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第702节
一种顾忌面子的暗示。
现如今,司马懿乃是阶下囚。若是一心为忠,就会这么说,要杀就杀,何必废话。
但现在却是模棱两可的话,其中大有深意。
由此,刘封断定司马懿是绝对不想死的。换而言之,就是互相客套一下,给司马懿一些面子,给一个台阶下。就行了。
古人好面子,司马懿也不能免俗啊。刘封心中翻了翻白眼。
“不敢小看先生。”刘封郑重的举拳道,顿了顿,又道:“听闻先生本不想出仕,只欲耕读传家。奈何曹操威逼,不得不出仕为校尉。普一出仕,就派遣先生前来荆南险恶之地,煽动诸多势力,以讨伐于我。可谓无恩,无义。”
“不过,先生却也在职为官,兢兢业业。游说金旋,刘度,赵范,沙摩浑等人,集结大军十万讨伐江夏。可谓在其位,谋其政。如今兵败,非是智谋不足,而是运气使然。没有一点对不起曹操。如今我以从事之位,待先生,先生就算应下,也是无愧于天地。天下人,亦不敢小瞧了先生。”刘封唾沫横飞,晓之以理道。
司马懿回过了脸,神色平静的看着刘封。
心中却是隐隐意动,刘封的话,可以说是说到了司马懿的心坎里了。他与曹操并无恩义,出仕也是被迫。奉命南下,也是尽心尽责。
如今兵败,不是他的罪过,而是运气使然。并无愧疚。刘封以显赫之位,招待他。
若天下人知道,确实是无人敢小瞧了他。
同时,司马懿心中对于刘封如此了解他的事情,也是颇为惊异。
他被迫出仕,也只是在不久前。而刘封就已经得到消息了,而且很详细。这是多么出色的情报能力啊。
司马懿心惊。
刘封是猜不出司马懿内心震惊的,他看了一眼司马懿,继续道:“此一条,先生若是受我官职,天下都不会有人敢小瞧了先生。剩余祸害不过是家族,以及妻小。”
“这个先生也不必担心,司马氏乃天下名门,曹操不可能以先生一人,而屠戮司马氏。至于先生家小,我闻言明君,不戮无辜之臣妻小。先生在荆南尽职尽责,但却运气不佳,兵败被俘。不是先生的罪过。曹操自负明君,当不会加害先生家小。”
刘封的几句话,可以说把司马懿投降他的弊端一一扫平了。
一如果投降不会受到天下人耻笑,二不会祸及族人。三不会祸及家小。就差说,投向我没事的,快投降吧。
这几句话听下来,司马懿心中的隐隐意动,就变成了意动了。
说真的,司马懿确实不想死。当今天下,自从董卓之乱以后,汉室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诸侯并起。
无所谓忠诚于谁。也就是说司马懿本身不打算忠诚于谁。只是他性格严谨,在其位,必定要谋其政。
于是,被派遣荆南以后,就尽力谋划。
现在兵败被俘,投奔刘封也不是不可以。宗族以及家小的事情,刘封又都说了一遍。
司马懿思量了片刻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刘封说的很对。曹操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屠戮他的宗族,以及家小。
只要事后,他在刘封这边保持低调。不要随意出谋划策,就能继续保全司马氏。
初时的时候,司马懿本想试探的问上一句,我若不降,你当如何?
但现在已经没意义了,因为司马懿已经知道刘封的决断了。刘封尽把他往高处放,岂会让他活着回去?
不降,既死。没有第三条路。
而且,现在刘封给了他脸面,以及一个很舒适的台阶。司马懿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举拳道:“将军之诚,在下感之。愿为先生帐下臣。只是。”说着,司马懿顿了顿,叹息道:“曹公到底是待我有提拔之恩,我不愿与曹公为敌。在此,想向将军讨一承诺。”
“说。”刘封抬手道。
“若将军与曹公一战,恳请将军留在下在后。”司马懿恳求道。
刘封心中了然,司马懿这是想要进一步保证啊。感恩是假的,这么说只是为了顾忌名声。以及,一句保证。
若来日刘封与曹操一战,败了还好说。若是胜利了,而且还重用了司马懿,等曹操回到北方,必定会杀戮司马懿的妻小泄愤。
司马懿现在请求,刘封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把他留在后方,这是一剂预防针。
“好,我向先生保证。”刘封很爽快的答应道。
一方面刘封没有给司马懿太多兵权的打算。也就自然不会在与曹操一战中,重用司马懿。另一方面,刘封也不打算害司马懿的家小。
“多谢主公。”司马懿后退一步,对着刘封深深一拜道。
“哈哈哈,得先生,实在是我之幸啊。”刘封哈哈大笑,上前一步,扶起了司马懿,很是高兴道。
这高兴是绝对出自真心的,刘封不打算重用司马懿,但也不想轻用了司马懿。现在他这一方,实在是缺乏文官,以及底蕴。有司马懿的加入,可以很好的增长这一方面的不足。
何况司马懿的谋略很出色,在身边当参谋,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总归来说,司马懿加入他的势力,有很多好处。自然要高兴。
司马懿则是微微一笑,很是矜持。
“来,霍司马过来。”扶起了司马懿以后,刘封转头对着霍峻招手道。
“主公。”在旁边听的真切,霍峻感到很高兴,司马懿的才能,他是亲自领教过的。以一己之力,掀起十万大军讨伐江夏。要不是因为沙摩柯这个意外,江夏没准就惨了。司马懿能加入江夏,在霍峻看来绝对是喜事一件。
于是,应命了一声,来到刘封的身边道。
看了一眼霍峻,刘封转过头对着司马懿微微一笑道:“此乃我帐下大将,霍峻,霍仲邈,也是此次防备蛮兵进攻的主将,城中防御,皆出自他一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