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第480节
伴随着凝聚力的消耗,这些科技很快就被完成规则化,并且迅速被科学院的众多科学家所掌握。
“我们之前研究出来的护航舰和战巡模板,其实都是最基础的版本,理论上还有着相当大的进步余地,尤其是进行灵能化.”
科学院中的战舰设计师们,被林智宸召集起来,专门开启了心灵局域网,对现有的战舰技术进行整合升级。
出现在心灵世界中的战舰模板一变再变,从基础的模板逐渐转化,渐渐地,一款六翼炽天使形态的战舰出现在心灵世界之中。
“全新的护航舰进行了多次升级,并且完成了灵能化改版,造价提升了十倍左右,作为回报,新版本的护航舰战斗力至少提升了30倍”
“纳米自主维修系统,只要战舰完整度60%以上,并且重要零部件没有遭到损毁,有着充足的材料,由纳米合金铸造的舰体就能够逐渐恢复,
当然,这套系统刚刚投入应用,修复花费的时间较长,最好是在安全环境下完成修复工作。
这套系统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自主对战舰进行检修,免去了半年一次的战舰维护,日常维护费用降低到以往的十分之一左右。”威尔院士作为总设计师,他对新式战舰作出总结:
“反物质能量炉,将舰体可用能量提升了十倍,这意味着舰炮数量可以比上一代护航舰多出10倍!
3门槽主炮,150门大型舰炮,300门中型舰炮,200门点防炮,再加上36单位舰载机机容,论起威力已经超过了以往的战列舰,biab根据光脑推演,一艘全新的护航舰战斗力相当于3艘标准战列
舰!”
在拥有了反物质反应堆之后,护航舰的战斗力跨度非常大,直接从辅助舰只升级为主战艇,尤其是新一代武器零部件的升级,让新式舰艇与老款战舰拉开了质的差距。
伴随着新式护航舰的定型,新的战巡也很快完成了设计,两款战舰在外观上几乎相同,战巡就是护航舰的增大版本。
护航舰的舰体高度高达4.5公里,最宽处达到5.5公里,舰体最厚的位置大约有2.5公里。
战巡的体型更大,舰体高度达到13.5公里,翼展16.5公里,舰体最厚处大约7.5公里。
新版战巡的舰炮更多,直接上了12门V槽主炮,124门槽副炮,内置舰载机机容288单位。
到了这个层次,才真正拉开高等文明与普通文明之间的差距,如果全面换装了新式战舰之后,帝国舰队完全可以做到以一敌百!
“模板显示出来的仅仅是硬实力的变化,但是新式战舰的优势绝不仅仅在此,新款的护航舰和战巡都是伪灵能战舰,配合光脑配置的强人工智能程序,人机交互系统的效率有了质的提升。”
在威尔院士的介绍之后,新版战在戾天尊的支持下,运用了最新的强人工智能程序,能够辅助灵能者驾驶战舰。
没错,在升级了战舰之后,新款战舰对驾驶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必须是灵能者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战效果。
至于舰员们的要求没这么高,如果是灵能者最好,不是也能支持战舰正常发挥。
并且运用了强人工智能作为战舰的主程序之后,战舰对辅助船员的需求大大降低,减少了舰艇上的舰载人员数量。
“第三项优势就是引力推进器的应用”说到这里,威尔院士脸上闪过一丝笑意,这是他的杰作,在副本黑洞中,他制造出了引力推进器,结果在试航的过程中穿越了宇宙界限:
“经过多年的努力,引力推进器已经彻底成熟,常态巡航最高达到50%光速,按照测试,我们的船员们完全可以适应这个速度。
不仅仅是舰艇,包括舰载机同样可以换装引力推进器,从此之后,帝国舰队将进入亚光速时代.
第927章西斯与绝地的战争
“就舰队来说,我们已经达到了超级文明的层次!”威尔院士作了最后的总结。
心灵世界一片喧嚣,所有参与新式战舰设计的设计师们热烈地讨论着全新的战舰。
而与此同时,已经完成定型的两款常规战舰,被林智宸完成了概念化。
“了不起的设计。”这个时候,林智宸也已经完成了对6款不同技术设计的泰坦超旗舰的研究分析,并且准备完成新款泰坦的设计。
“威尔阁下,你似乎并没有设计一款新式旗舰的打算?”-他问道。
“是的,陛下,我们已经拥有了数十款旗舰,哪怕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垃圾,但帝国军方依旧不缺少强大的旗舰。”威尔院士回答道:
“我们缺少的是常规泰坦,按照我的分析,驾驶新款护航舰只需要灵能学徒就可以做到,驾驶新款战巡需要灵能精英,但是驾驶设想中的泰坦,恐怕需要灵能大师,这个标准太高了点。”
“我们不缺灵能大师,我们更缺少一款强大的新式泰坦。”林智宸回答道:“我有预感,烛龙号的升级版本,就落在这款泰坦上。
“感谢您的信任。”威尔院士欣喜道。
对于一名战舰设计师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设计一款全新的泰坦超旗舰,这是集合了整个文明尖端科技的造物,帝国武力的象征,也是战舰设计师的最大荣耀。
就在科学院再次陷入忙碌之时,新款护航舰和战巡的蓝图就已经被帝国的绘图师们大量复制,并迅速制造成蓝图,在军用船坞中进行着大规模的生产。
前期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新款战舰的上马速度非常快。
得益于十几年来帝国内部对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已经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灵能产业链,初步具备了批量化建造伪灵能战舰的能力。
等等。
经过十数年的发展,帝国的灵能原材料储备丰厚,这时候开工生产,就有着大量合格的零部件被生产出来,迅速在船坞之中进行组装。
伴随着灵能产业链的全速运转,工业部的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监控,时刻反馈生产星系。
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会根据全产业链的生产情况,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控制,然后一点点拓展产业链,提高产量和质量。
这个过程不是一而就,在经过大约一两个月时间的运转和统计之后,新的产业链就会被复制出来,并且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投入使用,扩大再生产。
以这种速度,全新的产业链在迅速拓展,并且取代旧有的军舰生产系统,直到满足帝国军方的需求为止。
这个时候的林智宸已经暂时放下了对新式泰坦的研究,他已经将七款泰坦的设计资料全部掌握,在完成规则化之后由科学院的科学家们进行学习。
得益于心灵世界,这种学习非常高效,短短时间里数十万的科学家就掌握了全套的泰坦建造技术,并在伏羲的引导下对新式泰坦进行技术整合攻关。
作为帝国主宰,林智宸对科技发展虽然热衷,但他毕竟不是专业的战舰设计师,在设计上未必比得过专门的团队,考虑了一下,他将这项任务交给科学院,而自己专注于两大NPC国度之间的战争。
“距离两国开战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简直是打疯了。”柳缦筠感叹道:“这段时间以来,单单是上亿规模的大会战,
双方就已经打了三次,在边境星系战舰残骸几乎铺满了星空,战争情况堪称惨烈!”
不用她说,林智宸已经通过灵眼看清了战场情况,就在黑暗星空之中,战舰坟场绵延光秒计,无数救生舱沉浮其中,因为超过了救援时间、化为冰冷的冻尸。
正如柳缦筠所言,战场上的情况惨绝人寰,按照一艘战舰两位数的船员计算,仅仅是眼前这一片战舰坟场,其中埋葬的生命就数以亿计。
而与之类似或者更大的战舰坟场,林智宸在这座恒星系内看到了不下七处,而在周边的星系内,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生命在这个时候仅仅成为一个数字,就算是NPC,这样的战况也显得太过惨烈,他稍稍估算一下,就知道绝地与西斯之间在过去一年间的战争中,损失的战数量恐怕已经超过几个亿。
“他们能够通过刷新机制补充多少战舰?”林智宸忍不住问道,一个正常的星际文明,绝对禁不住连续的、如此庞大的消耗。
“未曾发现刷新机制,但是造舰方面应该有着加成。”一旁汇报的军情局局长刘靖昶回答道:
“根据情报人员的推算,这两个文明国度的造舰速度是正常文明的3~5倍。
而且共和国方面掌握有克隆人技术,能够大规模培养克隆人士兵,相应地银河帝国的智能机械科技非常发达,双方都不缺舰艇驾驶员。”
“真是疯狂。”林智宸的灵目洞穿数百光年,直接观察着共和国的国内,果然,在星球地表上建造着大量的克隆工厂,一个个培养罐中,生产着大量的克隆人,其实就是NPC。
共和国的克隆技术还是不错的,按照林智宸的观察,这些克隆人大约只需要一周时间就能够完成一批培养,
成年人出罐之后,立刻就会被投入训练场进行技能训练,大约半年之后,就会被分配给各个部门。
相比起帝国的技术,共和国克隆人的培养周期要长得多,但是在规模方面,帝国却差得远。
就林智宸的观察,仅仅是一颗星球上的克隆人工厂极其配套的训练场,一次就能够培养出100亿规模的克隆人。
可见在成本控制和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方面,共和国的技术要更加完善一些一.
第928章阴霾
与共和国对应,银河帝国也不逊色,国内充斥着大量的机械人工厂,从最初级的民用机械人、工业机械人到多种多样的军用机械人,门类齐全。
尤其是林智宸见到某种特殊的机械人飞行员,生产出来的机械人一开始就拥有中级驾驶技能,能够直接驾驶太空战机作战。
在银河帝国国内,智能机械人的运用充斥于各行各业,充当着底层的生产者和炮灰,因此生产规模庞大,几乎每个殖民地都建设有庞大的机械人工厂。
机械人的工作效率更高一些,但是生产和实用成本更高一些,成长性要差一些,总体来说,这方面要比共和国稍逊半筹。
“都有绝活啊”林智宸感叹着,心中却提高了警“五四零”惕,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两国的战争潜力。
这两个NPC国度各有所长,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不惧消耗战,一旦与帝国开战,源源不断的战舰海能把帝国生生推平!
他注意到,整个漫长的边境线上,双方都已经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重新巩固各方的防线。
“两国是什么时候结束战斗的?”他问道。
“就在半个月前,第三次大会战结束,西斯舰队再次击退了绝地舰队之后,双方就以边界线为分界,重新进入对峙状态。”刘靖昶回答道。
“看来,两方是达成停战协议了”林智宸喃喃自语道。
“接下来会不会针对我们?”柳缦筠问道。
“这不好说。”他皱眉道:“军情局密切关注战况,随时注意敌国的动向。”
“是,陛下。”刘靖昶回答道。
看着他离开,林智宸问道:“国内的防御布局怎么样了?”
“这一年多来,我们在帝国境内一共布置了5万余座擎天堡,组成了超级防线,国内一共2500座恒星系,
每一座恒星系内都有着10座以上擎天堡组成防线,重点是边境防线,每座边境星系内我们至少布置了300座擎天堡!
幸好我们有妄念塔楼的帮助,要不然这么多的擎天堡超时空突击队根本来不及传送!”
柳缦筠迅速点开了全息投影,将星图展示出来,整个帝国疆域中,标注着数量庞大的绿色图标,几乎遍布每一座恒星系。
这些图标就代表着标准擎天堡的位置,通过星空牧场计划,帝国获得了数量庞大的免费堡垒,在加装了超空间阻断仪之后,布置到全国各座星系内。
没错,所有的防御型堡垒都是标准擎天堡构成,帝国建造的移动金字塔要塞,都将作为进攻性武器,配合舰队加强火力。
为此,军方甚至将特维拉人的那颗行星战堡改造一番,加强火力和防御力之后,并加装了行星发动机、超空间跳跃引擎,成为一艘强大的行星战舰,勉强能够与战星手腕。
看着严密的繁育体系,林智宸点点头,现阶段想要与这两个随时能爆战机的邻居不能比,帝国的战略就是依托擎天堡进行战略防御作战,绝不进行正面主力决战。
“对了,磁能战星计划怎么样了?”他突然想起了十几年的计划,连忙问道。
十几年前的一次巡游,他曾发现了一颗流浪的生命星球威迪亚,残存的威迪亚人依托星核中的地热生存。
“威迪亚星球的改造还在继续,有着波克水晶,地心熔炉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经进入第三期工程,
上一篇:原神:二创视频,开局莫娜牛马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