不已。
赵道生区区宠臣,即便被抓,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李贤何须这般大张声势地与天后当殿较量?这不仅是他自讨苦吃,更让自己这个当父皇的极难处置,当真是太过轻率浅虑了。
群臣刚刚行礼完毕,左侧朝班中立即走出一人,正是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张大安。
只见他行至殿中,对着高坐台上的高宗拱手亢声言道:“陛下,臣张大安有奏。”
高宗捋须言道:“爱卿有话但说无妨。”
陆瑾知道此人乃是李贤的铁杆心腹,不禁暗叹一声“马前卒来了”,果然便听到张大安语带怒气的言道:“启禀圣人,昨日黄昏,监察御史陆瑾带领卫士擅闯东宫,在众目睽睽之下强行带走东宫厩牧署署令赵道生,臣委实不解所为何事,让陆御史这样不知轻重地前来东宫直接拿人,如此冒犯太子威仪,如此藐视监国太子,又不知是何居心,还请陛下替东宫主持公道。”
高亢的声音回荡在殿内,也回荡在每个大臣的耳畔,恍若秋风过林,气氛顿时为之一僵,不少大臣都在暗自嘲笑御史台,怎么又不知轻重地将东宫得罪了。
第四二九章 当殿争执
高宗皇帝微微颔首,然而他也不会听信张大安的一面之词,沉声问道:“御史大夫高智周何在?”
高智周根本不知道此事,正待一头雾水当儿,听到圣人垂问急忙出班拱手道:“臣御史大夫高智周,参见圣人。”
高宗淡淡言道:“高爱卿免礼,不知御史台昨日去东宫拿人,所为何事?”
高智周哑口无言,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启禀圣人,臣并不知晓此事。”
“哦,这么重要的事,你堂堂的御史大夫居然都不知道?”高宗惊讶地一挑白眉,脸色立即转为阴沉,又问道,“御史中丞宗秦客何在?”
话音落点,立即有一名负责朝仪的殿中侍御史出班奏道:“启禀陛下,宗秦客生病卧榻,故而未能参加今日朝议。”
闻言,陆瑾暗自一叹,这宗秦客果然是一个官场油子,心知今日御史台必定会与东宫大起龌蹉,故而推托有病未来早朝,轻而易举地躲过了这一场浑水。
高宗不满地皱起了眉头,无可奈何之下,只得直接询问陆瑾道:“监察御史陆瑾何在?”
陆瑾一听叫自己的名字,急忙走出朝班拱手道:“臣陆瑾在此。”
“陆瑾,昨日你可有带领卫士前去东宫捉拿赵道生?是谁同意你如此行径?”高宗口气不善,隐隐带着一份怒气,的确,东宫太子好歹也是皇帝之子,国之储君,被一个御史私下闯入东宫之内强行拿人,且他这个皇帝还有御史大夫都不知道,太子颜面何在?东宫的威信又是何在?”
陆瑾正欲回答,突然听见龙床之后的屏风内飘出一个淡淡的女声,平静而又清晰地言道:“圣人,昨日陆御史来丽景殿见朕,谈及赵道生违法违规之事,故而朕当即下令,让陆御史前去捉拿赵道生,事急从权没有来得及向圣人你禀告,还请恕罪。”
武后之话如同一阵沉雷掠过朝臣之耳,大家这才明白陆瑾如此行径原来是得到了天后的允诺,怪不得胆敢这般气势汹汹直闯东宫,如此说来,天后与太子两母子又要相互争斗了。
高宗皇帝一听武后之话,脸色顿时有些尴尬难看。
在龙朔年间,武后通过处理上官仪事件,在群臣面前树立了和高宗并尊的地位,加之高宗多病,因而武后开始垂帘听政,拥有朝政决策之权,这也是鼎鼎有名的二圣临朝。
从此,武后与高宗一样自称为“朕”,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武后之口,而群臣禀告涉及重要国事,武后定夺了也一样算数。
故此武后命令陆瑾前去东宫捉拿赵道生,在程序上完全没有逾越之处。
大殿内的气氛沉默而又尴尬,所有大臣都垂着脑袋默默无语,这种天存二日,政令多出的为政模式,正是二圣临朝的弊端。
感觉父皇似乎又要在母后的威势下软了下来,监国太子李贤再也忍不住了,出列亢声言道:“父皇,儿臣有奏。”
高宗精神一振,连忙道:“太子但说无妨。”
“是。”李贤应得一句,口气陡然转为严肃冰冷:“相信诸位同僚也应该知道,赵道生乃是服侍本太子十余年的亲信,一直伺候起居照料饮食,他的为人尽管有所瑕疵,然本太子相信他绝对不会干那贪赃枉法之事,今番御史台凭着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将之捉拿,本太子觉得实在太过轻率,御史台当立即放赵道生归来,若有赵道生贪赃枉法的真凭实据,本太子绝对不会徇私枉法。”
此番话虽则是对殿内大臣在说,然而明眼人都清楚李贤是在责问指责垂帘于后的天后,圣人向来在天后太子两母子斗争中采取中立态度,眼下如此剑拔弩张,又该如何收场才是?
高宗白眉皱成了一团疙瘩,心内却是烦躁不已。
赵道生区区宠臣,即便被抓,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李贤何须这般大张声势地与天后当殿较量?这不仅是他自讨苦吃,更让自己这个当父皇的极难处置,当真是太过轻率浅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