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血强国

铁血强国 第398节

日本人再一次的开始了雄心勃勃的海军发展计划,这自然让帝国感受到了威胁了。要知道,现在中日两国都将对方当做了生死大敌。一方加强了军备的发展,自然会使得另外一方也立刻跟进了。

“这就是日本人的‘单舰优越主义’吗?”拿到‘扶桑级’战列舰的主要设计参数之后,吴浩轩就想到了这个名词。当然,原本日本人提出这个名词,是为了对付美国人的。日本人深知,在工业实力上他们无法与美国人相比。财政更是没有美国人宽裕。如果要比拼海军的主力舰数量的话,日本人是万万比不上的。所以,日本人选择将每一级战列舰都设计成为强大的战列舰,能够超越敌人的同级战舰。这样的话,日本海军即便是在主力舰数量上不如对方。但是在整体实力上,他们却不见得比对方差多少。

当然,鉴于现在的国际形势,以及中日两国的深仇大恨。所以日本将针对的目标定为了中国。中国海军的两艘‘龙兴级’战列舰和两艘‘龙飞级’战列巡洋舰的服役,使得两国海军实力进一步的拉大。为此,日本海军不得不想尽办法的尽可能多的建造战舰了。

虽然,从纸面数据上来看,‘扶桑级’战列舰十分强悍。但实际上,吴浩轩却并没有放在心上。即便是帝国海军的‘龙腾级’战列舰。也拥有和‘扶桑级’战列舰一决胜负的能力。‘龙腾级’战列舰的防御力,比‘扶桑级’强大。五座双联装50倍口径的305毫米主炮,虽然少于‘扶桑级’战列舰的六座双联装45倍口径356毫米主炮。但是,50倍口径305毫米主炮拥有极强的穿甲能力,能够有效的击穿‘扶桑级’战列舰的装甲。加之‘龙腾级’战列舰的射速,远在‘扶桑级’战列舰之上。一旦进行一对一的对决的话。‘龙腾级’战列舰绝对不弱于‘扶桑级’战列舰。更别说帝国海军的‘龙兴级’战列舰,拥有更为强悍的火力和防御力了。即便日本海军多装备了两艘‘扶桑级’战列舰,帝国海军也不会处于下风的。

当然,吴浩轩是这样想的。但是,帝国海军则不是这样想的。他们只知道,一旦日本海军的‘扶桑级’战列舰服役之后,帝国海军在主力舰数量上,将不具备任何优势了。在主炮口径和数量上,帝国海军更是处于劣势了。这还怎么得了?所以。帝国海军部长萨镇冰元帅和海军司令程璧光元帅,再加上帝国总参谋长石天翰元帅,联袂觐见吴浩轩,要求为帝国海军建造新一级的战舰。

“陛下,日本海军的发展,让帝国海军感受到了莫大的威胁。我们迫切的需要提前开工建造新一级的主力舰,以应对日本海军的威胁。”萨镇冰元帅说道。

“怎么?日本海军多了两艘‘扶桑级’战列舰,就把你们给吓坏了吗?”吴浩轩笑着说道。

“陛下。日本人的两艘‘扶桑级’战列舰,倒是不会吓到我们。那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而已。但是。日本人发展海军的决心,倒是不得不让我们重视。现在日本人依旧穷的快连饭都吃不起了。但即便是这样,他们都还砸锅卖铁的建造战舰。这分明就是将帝国当做生死大敌,拼命想要发展海军,和帝国一决胜负啊!如果帝国不警惕的话,未来帝国海军极有可能会处于劣势的。”程璧光元帅也说道。

吴浩轩点了点头。一个小日本,不足为虑。以日本现在的财力,根本就无法坚持大规模的海军发展的。但是,日本人背后可是有着英法美三国的支持。尤其是美国人,财大气粗的他们源源不断的向日本人提供贷款。这无疑会让日本人很快就重新完成武装的。重新完成了武装的日本,毫无疑问将成为中华帝国的巨大威胁。

“陛下,现在我国沿海地区,发展非常迅速。这一地区将成为帝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如果帝国海军在战争一开始,无法给予日本海军重创的话。那么,帝国的沿海发达地区都有可能成为日本人攻击的重点。所以,我们不得不防。另外,帝国针锋相对的进行战舰建造,这原本就是警示日本以及日本背后的国家,让他们知道,帝国不是好欺负的,帝国也并不惧怕他们。”石天翰元帅也说道。

毫无疑问,军方的态度是支持建造新的战舰,用强有力的态度来回应日本人的。

“帝国倒是不缺乏建造战舰的资金。但是,我们现在就能够建造主力舰了吗?”吴浩轩问道。帝国的‘生肖级’重巡洋舰才刚刚开始建造不久。原本计划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开工建造‘生肖级’改进型重巡洋舰的。相比之前建造的‘生肖级’重巡洋舰,改进型的‘生肖级’重巡洋舰依旧是采用的210毫米。只不过,换成了三座三联装的210毫米主炮,使得主炮的数量达到了三座9门。航速方面,在得到了大量德国技术的支持下,改进型的‘生肖级’重巡洋舰的设计速度直接达到了30节。同时,因为主炮数量的增加,使得战舰的排水量也增加了一千多吨,满载排水量达到了一万两千五百多吨。当然,造价也直接贵了足足一百万华元。

“陛下,德国支援了我们不少的战舰设计和建造方面的专家,我们从奥匈帝国获得的那些政治犯当中,也有不少战舰设计方面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现在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建造主力舰的能力了。当然,工期恐怕要稍微长一点。”萨镇冰元帅说道。

吴浩轩点了点头:“主炮方面呢?381毫米主炮能够按时研制成功吗?”

“陛下,德国人的381毫米主炮设计进度,晚于英国人。所以,在下一级的战列舰上,我们计划依旧采用343毫米主炮。50倍口径的343毫米主炮,已经拥有十分强悍的威力了,不比日本人的356毫米差。在下下一级主力舰上,我们再采用381毫米主炮。”萨镇冰元帅说道。

“好吧。既然你们都觉得应该建造主力舰,那就开工建造吧。反正,日本人每年给我们的两千万英镑的战争赔款,也足够建造这些战舰了。”吴浩轩说道。

从日本获得的战争赔款,应用到海军的发展上,最后针对的海上日本人?可谓是取之于日本用之于日本。一旦帝国下一次再次打败了日本的话,一定又能够从日本获得大量的战争赔款的。到时候,帝国将踩在日本人的尸体上,实现真正的飞跃。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帝国海军部就拿出了新一级的战列舰设计图纸。这一级战列舰,被海军命名为‘中华级’战列舰。

‘中华级’战列舰,舰长162.4米,宽29.7米,吃水9.2米,标准排水量26800吨,满载排水量30600吨。武备为3座三联装343毫米50倍口径主炮,14门155毫米45倍口径单装炮,10门88毫米速射炮,没有水下鱼雷发射管。3座双联装主炮,采用前二后一的布局,前主炮采用背负式的设计,使得战列舰能够朝一方击中九门主炮开火。采用最新式的锅炉和蒸汽轮机,使得这艘战列舰能够达到的25节以上。战舰侧舷装甲厚度为35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330毫米,指挥塔装甲厚度为350毫米。帝国海军计划建造四艘该级战列舰,首舰‘中华’号,二号舰‘华夏’号,三号舰‘神州’号和四号舰‘炎黄’号。

虽然,‘中华级’战列舰的排水量不如日本海军的‘扶桑级’战列舰,主炮数量也只有‘扶桑级’战列舰的百分之七十五而已。但是,防御力却远比‘扶桑级’强悍。使得战舰的总体战力,绝对在‘扶桑级’战列舰之上。加之帝国海军这一次将建造四艘‘中华级’战列舰,远在日本海军的两艘;‘扶桑级’战列舰之上。一旦帝国海军的四艘‘中华级’战列舰服役,就算是日本海军多了两艘‘扶桑级’战列舰,中国海军也能够占据绝对的优势。

另外,‘中华级’战列舰也是帝国海军定位于高速战列舰的第一级。未来,帝国海军建造的战列舰,都将追求高速。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将来伴随航母作战。

中国海军将建造四艘‘中华级’战列舰,这无疑是掀开了和日本海军的军备竞赛。从此,中日两国开始了在海军军备方面的疯狂竞争。(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六章 风起南洋

中国海军将一次性开工建造四条强大的战列舰,这对于整个东亚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震撼。中国海军现在已经有八条主力舰了,如果再增加四条的话,那就十二条了。绝对是仅次于英法美三国的海军强国。并且,在全世界来说,都将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作为中国的宿敌,日本人当然坐不住了。原本日本海军的‘扶桑级’战列舰,仅仅只打算建造两艘的。但是,中国海军居然开工建造了四条战列舰,这将使得中日两国的海军实力对比,再一次出现巨大的逆转。如果日本不奋起直追的话,他们根本就无法确保在未来的战争当中击败中国。

于是,日本人只得硬着头皮上马新的战列舰建造计划了。只不过,日本的财政压力很大,如果再建造两艘战列舰的话,那足足需要上亿日元。单单靠日本政府的话,是很难拿出这笔钱的。因此,日本人只得再一次将目光投向西方,希望能够得到贷款。

此时的英法两国正在全力备战。对于他们来说,应对德国人的挑战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未来的战争当中打败了的话,那他们就全完了。所以,所有的资源都要用来对付德国人。

好在,中华帝国就像是下饺子一样的下战舰,这让美国人也极为警惕。美国人一方面加强自己的海军实力,另外一方面则加大了对日本的扶持,用日本来牵制中国。因此,在日本人缺乏建造战舰的资金的时候,美国人立刻伸出了援手。美国政府通过了一笔紧急贷款,足足两千五百万美元,换算成日元的话。已经有一亿日元了。这笔钱,已经差不多够日本多建造两艘‘扶桑级’战列舰了。

不过,日本海军却并没有继续建造‘扶桑级’战列舰的三号舰和四号舰,而是将‘扶桑级’战列舰做了改进,使之单独成为了一级新的战列舰。

新的战列舰,被命名为‘伊势级’战列舰。常备排水量29990吨,满载排水量31260吨,长208.1米,宽28.65米,吃水8.74米。采用24台油煤混烧锅炉,两台大型蒸汽轮机,四轴推进,最大功率四万五千马力,最大航速23节。武备为六座双联装45倍口径356毫米主炮。20门50倍口径152毫米主炮,4门40倍口径76毫米主炮和六具533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

‘伊势级’战列舰和‘扶桑级’战列舰相比,外观上差不多,总体性能上也相差不大。最大的改进之处在于六座双联装主炮的分布上。‘伊势级’的火力跟‘扶桑级’相当,同样是具备四十五倍径356毫米双联装主炮六座十二门,而在舰型上有许多的改良。主要的改正点在于六座主炮塔的配置,‘扶桑级’的三、四号炮塔分别位于后部烟囱的前后,而‘伊势级’则是将三、四号炮塔以背负式的排列方式布置在后部烟囱的后面。这样六座炮塔就正好分作三群背负式的炮群,分别位于全舰的头中尾三部分。这样的配置方式跟美国的‘怀俄明级’战舰相同。这在炮塔弹药库的防御以及射击指挥上多有利点,但是却因为最上甲板只延伸到中部主炮群,不像‘扶桑级’一直延伸到后部主炮群,所以舰内空间大为缩小,一方面人员定数又较‘扶桑级’为多,所以在居住舒适性上有所影响。

‘伊势级’战列舰。日本海军也打算建造两艘,分布是首舰‘伊势’号战列舰和二号舰‘日向’号战列舰。这两都战列舰,原本是作为‘扶桑级’战列舰的三号舰和四号舰的。

日本海军连续建造了两艘‘扶桑级’战列舰和两艘‘伊势级’战列舰,一旦这四艘战列舰服役的话,日本海军将拥有六艘战列舰和四艘战列巡洋舰。整整十艘主力舰。虽然,从主力舰数量上来看,似乎没有中国海军多。但是,如果从主炮数量和口径上来看的话,日本海军似乎要占优势。‘扶桑级’战列舰和‘伊势级’战列舰都是装备六座双联装356毫米主炮的强大战列舰,而中国海军的‘龙兴级’战列舰只有四座双联装343毫米主炮,‘中华级’战列舰更是只有三座三联装343毫米主炮。这样的话,在主炮数量方面,中国海军虽然多出了两艘主力舰,但也仅仅是多出了四门主炮而已。日本海军的356毫米主炮,比帝国海军的343毫米主炮,可是大了13毫米的。

日本海军上下都普遍乐观的认为,日本海军以十条主力舰,绝对能够和中国海军的十二条主力舰对抗。加之,日本海军的官兵素质向来都优于中国海军。这样的话,一旦两国开战,日本海军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当然,这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日本海军主要是因为没有钱的原因,如果有钱的话,他们肯定会建造更多的战列舰来和中国海军对抗的。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在中日两国都开始疯狂的建造战舰之后,整个远东的局势反而进入了平静当中。不过,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分明就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现在的远东,就犹如是在火药桶之上一样。一旦有一点火星,就有可能将火药桶给引爆。

帝国皇帝吴浩轩的目光,并没有放在和日本的军事装备竞赛当中。在他看来,日本人这是在穷兵黩武,他们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反观帝国,有日本人的巨额战争赔款做支撑,即便是和日本人进行军备竞赛,也一点不会受到影响。另外,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也远比日本好得多。日本的工业正在萎缩,而中华帝国的工业正在迅猛的发展。长久这样下去的话,双方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的。到时候,日本人想要再超越中国,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帝国现在重视的并不是日本,而是帝国在南洋的布局。经过大半年的发展只会,帝国在南洋依旧扶持了多个华人民间武装了。单单是被训练出来的华人士兵,就多达三千人以上。当然,这点人或许并不多,比起各国的正规军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装备了帝国陆军制式装备的南洋华人民间武装,战斗力可不是荷属东印度的那些土著警察和治安部队能够相比的。即便是荷兰人部署在荷属东印度的正规军,也不过是在重火力方面占优而已。

毕竟,各种重型武器,帝国也很难送到南洋的。重机枪和迫击炮也那就罢了。如果是野战炮或者榴弹炮的话,想要送过去,被荷兰人发现的几率就很大了。即便是现在,荷兰人也开始怀疑中华帝国是不是准备在南洋搞事了。

“陛下,经过大半年的时间,我们在荷属东印度已经扶持了多股华人武装了。总数量虽然只有三千,但对付那些土著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另外,我们还运输了大量的武器过去,一旦乱起的话,华人武装的力量很快就能够扩大到上万人。不过,荷兰人似乎也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正规军正在开始调动。”帝国总参谋长石天翰元帅说道。

吴浩轩点了点头,荷兰人虽然没落了,但他们对荷属东印度却非常的重视。这是荷兰最后的殖民地了,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荷兰每年从荷属东印度获得的巨大财富,保证了这个国家的发展。这使得荷兰虽然是一个欧洲小国,但经济却很发达,人民的生活也很富裕。如果丢掉了荷属东印度的话,这对于荷兰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荷兰极有可能会因此而一蹶不振,彻底沦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

所以,如果中华帝国要对荷属东印度下手的话,荷兰人肯定会拼命保护这块最后的殖民地的。不过,中华帝国根本就不在乎荷兰人。帝国这一次摆明了是想要将荷属东印度一口吞下了。荷兰如果想要和帝国开战的话,帝国求之不得。以帝国现在的实力,荷兰人是不管派多少人过来,都只有死路一条。

唯一让吴浩轩担心的,无疑就是英国人和德国人的反应了。德国人还好说,为了拉拢帝国,他们极有可能保持沉默。但是,英国人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帝国在南洋扩张的。但是,英国人同样也没有决心和帝国在南洋打一仗的。所以,帝国这一次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让南洋舰队和海军陆战队做好准备吧。一旦局势有变,我们就立刻出手。不管怎么样,都必须要保证南洋华人的安全,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胜利!”吴浩轩说道。

“是,陛下。”石天翰元帅点了点头。
首节 上一节 398/13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下一篇:抗战之无双战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