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34节

小组组长是贝莱特-金-杜里舍夫,他手里拿着二十几页的文件,在会议室的台上做着报告。

杜里舍夫从数据分析的方法说起,大致的讲解了工作过程,随后谈起了一些重要的步骤以及数据。

最后对结论进行了说明。

虽然流程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报告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有些关键过程牵扯到复杂的分析,还需要运用到复杂的数学手段,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繁杂的。

一般来说,类似的报告只是听一个过程,其中繁杂的数据是根本记不住的,评审就是判定大方向没有问题,报告也就能通过了。

等杜里舍夫完成了报告以后,其他评审都没有说什么,他们觉得报告已经很严谨了。

王浩则是开口问道,“杜里舍夫先生,我发现你们在分析过程中,有几处运用了近似手段,这也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你觉得,在光子占比数值上,你们的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

贝莱特-金-杜里舍夫听的愣了一下,他有些不确定的道,“可能会偏高?”

“偏低!”

王浩很确定的说道,“你可以翻开报告,在第17页的位置,有个汇总计算的步骤取近似值偏低。”

“这直接关系到最后光子占比的计算。”

“你们的方法没有问题,但取值出现了问题,或许你可以现场再重新计算一下……”

贝莱特-金-杜里舍夫马上翻到了第17页,找到了王浩所说那一处去近似值的位置,随后就动手进行了计算。

其他旁听的人,包括负责评审的尤尼尔-诺沃提尼、杰尔-洛克耶,都忍不住拿笔进行了计算。

十分钟后,杜里舍夫率先完成计算,有些惊讶的说道,“确实偏低了,偏差超过了误差允许范围!”

其他人计算的相对慢一些,但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会议室顿时一片哗然。

“还真是偏低了?王浩教授找的也太准了吧,只是听个报告就能看出这个问题?”

“刚才做报告就是一带而过,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计算可能出现问题。”

“这种问题,即便是出现也发现不了吧?”

“但是我一点儿都不意外,在数学领域上,谁还能超过王浩教授呢?他才是最最最顶级的数学家,全球第一人!”

很多人都带着惊叹看下王浩。

在其他人确定了结果以后,王浩就直接说道,“你们在这个偏差数值上修改一下,后面有一些数据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最后汇总的数据,等修改完成以后再来作报告吧。”

这就是把报告打回修改了。

王浩说的话非常直接,可以说一点都不给留面子,但贝莱特-金-杜里舍夫以及其团队成员心服口服。

他们一起做的分析研究,计算过程检查了好几次都没有发现问题。

王浩听一遍就找到了问题。

现在还能说什么呢?

……

下一组报告是在下午进行。

有个小组似乎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的工作是两天前开始的,只花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分析工作。

这种工作效率还是令人信服的。

只不过,他们的报告出现了三个问题,其中有一处更是计算错误,导致后续所有的工作都失去了意义。

王浩当即找出了问题所在,直接把报告驳回了。

这个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所有人都知道王浩的评审有多精细,只要报告上有错误就能直接找出来。

好多人都在震惊的谈论着,“不愧是王浩教授啊,真是名不虚传!数学上出现一点点的问题都能找到。”

“数据分析,王浩教授也是专家呀,不记得正反科西粒子了?他的分析让三个机构的研究变成了无用功……”

“王浩教授还发明了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他就是数据分析领域Number one。”

“工作还是小心一点吧,报告被打回太丢脸了。”

“即便分析的慢一点也无所谓,只要一次性通过就是成功。”

“我怎么感觉其他评审没有意义呢?”

“是啊,就是摆设。”

“有王浩教授一个人就够了……”

一大群科学家都在讨论着,他们感觉像是重回了学生时代,做课后作业碰到了严厉老师,有一点不严谨就会被发现,作业就会被打回来重写。

其他评审的感觉都有些怪异。

就像是有人说的一样,他们感觉自己当评审根本没有意义,有王浩一个人就足够了。

何毅、诺沃提尼、洛克耶凑在一起。

诺沃提尼吐槽的说着,“我感觉自己根本没什么用,好像是已经老了,完全跟不上,我根本没有看出任何问题。”

“如果是我的话,今天两个报告都会通过。”

洛克耶赞同道,“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啊……”

何毅轻轻一笑,说道,“你们就是没有经验啊,我和王浩一起共事很多年了。”

“然后呢?”

诺沃提尼和洛克耶一起看向何毅。

何毅道,“所以评审的时候,我根本没有认真听,就是拿出手机刷了刷新闻,时间就过得差不多了。”

“因为我知道……”

“王浩一个人就够了,根本不需要我啊!”

“……”

------------

第五百一十八章 反物质?湮灭粒子?王浩: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或许是王浩的‘威慑力’,或许只是巧合,之后连续两天时间,都没有小组上交报告。

直到第三天下午,才有个国内的小组上交报告,他们的报告中分析过程十分严谨以及得出的结果偏差极小。

王浩也当即指出了两个小问题,但考虑到问题很小,就决定及时进行修改并收录。

“呼~~”

当确定报告通过的时候,小组报告人以及其他成员都长呼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他们有种回到学生时代,面对几个评审导师做毕业设计报告的感觉。

终于通过了,才能轻松下来。

这个消息也让其他小组轻松了一些,毕竟是有报告通过了评审,也差不多明白了通过‘标准’--可以有小错误,但分析偏差不能大。

很快。

一个个小组都提交了报告,明天上下午都在进行评审工作,也不断有小组的报告通过评审。

在后续的评审工作中,好多人都长时间到会议厅去旁听,他们一方面好奇王浩是否都能找出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认真的去听内容,想看看自己是否能找出问题。

结果就是……

“心服口服啊!”

“我完全没有听出任何问题,结果王浩教授马上指出了问题……”

“这就是差距啊!王浩教授不愧是王浩教授,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完全想不到谁能和他相比……”

“这次实验的报告,质量肯定非常好。最差也不会有大偏差。”

好多人都对于结果期待起来。

当所有的报告评审完毕以后,就被上传到一个内部网站供查阅使用,之后就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了。

每一个参与实验的人都可以根据实验过程、信息和报告数据,去做出独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若是能直接得出一些结论,成果就算个人或团队的,只不过要打上项目组的标签。

这就和一些大型国际研究项目的模式是一样的。

比如,欧洲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实验,每一次的实验报告是对所有成员国公开的,是否能通过报告数据分析出内容,就要看个人和团队的水平了。

有的科学家就通过大量数据的研究,完成了一些量子物理相关的顶尖论文,并发表在了国际顶尖杂志上。

有的,则是没有任何发现。

所有的报告都评审完毕以后,项目组也会整体的进行研究,时间会持续两个星期左右。

王浩是技术总顾问,他提出爆炸的性质是‘中子爆炸’,但想要证明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实验情况以及大量数据结论来堆积。

其中可参考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发生热源逸出时,逸出热量中各种粒子的占比。

比如,爆炸瞬时出现的位置,以及各方向爆炸的情况。

比如,爆炸的形式,判定设备在其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之类。

等等。

首节 上一节 834/8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网游:开局选到了最强种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