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第38节
家里的事情就让他阿爹去忙,李问暂时也没有那么多心思去管这些事情。
第五十八章 崭露头角
三月,县试的成绩出来了,李问拿了县试的案首,第一名。
尽管是事先知道自己必然是会考过的,但是还是要到看了成绩出来之后,李问 才是真正的放心了。在成绩没出来之前,谁都不能肯定自己是过没过是吧。
只有成绩出来了,才是真正的过了。
“好,好,好。”蔡康伯知道学生拿了县试的案首,连说了三个好字,看的出 来先生是很高兴。
县试的成绩出来,外面的人还不知道这拿了第一名的李问是何许人也,这县试 的第一名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子拿走了。
“这李问是什么人?你们可知道?”
“怎么是这小子拿了第一,咱们方兄才是最有资格拿第一的人!”
“呵,孤陋寡闻!你们到咱们安麓书院去问问,就知道这李问是谁了。就你们 那位方兄?呵呵! ”安麓书院的学子们对李问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这一位学 生可是他们安麓书院的牛人啊,在书院的每次大考小考都是稳居第一名。
在此之前可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拿第一名,一拿就是三年!
要这县试的第一名不是他们安麓书院的李问拿下的,他们安麓书院的学子们才 是觉得没天理。
去年县试的第一名是他们安麓书院的学生拿下的,今年县试的第一名也是他们 安麓书院的学生,至此安麓书院的学子们在外面走路都是横着的。
你们厉害,你们书院的学生倒是连着拿两个案首给他们瞧瞧啊!
安麓书院的学生连年拿下了县试的案首,一时间安麓书院是名声大噪,上安麓 书院求学的学子们就更多了。
在其他书院的书生们在到处打听李问这个人,而李问本人则是躲在了书院里面 继续读书学习。县试过了之后,李问是想要准备参加今年的府试。
府试是在今年的四月,李问评定了一下自己的成绩,他想要考过府试并不难。 但是他若想要拿到更好的名次,是以要在这段时间内再拼一把。
蔡康伯看到学生在县试的成绩出来后,一点都没有松懈学习,并且是比以往更 勤勉读书,他的心中便有了猜测,问学生,“你是否是准备四月下场去参加府试?
“嗯,是的先生,学生想下场试一试,若是能过就最好了,要是不过学生就当 提前体验一番。”李问对先生说道。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先生便也不阻止你了。”蔡康伯听到学生这么说,劝诫 的话就没有说出口。他只是担心这个孩子年岁太小了,怕这个孩子会成为第二个方 仲永。
蔡康伯留下学生问了几句话,知道了这个学生过了县试后,是准备参加府试的 考试,是以说了几句鼓励的话,让他回去好好读书。
“学生谢过先生,学生谨记先生教诲。”李问对先生行了一个礼后,就下去了
等到李问下去,曲院士从侧门走了出来,他刚才在外面是听到了屋里的谈话。
“院士。”蔡康伯起身,对院士行了一个礼。曲院士抬抬手,看到桌上摆着一 个棋盘,说道,“坐吧,你我有些天没有下棋了,咱们一边下棋一边说说话。”
蔡康伯坐了下来,两个人一边下棋,一边谈起了刚才离去的学生。
“我见那个孩子是个心性坚定的,你担心的事,应当是不会发生的。”曲院士 落下了一枚黑子,神色轻松,并不像是蔡康伯那样担心李问的年岁太小,心性不定
曲院士活了这大半辈子,是以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不会错的。
“若是如此,便是再好不过了。”蔡康伯说道。
二人在屋中下了两盘棋,之后曲院士才从蔡康伯那里离去。
若说这个安麓书院里面,李问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藏书阁了。
这三年的时间里面,除了先生给他们上课之外,剩余的时间他都用来看书,在 没有行万里路的条件之下,他就只能先是看书了。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阅 历和知识,更多的去认识这个世界。
李问在藏书阁里面借了两本书出来,在外面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看。现在以他 的学生令他可以借到整个藏书阁的书籍了,不枉他这几年这么拼命的读书考试。
安麓书院的藏书可真不少,这几年李问是看了不少的书。
陆知书站在凉亭外面,看到李问在县试之后没有片刻的松懈,他就猜测到了李 问是要参加下月的府试。
两个人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面即是同窗又是好友,李问在亭子里面窝着看书,看 到找来的陆知书,他放下了手中的书,看着陆知书说道,“知书,你怎么找到这里 来了?”
“你是要参加下月的府试吗?”陆知书在李问旁边坐了下来,问道。
“是有这个打算,知道我要和你一块去考试,你高兴吗?哈哈哈哈……”李问 发现陆知书这孩子随着年纪的越大,小脸就越严肃,他都很少看到陆知书笑,所以 每次和陆知书在一起他都特别的喜欢逗他。
觉得要把陆知书逗笑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只是很可惜这三年来他逗笑陆 知书的次数是屈指可数。
这还是的面瘫估计是没救了……
陆知书看着李问一个人哈哈大笑的模样,不知道李问是在笑什么。
“知书,你用这眼神看我,怎么我感觉你是在看傻瓜一样啊?”李问收住了笑 ,凑近了去看陆知书的脸,他怎么觉得自己从陆知书的两眼看到了的“这个傻瓜是 在笑什么?”这样的意思?
陆知书没说话。
“……”李问觉得他没事在陆知书这里找虐干嘛呢?
李问语重心长的说道,“知书啊,你年纪还不大,要多笑笑啊。”
“有什么好笑的?”陆知书看着李问一脸奇怪的问道。
“哈哈……”李问干笑了一声,他想说我看到你不笑的样子就觉得很可笑的, 不过一看陆知书看他的眼神,他觉得自己还是不要笑了,会被人当傻子。
他们坐在一起很少会聊到读书的事情,陆知书这个人一天都没几句话的人,李 问怀疑陆知书找来只是想找个人陪他一起坐一会而已,或者是想听人跟他说说话。
李问是到后来才知道沈子敬那个是院士外孙的身份,和陆知书这种豪门世家比 起来,完全是不够看。陆家是当地的大世家,陆家一门两进士,陆知书的大伯是在 京城做官,二伯是在地方任知府,他们地方的县老爷见到两位陆家的大伯和二伯都 要跪拜。
难怪他们书院的先生对陆知书都要客客气气的,同学们想要靠近陆知书,只是 碍于他的性格,只敢远观却不敢靠近。唯一和陆知书走的比较近的,大概除了他之 外就是沈子敬了吧,外带一个苏元小包子。
沈子敬那人是没心没肺的,整日都笑哈哈的。
未见其人他就听到沈子敬的声音了,沈子敬远远的就看到凉亭里的李问和陆知 书,他的身后是跟着他的小包子苏元,苏元还是一副白白嫩嫩的模样,小脸圆圆的 ,一双眼睛也圆溜溜的。
这几年他们三个人都在猛长个,就苏元看起来好像是没怎么长个似的,还是个 子小小的样子,但是看起来却是特别的可爱。
“我还在到处找你们,原来你们躲在了这里啊。”沈子敬不见这两个人,找了 过来才见到他们两个。
“瞧你这话说的,我们躲什么,又不是干了什么亏心事。”李问看到沈子敬过 来,还是保持背靠柱子坐着,姿势懒散的模样。在朋友有的面前他向来都不端着。
沈子敬在李问背后的位置坐了下来,伸手去搭在李问的肩膀上,说道,“小子 ,不错啊,外面的人在到处打听你的消息,大家都在问一个叫李问的人。”
“哈哈……”李问哈哈大笑,问道,“那他们打听出了什么吗?”
“李问,安麓书院学生也。”沈子敬跟着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摇着手上的扇 子,说道,“青山书院那边的方敏到处信誓旦旦的说他一定会拿下第一名,我呸, 不要脸的东西,这会见到第一名被你拿走了,还到处打听你是什么人。”
“青山书院那是能和咱们安麓比的吗?要能比他们就叫安麓书院了。”也不是 沈子敬看不起青山书院那边的人,就他们说话的口气就让他感到厌烦。
也就进不来他们安麓的才到青山书院去读书,也敢拿他们自己和安麓比。
“我看你还是多用点心思去看看书,别管外面的闲事了,他们爱说就让他们说 去,嘴巴长在别人的身上,你还能捂着别人的嘴不让别人说啊? ”李问翻了一个白 眼,对沈子敬这爱热闹和多管闲事的性格表示无语。
也不看看都什么时候了,一个下个月就要去考试的人,还整日到处跑,什么八 卦都一清二楚。
“我就听不惯他们说的。”沈子敬哼哼了一声。
苏元肌在围栏上面看着外面的竹子,风吹着竹子,竹叶在摇动,看着看着,他 掩嘴打了一个哈欠,眼睛红红的,转头去看沈子敬。似乎是要看到人在他的身边他 才安心似的。
四个人在亭子里坐了一会,陆知书先起身走了,他们三人跟在他的身后。
第五十九章 准备府试
自从分家之后,家中反倒是安静了许多。
因前些日子分家的事闹的李王氏心情一度非常的阴郁,在床上躺了好些时曰, 还请了郎中来看了抓了药吃,身子才利索了些。
从书院回到家中,李问也带回了他考过县试的消息,还拿的是县试的第一名。
在知道孙儿考过了县试,还拿了县试的头名的消息,李王氏的脸上终于是露出 了笑脸,心情也一改之前的阴郁,抱着孙子一口一个乖孙,道,“阿奶的乖孙呦, 阿奶就知道乖孙必然是能考过的,咱们李家这是要出一个读书人了啊。”
“阿奶,你等着三宝给你考一个秀才回来,让阿奶乐呵乐呵。”李三宝哄的老 太太眉开眼笑。
“好好好。”这会儿孙子说什么就是什么,李王氏的心里高兴着。
“阿娘给三宝做了一身新衣裳,三宝一会回屋里试试合不合穿,不合穿的话阿 娘再给你改改。”孙怡一个大字不识的村妇,儿去读书考学,她这个当娘的能给儿 做的,就是为儿做一身新衣裳和缝一双新鞋子。
做衣裳的布匹还是那日她和夫君到镇上去买的,她怀孕后身子不大好,做了这 么长时间才给儿子把衣裳做好。
“谢谢阿娘。阿娘,你现在怀了身子,你不要这么辛苦给我做衣裳了,我有衣 裳穿就好了,你要做的话,就给弟弟还是妹妹做两身新衣裳吧。”李问是舍不得他 阿娘这么辛苦,他知道他阿娘有了孩子后身子就不大好,还这么辛苦的给他做衣服
“阿娘不辛苦。你小时的衣裳阿娘都收好在那里,等阿娘肚子里这个出来,穿 你小时的衣裳就好,没准等长大后也像他阿哥那样,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孙怡 笑道。
“嘿嘿,阿娘,这是肯定的,我弟弟还是妹妹肯定会像我这么崇明的。”李问 发现他自己的脸皮是越来越厚了,什么不要脸的话都敢往外说。
不过这里都是他家里人,怕啥是吧。
在知道了侄子考过了县试,还考出这么好的成绩,李老二在恭贺了大哥和侄子 后,只是一个人坐着的时候脸上就更沉默了。那日怒极了他扬言要休妻,是真的想 休了这个不安分的妻子,只是后来被家中之人劝阻,这个家分都分了,他休了妻子 也改变不了什么。
更何况几个丫头都小,后娘总是不比亲娘好,亲娘再差都还是亲娘,真休了娶 一个后娘回来,可怜的不过也是几个儿子。在听着婆娘哭哭啼啼求饶后,李老二到 底是没有狠下心写下休书,是以也没再提休妻的事了。
只是因为这个事,到底夫妻两离了心。
李大花这些日子都老实本分的很,不敢再惹家中汉子生气,在婆婆面前低眉顺 眼,怕是再惹的汉子生气就真的休了她回去娘家。这要真被夫家休弃回了娘家,娘 家那头还有嫂嫂,嫂嫂必然是不会待见她一个被休回娘家的弃妇。
如今分了家,他们手里有了田地和银两,只等大伯一家搬走,她日后再也不用 看婆婆脸色了,她是傻才会放着这么好的日子不过。不就是忍了这几日,日后就能 有好日子过了,这么一想李大花的心里就喜滋滋的了。
听说侄子考过了县试李大花也不怎么当一回事,李三宝再亲也不是她亲儿,等 日后她生了儿子出来也送儿子去读书,必定是要比李三宝读的还好,李大花的心里 想着。
这儿子还是没影儿的事,生下来的是小子还是丫头都不一定,就算是真生了小 子,是不是个会读书的也还真说不准了,也就李大花整日都在做白曰梦。
不过这家中的人都不怎么待见这个李大花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