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第665节

  配置的NPC船员们已经到位,一位自然人舰长恭谨上前行礼:“伟大的皇帝陛下,尊敬的"”

  林智宸摆摆手:“不用客套,你指挥着战舰回到帝国本土,让我看看它的性能!”

  “遵命,陛下!”舰长立刻回应道,他迅速指挥着NPC船员们行动起来。

  巨舰的舰体上,上百个等离子引擎开启,整艘战舰缓缓移动着加速,伴随着行星发动机的作用,整艘战舰在经过了持续1个多小时的加速之后,舰体进入了亚光速飞行状态。

  当花费了1、2天时间远离了恒星系繁华区域,通过巨型星门系统回归吟哦获悉本土,然后脱离星系引力井范围,整艘巨舰迅速进入超光速跃迁状态,迅速跨越了两万光年距离,向着银河系银心方向飞

  去。

  “冷却一个月,一次跃迁跨越两万光年的距离。”可妮莉娅默默计算了一下,向林智宸建议道:“或许在殖民外河系之前,我们应该考虑全面掌控整座银河系!”

  “怎么说?”他顿时来了兴趣,就像是星际文明都是先掌握本恒星系内的一切资源,才有资源和能力向外星系进行探测一样,

  帝国想要真正殖民外河系,至少在解决掉银河争霸赛、独霸银河且全面进入超级文明之前,是不太现实的,顶多能够将一小部分人员输送到外河系,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沟通和联系。

  所以最现实的还是全占整个银河,压服一切高等文明。

  “把组装好的巨型星门运输到银河系各处要地,在最短时间内构建银河系交通网络,然后把我们的舰队和移动要塞开过去,吸纳中低级星际文明加入龙焱联盟,并清剿异常事件!”可妮莉娅冷静地思考

  道:

  “我们可以秘密派遣外交特使,跟中低级星际文明协商,借助他们的国土占据一些关键的位置。

  前期只要行动够隐蔽、速度够快,就可以轻易在银河系其它悬臂上站稳脚步!”

第1311章移动死星炮台

  林智宸摸了摸下巴:“想法不错,但短时间内我们不宜再刺激议会敏感的神经。”

  “当然,我也没说现在就要执行这个计划,至少也要等我们的第一批大鲲级行星运输舰服役。”可妮莉娅笑道:

  “这个计划的关键是前期的外交行动,必须以隐蔽的手段在银河系其它悬臂拉拢那些中低级星际文明。

  我的建议是派遣NPC贤者协助我们的外交官,进行高维穿梭,这样行动隐秘,并且较为安全。”

  林智宸点点头:“可以,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先行动起来。”

  说话之间,这艘巨舰就已经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靠近银心区域的边境长城。

  “一次跃迁,超过2万光年”他的目光扫过“八零零”庞大的巨舰,那能够承载一颗星球物质的巨大仓库里此时还是空荡荡一片。

  但他已经可以预见这艘巨无霸投入使用之后带来的效益,像太空长城计划这类大型工程,耗费的材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依托巨型星门能够加速物流运输,但庞大的运力需求也加大了工程成本和运输负担,行星运输舰却可以缓解乃至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根据我们军方的研究,大鲲级行星运输舰可以一次运输上百座标准擎天堡。”柳缦筠感叹道:

  “在以往我们放置改造好的擎天堡,都是通过超时空军团直接将堡垒传送过去,这极大地增加了军团的负担。

  现在有了这款行星运输舰,我们完全可以把擎天堡放置在附近位置,通过运输舰队拖拽牵引的方式,将擎天堡放置到最合适的位置。”

  林智宸看向了边境长城工程,成千上万座被确定的要塞星域内,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展开了大基建工程,其中最先完工的就是遍布星系的监控网络以及简易的移动太空机场。

  移动太空机场可以看似是太空航母,但这就像是地球上二战时期用货轮改装的劣质航母一样,都是廉价的消耗品,自身防御能力约等于无。

  但它有个优势,就是造价低廉而且建造迅速,一支工程舰队只需要花费一周时间,就能够完成一座大型移动机场的建造。

  而一座大型移动机场,拥有1.5万单位的舰载机容量,能够部署大约1500架风暴战机及其下辖的无人机作战群,能够对广域范围进行掌控。

  按照军方的评估,星系内在擎天堡没有就位之前,只需要大约36座大型移动太空机场就能够掌控整座恒星系。

  这是因为风暴战机的作战能力够强,单机就能够对巡洋舰造成威胁,几个作战机群结合起来甚至能够摧毁战列舰。

  理论上来讲维持这样一支太空机群就能够最大程度节省军费,并且保证对恒星系的掌控。

  在保证了施工环境的安全之后,帝国的工程舰队正在加紧对恒星系内各处关键节点布置全自动武器。

  随后只需要将擎天堡部署到位,配套的舰队和移动要塞补上,就是一座坚固的堡垒星系。

  “这是”林智宸看向了星系中央区域,用心灵投影出画面。

  两女看去,原来是上百艘大大小小的工程舰正在忙着建造工程,一座直径30余公里的军港基址上,一门长达三百余百公里、直径达到五公里的炮管在恒星光辉中反射着冷光。

  “这是第三代死星大炮,跟初代的死星大炮不同,它并非是歼星炮,而属于重型要塞炮的范畴,是初代巨炮的简化版。”柳缦筠看了一眼,就明白过来:

  “因为初代死星大炮造价高昂,需要消耗珍贵的中子简并态材料,所以军方跟科学院沟通了一下,将歼星炮进行简化,

  用压缩合金铸造巨炮,灵能符文强化,利用炽星光耀系统抽取恒星物质充能,最快1分钟完成1次蓄能,射程经过特殊的强化达到5光时,

  威力达到5倍T槽要塞炮,直接命中后一击能够摧毁旗舰级舰艇、重伤泰坦超旗舰。

  战时利用中枢指挥室下达的时空坐标对相关星域进行速射,多座死星大炮组合能够完成对一片星域的火力覆盖!”

  林智宸皱眉看着巨炮:“成本如何?建造周期多长?”

  柳缦筠:“结构很简单,一座炮台基址、一根炮管外加炮瞄雷达和一台大型引力推进器,能源供应只有一座中型聚变反应堆,

  这个只作为备用,按照设计思路这座移动巨炮不会离开恒星3光秒的范围,平时死星炮台可以通过抽取恒星能量凝聚能量币,

  维持日常消耗,甚至这些能量币还可以作为军费,补贴恒星系内的驻军,也可以在战时作为消耗品快速充能

  造价这方面,一座移动死星炮台的造价大约是10万能量币,相当于一座太空堡垒。

  建造方面难度最大的巨炮身管,也只需要半个月时间就能加工出来,而一支专业的工程舰队只需要1周时间就能完成部署。”

  “10万能量币,一座恒星系准备建造多少座?”可妮莉娅皱眉问道,她虽然管账,却也不会关注到军方添置的每一种装备。

  “目前是100座,1000万能量币!”看到可妮莉娅的脸色一沉,柳缦筠笑道:

  “别急,我还没说完呢,移动死星炮台装备的炽星光耀系统,在非战时能够抽取恒星能量凝聚能量币,按照计算以死星炮台的功率,

  0.11个月能够抽取2000能量币,1年就是2.4万,最多4、5年就能把建造成本挣回来!”

  可妮莉娅顿时晴转多云:“如果是这样就没问题了,后续可以在整个帝国疆域内部署这种武器。”

  5年收回成本,剩下的就是净赚,这是印钞机啊!

  林智宸的眉头并没有松开:“威力和射程不错,精准度呢?”

  “目前来说精准度不高,炮瞄雷达只能探测到30光秒的范围,再远全靠中枢指挥室共享数据。”柳缦筠回答道:

  “这方面军方有一些替代的办法,提前设置星系内重要节点的参数,然后让炮台对目标区域进行覆盖射击,能够提高命中率。”

第1312章造船业的变革:行星舰艇流水线

  “治标不治本。”林智宸点评道。

  柳缦筠笑道:“军方和科学院合作,正在设计一种专门的深空雷达矩阵,能够实时监控整座恒星系的动态,

  同时还能够与星系内所有己方作战单位实时交换视野,并为己方作战单位提供敌对目标的实时坐标,一旦这项研究完成,

  整个恒星系内所有的炮台都能够获得敌对目标的实时坐标,可以进行覆盖性的打击!”

  她看向可妮莉娅:“每座恒星系100门死星移动炮台仅仅是最初的标准,日后还会继续扩增,增加到数百上千门都有可能,

  并且列装的炮台射程和威力也会更新换代,争取将整座恒星系纳入炮台的射界。”

  “这种能赚钱的炮台越多越好,最好把驻军的军费解决了,也解决了一项重大的开支!”可妮莉娅当场支持。

  随着帝国军事力量的不断扩增,军费的开支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擎天堡等要塞防御设备,尽管有了新技术极大地降低了维护成本,但因为太空18长城的不断扩张,这方面的费用其实一直在增加。

  林智宸微微领首,这东西成本能回收,4、5年后就是纯利润,就算不考虑它的作战性能,用来投资都是稳赚不赔的。

  “铸造工厂还够用吗?”他想了想问道。

  铸造工厂是战略装备,像战星的主轴、标准擎天堡的大梁乃至泰坦的龙骨等大型零部件,都是由铸造工厂生产。

  “现阶段还够用,但是等到死星炮台大规模列装,就肯定不够了。”可妮莉娅想了想回答道:

  “我们的战略储备库还有不少,只需要抽调一批工人就可以了。”

  战略装备很难通过科研来解决,但在异常事件中经常刷新,帝国每天都要处理上千个大大小小的异常,日积月累下收获并不小。

  “可以。”他点点头:“我们建造战星也用得上。”

  擎天堡这类要塞几乎用不着帝国自行生产,像蜂巢要塞和金字塔要塞这类建造方便,帝国目前的生产重点开始向战星转变。

  尤其是直径500公里的微型战星,建造周期短工程量小,因而已经成为帝国军方的新宠,也因此战星主轴之类加工难度较大的零部件开始变得短缺起来。

  驾驶着大鲲级行星运输舰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试航,尤其是将一船满载的零部件从帝国本土运输到边境长城之后,

  看着货仓内数量庞大的各类零部件在工程舰的组装下,在星系中建造出二三百座金字塔移动要塞和蜂巢要塞,林智宸都忍不住赞叹。

  这种大型的装备想要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最合适的办法就是通过巨型星门运输,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花费几天甚至更久的时间,现在只是一眨眼就到了。

  在己方的控制区内,这种投放速度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但如果是在其它星域,趁着周围的国家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抢滩登陆”,快速完成要塞星系的构建,那这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可能影响战略的成败。

  “行星运输舰就有这样的作用,如果换成是行星殖民舰呢?行星级工业集成舰呢?行星战舰呢?”林智宸呼出一口气。

  他看向了巨构船坞,另一艘庞大的巨舰已经完成了外装甲的覆盖,正在进行最后的总装。

  是殖民母舰,体型还要远超大鲲级行星运输舰,这是林智宸联手威尔院士,带领着帝国科学院一众英雄阶以上船舶工程师,通过家园中两款母舰设计改造的殖民舰艇。

  能够横渡大河系,将海量的人口运输到遥远的外河系进行殖民,是常规殖民舰的加强版。

  相比起行星运输舰,殖民母舰的技术难度更高一些,建造难度更大,建造周期也更长,所以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才能完工。

  “工业部已经完成了对大鲲级行星运输舰的评估,所有设计标准均达到要求!”可妮莉娅看着手环投影的全息界面翻阅着:

  “这款星舰可以进行量产了。”

  太空时代的工作效率远非土著能够想象,如果庞大的巨舰无疑是星舰建造史上的里程碑,工业的王冠,但就是这么复杂庞大的星舰却在短短几个月完成了试航测试,并完成了工业化量产的评估。

  “第一批先来个10艘。”柳缦筠连忙争取道。

  “这款舰艇的建造周期长达3年半,建造工艺并不复杂,比战星简单多了,主要是工程。”可妮莉娅点点头:

首节 上一节 665/12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二创视频,开局莫娜牛马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