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第709节
当新的太空长城工程建设完毕的时候,帝国将对这片区域有着毋庸置疑的控制权。
在解决了虫巢星域之后,似乎一切都变得好了起来,之前因为夺取银河议会驻地,而暗流涌动的局势迅速缓解,除了某些高等文明不甘心地在星网上强烈谴责了帝国的蛮横霸道之外,再没有任何实质
上的动作。
一场大胜,熄灭了一场可能的风波。然后就是科技突破,坦帕斯部落被控制。
“我听说你这次去副本世界除了学习之外,还将行星级殖民舰研究出来了?”可莉妮娅感兴趣地问道。
“这你也有兴趣?”林智宸看了她一眼,之间用心灵投影出一艘战舰模型。
包括在一旁说悄悄话的贝蒂和莉娅姐妹也被吸引,纷纷看了过来。
“黄鸟级灵能殖民母舰,形态近似球体,标准直径2.5万公里,内置全领域生态圈,可容纳标准体型人类8001200亿正常生产生活。”他向着众女展示着这款殖民母舰的设计精妙之处:
“此母舰以100公里为限,共计1250个分层,有居住区,休闲区,绿植花园区,湖海区,商业区,轻工业区,农牧业区等等,人类的衣食住行都能够在这里找到。
移民者们生活中母舰之内,就像是生活在生命星球上。”
第1402章文明火种
“尤其是遍布整座殖民母舰的灵能符文阵列,尽管它所能提供的灵能环境在10点浓度左右,但却足够帝国国民的长期生活所需。”林智宸不无得意地宣称道:
“我认为与其认为殖民母舰是一艘移动舰艇,还不如认为它就是一颗移动的盖亚星球!”
可妮莉娅看着庞大的金属星球,与正常的生命星球生活在地表不太同,黄鸟级殖民母舰的生存空间在装甲层下面,星球的内部。
因为是经过严格的设计论证,星体内部的空间相当大,要比一颗正常的星球大上几十上百倍!
“如果不追求舒适,仅仅考虑实用价值的话,用全自动行星气候调节仪来代替复杂完善的人工生态圈,用淀粉工厂来“八六零”取代水培农场,恐怕母舰内承载的人口能够轻松提升3~5倍!”经过简单的
评估,可妮莉娅就得出了结论。
“没错,但星际远航是一个苦差事,如果环境差一点,移民们恐怕就会发疯。”他回答道,这方面他早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颗庞大的金属星球,最大的承载量是7500亿人口:
“黄鸟型殖民母舰技术难度最大的方面,就是由灵能符文矩阵构建的全领域生态圈。
它一方面沟通灵能界抽取灵能,一方面维持与自然环境相当的生态大循环,这是帝国在环境工程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哪怕规则不逊于,现在我们也有办法将一颗死寂星球在事实上改造成初级的盖亚
星球!”
“但是造价也很高昂吧?”可妮莉娅冷静地问道。
“没错,黄鸟型殖民母舰的造价大约是1000亿灵能币,其中有一半都用在了行星级灵能符文矩阵上。”他回答道:
“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些都是必要的代价。”
“它装备的超光速跃迁引擎,一次能够跃迁多远?性能如何?”柳缦筠问道。
“最新款的跃迁引擎,再加上已经成熟的巨型零点反应堆,黄鸟型殖民母舰一次跃迁可达5000光年,每次冷却时间是1周。”他如数家珍地回答道:
“跃迁准备时间3小时,紧急跃迁可以将这个时间压缩到半小时,但随后需要进行一次检修”
“殖民母舰并没有装备要塞炮,仅仅在内部列装了无人机和陆军部队,防止被地面入侵作战。”
“除去跃迁引擎之外,殖民母舰还装备了行星级发动机,最高速能够以30%光速飞行.”
“行星级灵能护盾,能够轻松抵抗大口径歼星炮的炮击,战星同款压缩合金装甲,哪怕是贤者层次的灵能攻击也打不破物理上的隔绝"
“总而言之,除去是非战斗单位之外,这就是移动的家园!”林智宸总结道。
“建造周期是多久?”可妮莉娅冷静地问道,她似乎对殖民母舰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
“按照规划,整个建造周期大约是50年。”他回答道:“这大概是唯一的缺陷,某种程度上,建造一艘殖民母舰,比建造一颗同等规格的玄武战星都更有难度。”
“如果,去除灵能方面的加成,仅仅作为人造的生命星球,建造周期是多久?”她又问道。
“这”稍稍估计了一下,他得出了结论:“大概是15年,行星级灵能符文矩阵的建造难度相当大,至少需要5位贤者级的灵能制造师共同构建。”
可妮莉娅思索片刻,问道:“你们说,如果有一颗移动的生命星球作为母星,你是否愿意花费3000亿能量币的高昂代价去换取?”
看着众女惊讶的目光,她脸上泛起笑容:“在这个黑暗之潮侵袭的年代,每一个星际文明都是朝不保夕的。
一个安全的家园,是所有文明梦寐以求的。
龙魂拥有孤立星域作为退路,但是其它文明却没有啊。”
林智宸若有所思,这种居安思危的思想并没有问题,要知道归顺帝国的六大远古文明,至少有一半曾经完整地统治着整个大河系,甚至还有完成了跨河系移民的壮举,其全盛时期的实力远不是目前的
帝国所能望其项背
但哪怕是如此伟大的文明,如今却只能在时光中苟延残喘,可见黑暗之潮的威胁绝不仅仅止于现在。
“或许,孤立星域也算不得真正的安全”
他第一次认真审视起黄鸟型殖民母舰的重要性,在此之前,他设计建造这种特殊战舰,是为了完成跨河系的殖民远征。
但是现在他却发现,殖民母舰除了可以作为殖民舰艇之外,分明还是保留文明火种的重要手段!
如果有一天,在丢掉了银河系,就连孤立星域都受到威胁的时候,这些移动的生命星球,或许就是帝国最后的希望。
林智宸看向投影的金属星球,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你说得很对,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些文明未必能够拿得出这笔钱。”
3000亿能量币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弱一点的星际文明恐怕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加起来都不够100亿。
“但安全是刚需,这些文明会拼尽一切努力去获得它的。”可妮莉娅笑道:
“而且我们可以灵活一点,比如分期付款,比如劳务输出抵债,再比如缩小殖0.1民母舰的规格,我认为1万公里直径就是一个相当合适的数字了。
他点点头,1万公里的直径能够承载300~500亿的人口,如果条件艰苦一点足够塞下2000~3000亿的人口,足够维系一个初中级的星际文明了。
“如果是1万公里,建造周期大约是8~10年,建造成本也降低到2、300亿能量币。”他估算道。
“那就卖850亿,搞个活动价就是800亿!你看,这个价位就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她笑着说道。
“可妮莉娅,你可真是个奸商!”贝蒂嬉笑道。
一进一出,就是600亿的利润,顺便将对方绑到帝国的战车上.
第1403章戴森球计划、伊卡洛斯工业机甲
这种巨型造物,不但建造周期长,就连资源消耗也相当惊人,哪怕有着巨型船坞阵列这种利器,帝国也需要投入庞大数量的工程师团队进行生产,更不要说为了这项工程提供支持的太空工厂群。
因此在可妮莉娅没有找到金主之前,外卖版本的黄鸟级殖民母舰是不可能开工建造的,但帝国自用版本的灵能殖民母舰,却很快就被上马。
“哪怕暂时我们没有开启大河系殖民的计划,哪怕这些殖民母舰建造出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派不上应有的用处,它也应该是帝国舰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由帝国上层的强力推动,一个被秘密执行的“火种”计划迅速成型,其核心就是黄鸟级灵能殖民母舰。
爆开孵化工厂在内,全套的工业体系被嵌入母舰之内,以保持最低限度的工业生产能力。
而接下来的时间里,帝国还会为这个计划补上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一行星级工业舰。
18这种堪比星辰的移动工业基地,才是重建一个文明最大的依仗,按照设计这种行星级工业舰,能够建造帝国历史上一切造物,从民用工业品到最尖端的泰坦超旗舰,都能够进行量产。
而它最大的作用是工业火种,能够生产工业流水线,只需要配套的工人,就能够开动流水线进行大生产,以此展开就能够快速构建起一个星际文明应有的工业体系。
闲暇之余林智宸展开视野,查看着帝国的重工业核心,孤立星域。
似乎是因为大量民间团队在银心区域展开了探索和开发,帝国国内的工业产能再一次迎来了爆发期。
这一切却不是由帝国政府引导,依靠着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强行拉升工业规模,而是因为大规模的星系开发而自主形成的广阔市场,也因此这次获得机遇的不再仅仅是重工业领域,而是遍及各行各
业。
“每个月百亿的新人类,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帝国规模了。”以此例行的宴会上,林智宸几人坐在庭院中的木椅上,享受着美味的酒水和灵食。
“这个问题行政院内部也进行过讨论,目前的结论就是百亿规模的新人类在50年内还是足够的,但50年之后,随着银心区域的殖民地建设成型,人口数量就会成为制约帝国扩张的瓶颈。”可妮莉娅回答
道:
“虽然目前人口还够用,但如果我们想要保持着当下的高速扩张,那增加新人类数量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行政院有没有考虑将现有的新人类培养,提高到多少会比较合适?”林克疑问道。
“500亿!再增加4倍,至少能够保证帝国未来50年以上的高速发展!”她回答道。
这里所谓的高速发展,是指用短短20年时间将帝国现有的工业产能提升一倍!
这种堪称奇迹的发展速度,一是因为帝国有着足够数量的优秀工程师,二是因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50年,将帝国的工业产能提升57倍吗?”林智宸点点头:“就按照这个数字办吧。”
500亿自然人,就意味着1500~2500亿的NPC,加起来就是每个月两三千亿的人口。
虽然并非完全是唯人口论,但帝国的科技实力和所控制的疆域,足够容纳如此巨量的人口。
于是悄无声息之间,更多的孵化工厂开始建造,与新人类培养有关的生产线开始蔓延。
以帝国目前的体量,开始大规模增加新人类的数量,已经不会像当初建国的时候,简直就是孤注一掷。
现在只需要从每个月新增的人口中,抽调一部分人员就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扩张,毕竟新人类从诞生到完成培养进入社会,整个过程需要花费16年的时间。
短暂地休息之后,林智宸开始亲自带领着10位贤者层次的灵能建造师,开始快速铺开黄鸟型灵能殖民母舰的建造生产线。
如果是常规殖民母舰的建造,难度和工程量上并不大,帝国的生产线加上巨型船坞阵列就可以直接开工建造。
但这次是灵能符文生产线,难度上就更大一点。
就在林智宸埋头打工的时候,久违的天赋再次开启。
“我还以为这个天赋已经废了呢”心神微微触动,他看向了天赋面板。
经过十数年时间的酝酿之后,“时空之门”再次开启。
戴森球计划,讲述的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星际文明,为了解决能源危机,而选择派出工程师到宇宙星空之中建造戴森球这种人造奇观。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整个计划的工程师只有一位,穿着一套被称为伊卡洛斯的轻型工业机甲,就能够负责整个巨构工程的建造。
上一篇:原神:二创视频,开局莫娜牛马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