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技狂人 第1488节
一路跟下来的书友,应该能猜到书中时间线到互联网泡沫破灭的2000年为止。
但反击的主角,推多少人掉坑、拖多少人落水,应该还是值得期待的。
这也是我写本书所坚持的一个准则了——“大”势不会改变,而徜徉在历史长河中的主角,只会在有利益、有立场、有可能的前提下,才会去改变某些“小”事件。
比如,虽然主角重新规划了个人电脑格局,但蓝色巨人还是不可能倒下的,M$也是如此,因为前者的底蕴太过深厚,后者的创始人足够投入——吊打可以,但人家也有生存资本和智慧。
再如,主角从和水果公司合作开始创业,甚至进行了被无数书友喷得狗血淋头的换股,并让其存活到现在,看中的无非就是它的那种不循规蹈矩的企业文化基因,在产品创新上有用处。
当然了,这是我的合理性设定,如果不符合书友的杀杀杀、灭灭灭的“爽”劲要求,那就只能表示遗憾了。
还说目前剧情中的主角,面临的从反垄断官司引发出来的全面打压,并非一个人、一个财团的打压,而是一种“大势”的打压——就好像那种普遍仇富的社会心理。
毕竟,主角这个少数族裔,钻空子,让人措手不及间,爬到这么高的地位,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借口,自然会形成默契地“终极反扑之势”。
同样,这也是我进行的合理化设定——书友们接受与否,就见仁见智吧。
反正,按照这个设定,在最后的几十章里,大家会看到不少牛人名企倒霉,由此换来主角的稳如泰山。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我就是想声明一下——这本书不会因为主角牛上了天而“崩掉”、“烂尾”,它会按照我设定的合理性方向,徐徐落幕。
虽然这本书成绩很扑,但我还是想重新出发,写下一部作品的。
如果兄弟们有什么建议,可以进书友群 362483029留言。
就这样。
祝大家晚安!
第1023章 巨无霸合并进行时
……
感觉到首富先生在照顾自己的感受,杰拉德-莱文顿时精神一振。盖因,这也就暗示着,对方对权力分配的干预,到此为止。
仔细一想,杰拉德-莱文倒也能够理解,提议了设置联合首席运营官的唐焕,为什么反而支持美国在线一方,独占合并后新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谁让人家财大气粗呢。
至于史蒂夫·凯斯的董事会主席,没有能够被当场确定为非执行主席,也是为了求同存异地加快谈判进程,而暂时地搁置下来而已——毕竟,自己才是正式的首席执行官,拥有新公司名正言顺的管理权。
不得不说,杰拉德-莱文的心态就是如此微妙——为了摆脱提拔自己的史蒂夫·罗斯的阴影,对建功立业的追求,近乎偏执了,以至于在时代华纳透纳对美国在线数次让步后,还能暗自安慰自己。
见杰拉德-莱文神态如常下来,唐焕给了史蒂夫·凯斯和罗伯特·皮特曼一个眼色,前者也望向后者。
事实上,合并后新公司的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联合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的确定,只是划分了常规意义上的权力格局。而当杰拉德-莱文盯着史蒂夫·凯斯的董事会主席是否为可执行的同时,罗伯特·皮特曼这个联合首席运营官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了。
要知道,杰拉德-莱文之所以积极推动时代华纳透纳和美国在线联姻,就是为了拥抱互联网,迎接数字革命。
可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管理层必须具备紧跟时代意识、反应机敏、适应性强等等素质,好在理念上更贴近互联网和数字化。
如此一来,同样担任联合首席运营官的理查德·帕森斯,以及大部分时代华纳透纳高层,面对美国在线这边年轻化的同行的竞争时,就谈不上什么优势了——这也是夺权计划题中应有之意的下一步。
就拿罗伯特·皮特曼来具体讲,虽然他和来自时代华纳透纳的理查德·帕森斯,同为联合首席运营官,但两人的主管范围不可能是一样的分量——其目标是管理合并后新公司内,包括美国在线、时代杂志、特纳广播、HBO等最重要的部分,以及负责检查公司80%的现金流。
换而言之,当杰拉德-莱文想当然地以为,对自己手中权力的最大挑战者,是史蒂夫·凯斯的时候,被掩护起来的罗伯特·皮特曼,将会被做为真正属意的“首席执行官”来扶持。
过了一会,见预定议程都敲定得差不多了,首富先生看着杰拉德-莱文和史蒂夫·凯斯,再次开口道:“两位是时候召集自己的高级经理人、律师、投资顾问,做更具体的事情了——争取在半个月内,把所有需要的材料都准备好。”
僵持多时的局面终于打破,使得杰拉德-莱文和史蒂夫·凯斯都松了一口气——两人当即欣然应允。
唐焕的手指在巨大的红木会议桌上敲了敲,沉声道:“我提醒一下,记者在各个公司发展爆料线人,并不是什么秘密——所以,让你们的人,管好自己的嘴,在董事会最终表决前,绝不能走漏任何消息;否则的话,负面影响的严重程度,你们自己应该能想象得到。”
杰拉德-莱文看了一眼神态笃定的史蒂夫·凯斯,不由得心里一沉。
盖因,他能猜到——以史蒂夫·凯斯对美国在线的掌控力度,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时代华纳透纳这边,就不一定了。包括时代杂志、华纳制片、透纳广播公司,甚至连HBO也算在内的负责人们,都在讹虞我诈的公司政~治当中,变得离心离德、谁也不服谁,即使自己这个首席执行官,也不能例外。
在评估完了自己的“被孤立指数”后,杰拉德-莱文决定来一招狠的,那就是“绑架”,即把时代华纳透纳这边大约50名的管理者、银行家、律师、会计,封闭到第八大街的克雷弗斯-斯威-莫尔事务所纽约办事处的第48层和第49层,进而使得克雷弗斯-斯威-莫尔事务所的职员,为了供这支部队调遣,不得不24小时连轴工作。
细节上同样防微杜渐——比如,为了避免泄露信息,打印文件的秘书们,都用代码来称呼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透纳这两家公司:“黑色”代表前者,“蓝色”代表后者。
如此劳师动众,都干什么呢?
首先就是巨大的文字工作量——不仅需形成最重要的并购协议,还得起草所有相关的文件,比如:雇佣合同、并购终止协议、中断费用、交换程序、记账方法、退休金计划、新闻发布会、资产结构、图表、估价、交换程序……等等。
这些内容,如果正式文件无法详尽表达,就放到附件里,甚至附件的附件里。
在这当中,投资银行家们的任务,稍显特殊一些——他们要做所谓的“公平意见”,也就是一份书面文件,用来向尊敬的董事会成员们保证,并购的条件对股东们公平。
反过来,如果“公平意见”不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透纳的并购财务预算,不是建立在真实的证据上,那股东们有权上诉。
这里面有多黑?
这两年充分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那种“拔根腿毛都比别人腰粗”红利的史蒂夫·凯斯,就不确定地给唐焕打来电话抱怨道:“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泰里·卡瓦耶,来找我谈费用的问题——你猜他要价多少?”
也和其他人一样埋在文件堆里的首富先生,随口问道:“几千万美元?”
“6000万美元!”史蒂夫·凯斯悻悻地说道:“不用多问,如果答应了,那摩根士丹利那边肯定也要支付这个数。”
“给他5000万美元。”唐焕揉了揉眉心,耐心地解释道:“他们确实值这个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