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第141节

  “我研究的是方程解的存在性,你直接找方法解出来了……”

  她说的话音带上了悲伤,“然后,童老师就让我去看你的论文,说先把论文内容弄明白,再找一个类型差不多的方程去研究。”

  “唉~~~”

  她长叹一口气,“论文都没看懂,别说其他了。”

  “张硕学长啊,你成功让我失去了方向!”

  “这样啊。”

  张硕笑了笑,安慰道,“其实你也不用着急,数学论文是最好写的,只要有个明确的方向,研究个小的方法,很快就能写好了。”

  “你想想,数学论文有内容就可以,把核心写出来,答辩的时候,评审也会问主要内容,其他的要求不高。”

  “你就一心按照老师说的做,顺着方向想个核心内容就没问题了!”

  钟怡静思索的点头,“好像是这样啊。”

  “加油!相信自己!”

  张硕朝着钟怡静熟悉大拇指,他安慰了一下学妹,感觉自己的心情都舒畅了。

  钟怡静侧身看着学长离去的背影,凝着眉头思考着刚才的话,也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总有种被忽悠了的感觉。

  数学论文,最好写?

  ……

  张硕去了量子研究所,他找邱志超确定一下去计算中心的人员,然后一起买了机票、订了酒店。

  第二天早上就要启程去首都了。

  一行有六个人。

  除了张硕和罗勇军以外,还有量子研究所派来的两个研究员,一个副研究员,剩下一个是管校企合作项目的周建新,他会负责就项目验收、结算的事务,和计算中心进行沟通处理。

  当张硕一行人在机场的时候,计算中心召开了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的内部技术性会议。

  近一段时间,项目组就干了一件事,就是研究张硕提交的算法规划内容。

  他们的工作方向非常明确,先去研究张硕提交的算法规划,确定规划没有任何问题以后,就按照其内容去编写程序完成算法工作。

  曹孟波、崔凯文等人,就是把筹码压在了对张硕的信任上。

  信任张硕,按照张硕的规划去做算法。

  这个方向说出来,让新加入项目组的石秋玲、程耀兴都感到很惊讶,他们发现其他人都是支持的。

  比如,刘烨。

  刘烨就很明确的说道,“谭院士自己带队研究大型实验的偏差算法,还说要找新的方向,根本是天方夜谭,不可能的。”

  “谭院士不懂算法,他可能觉得研究很简单,实际上,就连国外的数据团队,包括核子组织的数据中心,也是按照张硕说的方向去做研究。”

  廖振宇也认可这个观点,“我们之前想以小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为基础,去做大型实验的算法研究,后来发现根本行不通,只是参数逻辑关系就根本梳理不清。”

  “即便是把参数关系梳理的清清楚楚,但因为太过复杂,写程序的工作量都会很庞大,即便完成了程序,计算量也会非常庞大,超级计算机可能都无法支持。”

  “所以最简单、最直接的,就是按照张硕的规划去做就行了。”

  在张硕提交了算法规划以后,项目组就一直在认真研究。

  算法规划中,核心算法是最难理解的。

  核心算法也就是实验数字转化。

  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主内容就是模拟和实验的数字转化,然后对转化的数字进行对比分析。

  模拟数字转化,和实验数据参数直接相关,长期和实验参数打交道的人,就能理解模拟数字转化的判定机制。

  最难的是实验数字转化。

  实验数字转化要分析的内容很多,相关联的内容也很多,其中还有判定机制,想理解并不容易。

  “最核心要理解的部分就是实验数字转化。”

  鲍贺星说道,“只要理解了实验数字转化方法,并确定算法的逻辑是完善的,其他部分都没什么问题。”

  石秋玲则道,“我的组也一起研究了,实验数字转化模块中,有好多个逻辑性的判定,文字说明是概率判定,但是还是不明白……”

  她说着摇了摇头。

  程耀兴也说道,“不只是判定的部分,还有对各参数的概率分析,一些计算模块的描述是‘逻辑判定’,但整体上弄不清楚。”

  一个个研究员开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曹孟波让人一一记录下来。

  他们开会的目的就是总结算法规划中的难点,等张硕来了以后就可以一一提问,才能整体上全部弄明白。

  ……

  实验基地,一个小办公室。

  谭志明和赵春来也在谈着算法项目问题。

  谭志明说起了计算中心的项目组,“他们已经拿到了张硕硕的算法规划,而且已经研究了很久,我感觉,应该是没什么希望。”

  “不知道曹孟波是怎么想的,这么庞大的一个算法,让一个外人来做整体规划,可能吗?”

  “张硕的算法水平确实很高,但这种研究是一个团队才能做出来的,一个人思考都不会那么周全,总会有很多问题,更别说,这么快就完成了。”

  赵春来点头认可,随后道,“但是,我们不按照张硕的思路方向去做研究吗?”

  “他那个想法思路,数字转换、数字对比,被很多人认可吧。”

  谭志明摇了摇头,“可以适当的参考,但照搬是不可能的。”

  “那只是个想法思路,不一定能实现,我觉得这种研究还是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

  “我的计划是在两年之内完成算法规划,再用三年完成程序、完善算法,争取五年之内完成项目!”

  赵春来思索着说道,“五年,应该也不算长,但如果计算中心那边比我们快,怎么办?”

  他说的问题很关键。

  吴建宁决定要把项目分开做,但谁都知道,高能所不可能支持两个同样的大型算法项目,让其他人知道了,大概率会被扣上一个浪费经费的帽子。

  真实情况是,哪一个项目组更能确定完成研究,他们的项目就能够继续。

  否则,就只能停下来了。

  谭志明道,“我最开始也担心,但想想也不用担心,计算中心那边用的是张硕的算法规划,他这么快完成了,里面肯定有很多问题。”

  “这种超大型的算法,规划也很复杂,打回修改、再修改,还不如从头到尾重新做。”

  “你看吧!”

  “今天张硕就到计算中心做验收报告,肯定会出现一大堆的问题。”

  “到时候,曹孟波也要着急了……”

  (本章完)

第104章 验收完成,cp组新方向?四大力的极致作用!

  上午十一点,张硕一行人走出了首都机场,见到了来接机的鲍贺星和程耀兴。

  主任、副主任级别的研究员一起过来接机,也代表了计算中心对于张硕一行人的重视。

  他们一起去了停车场。

  鲍贺星开了一辆八人座的商务车,正好把张硕六个人装下,上了车以后就直奔计算中心。

  曹孟波已经等在门口了。

  他旁边还有崔凯文、石秋玲等研究员,一行人下了车以后就被热情的迎了进去。

  这种场面,张硕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罗勇军则是喜滋滋的,他感觉自己也是见过世面了,但每次和张硕一起受到热情的招待还是很骄傲。

  三个量子研究所的人,分别是邹广远、王善庆、刘虎,他们也被计算中心的人环绕着,都有些受宠若惊之感。

  邹广远也来过高能所,是和彭涛教授一起来的。

  当时两人孤零零的走进了物理中心大楼,进去以后还要自报家门,问了好多人才找到了基础实验组的办公室。

  现在则是计算中心的主任带着一大堆研究员过来迎接,感觉有点像是领导过来视察一样。

  曹孟波、石秋玲等人都是围着张硕和罗勇军,但其他跟在后面的人可就是围着他们了。

  三个人边走着也小声交流着,“大场面啊,这趟没白来,可算是见识了。”

  “张硕教授,不同凡响,到了高能所都能有这么大阵仗。”

  “以前都是看电视说某某领导来视察,然后受到隆重接待,咱们的待遇也一样,终于也享受了一把……”

  周建新跟在张硕的后面,也有同样的感触。

  高能所可是最顶尖的科研单位。

  和计算中心的合作项目中,计算中心是甲方、张硕是乙方,结果感觉好像情况翻转了,乙方受到了甲方的待遇。

  一行人先是去了餐厅吃饭。

首节 上一节 141/1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短跑:赛道之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