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小山传奇 第247节
他告诉这些兵,我让你们来参加我的队伍就是为了杀死更多的侵略者,我和你们都一样,不为杀鬼子我也不会来当兵,但杀鬼子不能光凭热血与冲动,你们放心该让你们上时我霍小山是打头阵的。
他通过这翻话又强调了军队的纪律才让这些骨子里还只能算是草莽好汉的新兵们暂时平息下来。
但,霍小山明白,自己必须尽快带他们杀掉些日本鬼子,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成着军人,否则,若是遇到强敌就躲,还来当兵做什么?真那样的话,不光这些新兵过不去,就是自己也过不去!
就在这时,他们再次临近了一个村子,这个村子里很多房舍正在燃烧,红色火焰的上方不时腾起黑色的轻灰,同时发出哔哔剥剥的燃烧声,显见日军离去并没有多久。
霍小山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后面的老兵们马上子弹上膛,以战斗姿态跟在他后面向村里小心翼翼地摸去。
霍小山手持盒子炮小心地残梁断壁间穿行,突然在一间没有燃烧的房舍门前停了下来。
那门半敞着,里面传来清晰的“霍霍”的声音。
霍小山把耳朵贴在门上又仔细地听了听,这才偷偷地将头探向门缝向里看去。
他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正坐在地上,手里拿着一支已经折断了的红缨枪正在一块磨刀石上磨枪头呢。
那少年磨几下就又用脏兮兮地手抹下正在流的鼻涕眼泪,那脸已被抹成了泥花脸犹兀自未觉。
他嘴里还叨咕着:“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你等着,我这就去救你们,大不了咱们一起死!”
这时,他觉得枪头已磨得差不多了,一骗身就站了起来,抬头却听门吱丫一响,与已经收起枪来的霍小山正好来了个面对面。
那少年吓了一跳,将那半截红缨枪指向霍小山之际,霍小山身后的士兵也已相继进得屋来。
“别紧张,我们是自己的军队。”霍小山忙表明身份。
那少年显然也是识得自家队伍的,又见后面进来的也是如他一般手持红缨枪的百姓,毫无疑问他们中有人和自己一样是红会的人,所以更是确信对面那是自己人无疑。
“你们去和我一起救我大哥二哥三哥四哥好不好?”他满含殷切地问道。
“好!”霍小山很干脆地答道。
“他们怎么了?走多久了?”霍小山接着又问。
“我们打小鬼子没打过,他们被抓走了!说是要拉到隔壁沈家堡里一起杀了!快走啊!”说话间那少年已经走到门口,霍小山忙把身子往外一让,也转身跟着往外走。
“鬼子有多少个?”霍小山跟着那少年身后边走边问。
“一百多点吧!”那少年边走边说。
“一百多个?”霍小山一皱眉,那得有一个中队了。
“咋了,你们害怕啊?不甩怕!现在应该只有一百了,那个零头的鬼子被我跟我大哥我二哥我三哥四哥还有我用枪都扎死了!”小石头大声地说道。
“啊?零头是多少个啊?”霍小山都有点吃惊了。
“二三十个吧!”那少年边说边已经开始小跑了,可见他是真着急了,霍小山和一众士兵也忙跟上。
“你们就哥五个就敢打鬼子一百多个啊?!”沈冲在旁边都吃惊了。
这两淮地区的人也太生猛了,先是见小石头用枪挂了串日军人头回来就已吃惊不小,这回又见到哥五个单挑一百多鬼子!
“有啥不敢?!我大哥说了,在犄角弯儿咱们占便宜,人少也得打,反正爹娘都让鬼子杀了,也不用咱们养老了,还让我逃出来就别回去,给俺家留个后,留个屁后,我就是枪打折了,否则我才不回来,要死一起死!”这少年体力明显不错,一路小跑着也没耽误自己在那里碎碎叨叨地说。
“在犄角弯儿啊,这还差不多!”后面有刚参加队伍的当地的士兵接口了,毕竟都是两淮三皖一个地区的人,还是有人知道什么是犄角弯儿的,这个士兵刚才也为这哥五个单挑一百多鬼子吃惊不小
“啥是犄角弯儿?”有没去过的忙问。
“就一条道,挺窄的,犄角拐弯的,拼刺刀咱红会的红缨枪占便宜,鬼子人再多也只能上两三个,后面的被前面的人堵住了。”他这么一解释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哦”了一声,可再有地利之优,敢哥五个就单挑一百多鬼子那也绝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对了,你叫啥名字?”霍小山真的喜欢上这个虎头虎脑敢说敢干又有点小磨叨的少年了,绝对的性情中人啊!
“我叫石锁,我大哥叫金锁,我二哥叫银锁,我三哥叫铜锁,我四哥叫铁锁。”那少年答到。(。),。
正文 第二0六章 霍小山的疯狂决定
,。
沈家堡离霍小山他们刚离开的村子还真的算隔壁,也就一里多地的样子。
这里人烟密集,村子离的都很近,并不如同霍小山在东北时地广人稀,就算离个百十里地的都会说“呀!老乡啊!咱俩都是一嘎答的!”
路上霍小山也见到了那犄角弯儿,原来是两山之间的一条路,七扭八扭的,并排也只能走两三个人。
那山虽不高却全是乱石坡子极是难行,没有人会好好的有路不走却攀到那上面去。
由此可见石锁五兄弟选择这地方与日军刺刀见红那也是有道理的。
路虽短,霍小山倒也问清了情况。
日军在他们村子杀了很多人,石锁的爹娘也遇了害。
出去与其他村红会一起打鬼子的五兄弟回来后便埋伏在了犄角弯找日军报仇,虽然杀了二十多个鬼子,但终于寡不敌众被抓了四个。
霍小山他们很快接近了村口,他们躲在一边望去,见日军呈半月型正围在村里的祠堂前,祠堂的房檐上用绳子吊着四个人。
而这四个人和日军间还有三十多个被绑缚着的人,看岁数都是青壮年,想必都是敢于反抗的两淮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