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第1173节
当然有坐吃山空的,但激烈的市场会倒逼他们更新,不肯拥抱新时代,早会被抛弃这就是生产发展的阵痛了。”
可妮莉娅的讲述让众神对商贸特区的开通有了新的认识,但显然,目前十座商贸特区、或者说区区十条通道根本不足以支持如此庞大的贸易量。
第2464章
“就交给商业总署来规划吧。”林智宸随口道,他的目光已经落在了一场拍卖会上。
那是某个中等星际文明送来的拍卖品,一件高等文明遗珍。
“文明遗珍*克隆人军营金色
被动效果:克隆人士兵+10%训练速度
激活效果:效果:立刻获得一支克隆人陆军集团军;
冷却时间:1月
说明:某个战争文明最后的遗留,继承了该文明狂热的战士之心”
这是一件陆战用遗珍,可以每月激活一次获得整编克隆人集团军,数约100万人左右,包括齐备的陆军单兵装备及配套装甲。
从科技水平来看,召唤出来的陆军科技水平大致在高等文明的层次,对于龙魂等超级文明来说很是鸡肋,但放在初、中级星际文明中却堪称底牌当然,25正常的初、中级星际文明也没有这个财力参与竞争。
此时已经有着不少星际文明加入了拍卖会,但真正大佬级的超级文明却置若罔闻。
“这件遗珍算是我们的了~”可妮莉娅顺着他的视线看了过去:
“这算是商会的潜规则,除非是在盖亚大陆上的拍卖会,一般这种放在各个文明内部的拍卖会上的拍品,除非是主持拍卖的东道主不感兴趣,也或者对于其它文明来说非常重要,否则那些同等的文明都不会插手,这也算是一项隐藏的福利。”
林智宸点点头,任何文明遗珍都是珍贵的,就算是招募出来的百万克隆人陆军用处不大,但被动效果增加10%的陆军训练速度,就很不一般,就算是高价买回来都是赚了。
果然,正如可妮莉娅所说,当拍卖品的价格提升到一个阶段,龙魂的代表出价之后,诸多文明就默契地停止了竞价,很轻松就将这件遗珍收入囊中。
“通常来说,这种行为也被视作对东道主的友好大使馆需要接见一下这个文明,看看他们为什么会将这件珍贵的遗珍拍卖。”她一边解说着,一边向帝国外交部发出指令。
珍贵不珍贵是要看对象的,对于帝国来说这是锦上添花,但是对于这个中等星际文明来说,能够快速扩充相当于高等星际文明陆军的遗珍,就是无价之宝
相当于他们可以把建造陆军的费用节省下来,而且可以把大把的精锐陆军送到战场上当炮灰,其价值是战略级的。
众神一边处理各自事务,一边观察着物质界的变化,时间过得很快。
“反馈回来了,西卡蓝星际联邦国是中等星际文明,占据大约1000座恒星系,科技水平接近高等文明,距离室女座星团大约1.1亿光年~”可妮莉娅解说道:
“他们所在河系正在受到黑暗之潮的侵袭,并且逐渐进入中级阶段,NPC舰队的侵扰越来越严重。
因为关系到文明安危,西卡蓝人正在四处奔走,希望能够找到能够帮助他们的文明”
“这对商团来说并不困难吧?只需要给他们设计建造一批星舰就能够满足安全需求。”魏鹏疑问道。
“那就相当于将种族的存亡交给其它文明,如果是你你愿意吗?”她摇了摇头:“西卡蓝人希望获得相关的技术和完整的生产线,让他们自行生产战舰,能够自行维护和维修。”
“如果是这件遗珍的话,应该问题不大吧?”林克疑问道,这遗珍哪怕对于超级文明再鸡肋,获得相应的生产线也应该不难做到。
“遗珍是他们最近才获得的,正在犹豫的时候听到了我们的消息,就下定了决心。”可妮莉娅回答道:“他们同时希望获得留学生的资格,能够送一批灵能者由我们进行专业的培训。”
“哈~这个难度倒是不高。”魏鹏撇撇嘴:“二嫂,你有啥建议?说出来呗。”
“这是第一个倒向我们的文明,帝国应该表现出一定的态度,我建议可以给他们一座加密的原子打印工厂,允许他们自行输入战舰的结构,然后快速打印制造星舰。”她回答道: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授人以渔,西卡蓝人想要自力更生嘛,我们就把神器送过去
原子打印工厂对于超级文明之下的科技文明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快速制造能力,有什么想法直接就会打印出来,用实物验证想法,从而将复杂的科技造物的验证速度,从以年计算缩短到月甚至日。”
“好主意!”武天翼拍手赞同:“原子打印技术也是高端的超级文明才能够制造出来的,放在这些科技文明中跟科研神器也没什么差别了。”
“我同意,但是加密一定要做到位。”林克也赞同道。
很快,这个决定就会反馈给谈判的大使馆人员。
在看到了原子打印工厂的现场演示之后,西卡蓝人立刻被这座工厂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制造能力250所倾倒。
这种外贸型的原子打印工厂,被严格限定了作用范围,它仅能够在棱长100公里以内的立方体空间内进行快速打印。
这么点儿空间对于帝国来说堪称鸡肋,但对于超级文明之下的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于是皆大欢喜,这场暗中的交易迅速达成,西卡蓝人的舰队拖拽着这座标准建造工厂消失在时空通道中。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关于原子打印工厂的相关情报就被诸多商团的情报机构打探到,一时间众多惊异的目光再一次聚焦龙魂。
“我们太小看了原子打印技术的难度~根据我们的特工收集来的情报显示,在一共27个高等会员国中,帝国是唯三的掌握原子打印技术的超级文明!”魏鹏将收集来的情报共享。
帝国几大情报组织包括军情局、审判庭和刺客庭以及商业情报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一系列的调整,目前军情局和刺客庭服务于军方,审判庭服务于廉政署和司法系统,商业情报局是最新成立的情报机构,则服务于政府和商业总署。
而理论上,这全部的情报机构都服务于王座厅。
第2465章
“不知不觉,我们原来是列强。”武天翼开玩笑道:“单单我们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就足以媲美巅峰层次的科技文明。”
因为连通了外星团文明、真正接触到宇宙中跨星团级的外星文明的缘故,帝国上层贵族和中下层民众突然之间才发现原来宇宙这么大,原来帝国在宇宙并不孤独。
在过去帝国的殖民行动就是开着恒星舰上门,压服土著文明,解决黑暗之潮然后是大规模的移民,绝大部分星域在黑暗之潮的压迫下都是岌岌可危的,总的来说帝国都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这种情况下国民们看待外河系星际文明,基本上跟看土著没啥区别。
直到时空通道开发,二十多个超级文明的出现,在帝国内部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尽管能够与帝国疆域相必的文明并不多,但严格来讲同样是超级文明,大家也都在一个层次,这种外来的冲击感就非常强烈。
但现在再进行更进一步的对比,才发现虽然都是超级文明,但大家真的不一样。
“原子打印技术代表着科技侧极致的生产力,有没有这项技术的超级文明完全是两个层次,那些不具备该技术的文明,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大号的高等文明。”魏鹏不客气地说道:
“要小心这些家伙,这段时间我的人抓到了不少想要立刻特殊贸易区的外星人,这些都是间谍特工,目的就是想要盗取帝国的先进技术。”
众神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一方面是技术保密这块常年都在做,而且安保方面做得都很不错,另一方面是特殊贸易区所在星域,都已经被超空间阻断力场拦截,成为独立的空间,外星来客想要立刻这里,唯有借助星门系统,只需要严防星门网络,就能够相应保证安全。
聊天之际,林智宸心灵一动,看向了灵能界一隅:“又有好消息了~”
灵能界。
网道连通两界已经一百余年,这个曾经人烟荒芜的世界,在这百年之内迎来了惊天巨变。
伴随着一条条新网道将两个宇宙的屏障贯穿,大量的物质和人员输入,让发展迟缓的新世界迎来了繁荣。
尤其是当百年时间划过,当初规划设计的一系列巨构相继成型之后。
迷雾海中,一座直径超过500公里、自带环形炮台的安科伦级行星舰缓缓巡游着,与物质界全金属装甲的星舰不同,此时巡游于灵能之海的巨舰,通体用晶核灵骨铸造,铭刻了无数的符文阵列构建防护盾。
尽管外型设计上看似封闭堡垒,但内部的能源系统、舰炮等等各方面,与物质界的武器装备已经有着质的区别,是以灵能驱动而非物质能或者元能。
雷达扫描、数据分析,瞄准、开火,整个过程所有功能全由各种类型的灵能符文阵列来达成,已经成为一个完整化的体系。
就在这艘堪比移动要塞的巨舰周围,巡游着上千艘宛如梭鱼一般大大小小的灵骨战舰,依旧是采用灵族的设计思路,保证了战舰的隐蔽性和灵巧性。
在战舰群的外围,还有着更多的灵骨战机,组成了一支支战机集群,这些大部分都是侦察机,格外强化了空间侦查能力,以便以最快的速度和最远的距离,搜索出那些对战舰群有威胁的灵能兽群。
每当发现有威胁的目标,就会迅速出动驱逐,以保证整片迷雾海的安全。
在一支支游荡的巡逻舰队中央,还有着一座座上千公里的移动要塞,这些灵能版的要塞战斗群与战舰群联动,宛如一道道铜墙铁壁,将外来的威胁阻挡在安全的范围之外。
而就在一座座要塞战斗群中央,一颗直径3万公里、通体泛着淡蓝色光泽的灵骨巨构正静静地漂浮着,宛如蛰伏的巨兽,伴随着脉动一般的“呼吸”,海量的灵能随之被符文阵列卷入巨构之内,却又伴随着波动重新溢出。
呼吸之间,保持着这座庞大巨构内部的灵能密度基本恒定。
农业世界,这是这座灵骨巨构的名称,由上千亿的工程团队耗时百年才完工的超级巨构,其中有着帝国先进的空间拓展技术,能够将内部的空间大小维持在十倍左右。
十倍空间,就意味着这座直径3万公里的灵骨巨构,实质上有着堪比直径30万公里的空间,如此庞大的空间想要全部利用起来,无疑是一项大工程。
所有建造这座农业世界的主体仅仅花费了十数年,但内部装修就用了大几十年的时间,直到最近才相继完工。
此时这座农业世界已经正式投入了使用,为了发挥出帝国在技能方面的优势同时解决大量的就业人口,这个庞大的农场世界并没有采用完全的自动化,而是由转职的灵植师们参与其中,操控着先进设备为灵能动植物进行专业化的培育。
这种机械和人工结合的方式,将帝国培养的数量庞大的专业化人才的优势完美发挥出来,灵能战技甚至光环的影响下,农(李赵的)场世界中的动植物生长发育良好志。
目光透过世界的屏障进入这座工厂内部,只见在拓展的空间内部,一个个单独的区划就像是独立的小世界,分作农场、牧场、林场、渔场等等,并且根据培育的动植物种类不同,还可以进一步细化调整生长环境。
只是与完全自然的培育不同,这些农业区划的生产有着严格的类型差异,比如蘑菇种植,那必然是一个个窗格式的移动空间,如果是植物,那就根据该植物的生长高度来自由调整内部空间,以此避免占用大量的空间降低生产效率。
总的来说,虽然整个工厂空间很大,但却比以往任何一种农业生产模式都更注重空间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这让整个农场世界的生产量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第2466章
“农场世界各个区划有着相互独立的环境调节系统,所以一年时间不停地在产出这甚至是经过专门计算的,避免因为短时间内大量产出导致运输通道拥堵。”
可妮莉娅正在为众神讲述着这庞大的灵能巨构:“经过十几年时间的调整,农业世界的产出效率基本上达到最大,每年产出的粮食和各类农副产品足够维持京兆级人口所需通常一座繁华河系也就这么多的人口。”
一颗农场世界基本上满足一座大河系的农副产品所需,理论上来讲只需要500颗农场世界,就足够供养整个人类,可见这种专业的农业世界产出有多么的惊人。
最关键是相比起物质界的水培农场,农场世界生产成本低产出高,远比传统农业更具优势。
当这些廉价的灵能农场品源源不断输送到物质界的帝国疆域后,灵能食品的价格进一步降低,导致一部分技术落后的水培农场主不得不考虑转型。
优胜劣汰,帝国在农业方面的升级还在持续之中。
此时落入众神视线中750的,不仅仅是眼前这一座农场世界,第一批次十座农场世界都已经建造完毕并且投入生产之后,而第二批十座农场世界刚刚完工,还在调试和攀产能的阶段,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达到最佳产出比。
而第三批又十座农场世界已经接近尾声,最多几年时间就能完工。
每十年一批,每一批十座农场世界,这是帝国农业总署的规划,尽可能去利用灵能界完美的环境进行规模化的农业生存,同时也是给民间农场主一个接受和转型的时间。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灵能界,为了食品安全起见,在物质界帝国同步展开了大建设,同样建造农场世界储备食物,只是在品质上稍逊色于灵能界的同类产品。
至于从异虫获得的灵能肉类快速生产技术,则作为应急生产技术储备,由相关科学家默默攻关。
相比起自然生产的灵能食品,因为品质较为低劣的缘故,在一段时间的风靡之后,又迅速陷入低潮,直到特殊贸易区开启,遭受生产过剩压力的肉食品工厂主们惊喜地发现,
这些来自于外星团的“土包子”们把帝国利用生物技术,快速生产增殖的灵能肉食品当作了珍贵的灵能肉类进口,于是心照不宣地化身奸商,以相对同类灵能食品较为低廉、相比常规食物堪称奢侈品的价格出售给欣喜若狂的外星商人。
上一篇:原神:二创视频,开局莫娜牛马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