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永昌 第494节
谒者:“唯!”
陈风偷偷看了他一眼,小声道:“大王,咱大汉哪还有富余粮秣借给搏浪军啊?”
陈胜轻叹了一口气,“挤一挤,总会有的,廉颇老将军也不容易啊,也不知幽州军那边怎么样了,荆州好歹自身还产粮,幽州本就不产什么粮食,还挤进去一个韩信……陈风!”
陈风连忙揖手道:“末将在!”
陈胜低头打量十二州舆图上兖州到幽州的路线:“备一份厚礼,派人去冀州见一见张良,代我向他太平道借道,借兖州通往幽州的道!”
陈风大惊,失声道:“大兄,幽州军那个烂摊子,咱们可管不起啊!”
陈胜轻轻的摇了摇头:“能帮多少帮多少吧,总不能让幽州军的将士们,饿着肚子去跟犬戎杂种拼命……对了,青州宋义有回信儿吗?”
陈风看着他的背影,张了张嘴,劝说的话语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只好答道:“有回信,但还是和以前一样,东拉西扯、左顾言它,既不答应,也不拒绝。”
陈胜轻轻的“呵”了一声,淡淡的说道:“去信一封,就说我问他借粮,五十万石!”
话音刚落,不待陈风回应,他便再次高声呼喊道:“来人!”
又一名值守的谒者快步入内:“大王。”
陈胜:“去请蒙将军再来一趟。”
谒者:“唯。”
陈风心头瞬间就明白陈胜想做什么了,结结巴巴的低声道:“大王,这能行吗?”
陈胜沉吟了几息,如实答道道:“我也没把握,不过既然安抚没多大用,那就吓唬试试吧,兴许让他为咱大汉付出点什么,他就对咱大汉有感情了呢?”
陈风:“啊这……”
适时,范增应召去而复返,揖手道:“老臣范增,拜见大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胜回过身看着他:“范公请起!”
范增毕恭毕敬的再揖手:“谢大王。”
陈胜直接开门见山道:“搏浪军问我大汉借粮,而今豫州、扬州存粮几何?”
范增闻言亦是一惊,本能的就欲要开口劝说,但话还未出口,就想到陈胜并不是在征求他的意见,而是直接问他豫州还有多少存粮,显然是已经拿定了主意,只好揖手道:“回大王,根据月前各州镇守府回报,豫州各郡存粮尚余十二万石,扬州诸郡存粮尚余十八万石……”
说到此处,他还是没能忍住哀声道:“大王三思啊,这些存粮可都是咱豫州的父老乡亲们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啊,眼下距离秋收还有足足三月,这些存粮可动不得啊!”
范增并不是不懂得大义。
只是他为人比较绝对,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其余一切,皆不在其考虑之内。
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陈胜为了令汉廷的百姓们都能有口饭吃,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面对范增的哀求,陈胜沉默了许久,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轻声道:“眼下正值仲夏,没了粮食,我们可以吃草根,可以啃树皮,只要熬过这三个月,大家就都能吃上新米,但我们能熬,搏浪军的将士不能熬,他们不能吃着草根、啃着树皮去和百越人拼命……传我的王令,扬州、豫州各调集十万石粮秣,尽快运往荆州!”
“你尽快梳理兖、徐两州的存粮,均分给扬、豫两州,大家同舟共济,捱过后边这三个月!”
范增无奈,只能揖手领命:“唯!”
就在这时,应召而返的蒙恬也快步进入晏清殿内,捏掌作揖道:“末将蒙恬,拜见大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胜:“蒙恬听令,即刻返回徐州,率领徐州八万本部兵马,开赴琅琊郡,等候王令!”
蒙恬听言心下一凛,毫不犹豫的大声应喏道:“唯!”
陈胜挥手:“还家去与老父拜别吧,尽早上路。”
蒙恬再揖手:“末将告退。”
说完,他转身便快步匆匆离开晏清殿,径直往家中行去。
还未离开的范增听言心中亦大感疑惑,小声询问道:“大王,可是要对青州用兵吗?”
他是大司马,大军出征亦需要他配合调集粮秣,是以才会有此一问。
陈胜笑着微微摇头:“不是,只是需要蒙将军领军做做姿态,吓唬吓唬青州那条泥鳅罢了……速去整理各州存粮情况,今日我就在晏清殿内,有何难处尽可来询!”
范增:“老臣告退。”
第三百九十六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
“借道?”
巨鹿一间轻净的静室内,盘膝而坐的张氏父子听到谒者回报,神色不一。
一身八卦道衣,皮肤泛着淡淡脂玉光芒的张平,本能抬起右手就要掐算,但捏指之际却又想起了什么,放下右手,面露不悦的淡声道:“好一个汉王,北伐吾太平道幽州大方,还要问吾巨鹿本部借道,欺吾太平道无人耶?”
身着鹅黄色军中常服的张良听言,忍不住看了一眼气息越来越飘渺、神色越来越淡漠的老父亲,张口想说什么,话临出口之际却又作罢,只面无表情的作揖道:“启禀大贤良师,末将以为,汉王若要北伐,大可走河洛入并州,过吾巨鹿本部北上攻伐韩渠帅,且不说汉军过不过得去,纵使大军过得去,汉军粮道亦在吾巨鹿本部鼓掌之中,以汉王之谋,断不会如此不智!”
“末将料想,汉王借道北上,八成是为遣军运粮北上支援幽州军!”
老父亲以前绝不会说出如此愚不可及的话语!
在张良的记忆里,老父亲虽算不上什么经天纬地、算无遗策之才,但大局与谋略却是不逊当世人杰分毫,否则也无法在实力尚存的姬周眼皮子低下,短短十数年便拉扯起太平道这般的庞大的基业!
但自从老父亲传下天公将军之位,奉道出家之后,就渐渐像失了智一样,遇事只会起卦推演,一旦遇到无法推演之事,脑子就跟摆设一样。
而且身为人的七情六欲越来越少,哪怕他出征归来,也只是淡淡的看他一眼,就如同看路人一般。
张良不愿用“形同陌路”这样的词语去形容老父亲,但看着老父亲眉宇间那股红尘万丈不滞于心的深切淡漠之意,哪怕他就坐老父亲身畔,也满心相距十万八千里之感!
修道修道,修得断情绝欲、六亲不认,这个道,还有个什么修头……
张平闻言,只是微不可查的嗤笑了一声,淡淡的说:“假仁假义、收买人心,大恶似善、大奸若忠!”
张良垂首不答,心头却低低的呢喃道:‘纵使假仁假义,能装到这个份儿上,也与大仁大义无异!’
这样的言语,本不该出现他的心间。
他也曾对自己正在进行的事业深信不疑、一往无前,哪怕他知道各州太平道分支都有着许多无法摆到台面上言说的小手段,他也坚信那只是阵痛,只要结果是好的,又何必拘泥于小节?
然后太平道起事之后,行事之风,却与他们曾为之奔走的那个终极目标,越来越背道而驰!
甚至很多时候,他心头都感到彷徨,分不清,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是是对是错!
反观那汉王陈胜,虽为敌手,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陈胜之所作所为,的确都是在朝着他汉廷所宣扬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理念奋进。
立稷下学宫,纳百家之学,授术于民!
北征洛邑,断姬周之国运,绝世家之传承,复尧舜之治!
东讨伪齐,鏖战域外妖族,誓死不退,护九州人族之正统!
一桩桩、一件件,他都看在眼里……
与陈胜相比,他们这些曾经呼着喊着要为黎民众生谋福祉,而今却渐渐成为与姬周贪官酷吏一般无二的太平道徒,就如同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般面目可憎!
有时候他都在想,他若不是张家子该多好。
若他不张家子,他也可与汉王把酒言欢、畅所欲言,也可为名臣良将辅佐汉王开辟前无古人之千秋大业……
可惜,他是张家子,是太平道天公将军!
他只能与汉王一决高下。
只能暗地里将琅琊吕氏之罪人送入汉地处刑……
张平沉默许久之后,再度开口:“传朕法旨于汉王使臣……不允!”
谒者正要应声,张良已抢先一步失声道:“大贤良师,不可!”
张平微微偏过头,淡漠的瞥了他一眼,淡淡的回道:“天公将军有何异议?”
听到这个称呼,张良突然感觉说不出的难过,但还是毕恭毕敬的正色道:“回大贤良师,当下天军之战略重心在于并州战局,雍州嬴政,身负天子气,绝非易与之辈,天军当集中优势兵力尽快助韩渠帅攻略并州,打通西进通道,破此进退维谷之局,值此如履薄冰之时,不宜再节外生枝、四面树敌!”
“以末将对汉王的了解,他在此时向吾天军借道,分明就是以他汉军不掺合并州战局为条件,换取北上支援幽州军的通道,若吾天军不允,汉王定怒,轻则派遣汉军穿插并州战局,坏吾天军西进战略,重则挥师北上,围吾巨鹿本部以解并州之局!”
“左右于吾天军皆乃百害而无一利!”
“万请大贤良师三思!”
张平直视他,眼神中似石投镜湖般掀起一丝丝欣慰、挣扎之意,但旋即便再次恢复古井无波的淡漠之态。
他合上双眼,面无表情的道:“此事按天公将军之意办!”
候在堂下的谒者连忙揖手道:“唯!”
张良面色复杂的看着再次入定的老父亲,心中低叹了一声,也闭上双眼入定练气。
……
同一时间,宋义亦在自己的帅帐之中被惊得上身立起:“借粮?还五十万石?他汉军怎么不去抢?”
接待汉廷使臣的谋士立在帐下,一脸无奈的低声道:“启禀大帅,这批粮食俺们要不给的话,汉军的确是准备硬抢了……下臣方才收到斥候来报,徐州蒙恬部已开拔北上,泰山郡钟离眜部亦已整军完毕,磨刀霍霍向俺们青州天军。”
“岂会如此?”
宋义蓦地睁大了牛眼,一脸噩梦成真的惊恐表情,他一骨碌的从坐榻之上爬起来,失声道:“某家与汉王殿下秋毫无犯,上个月、上上个月,都给汉王殿下进贡了一批财货美人,汉王殿下岂会讨伐本帅耶?”
谋士左右看了看,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小声道:“大帅,您说汉王殿下是不是恼怒于俺们的摇摆不定之态?”
宋义恶狠狠的瞪了谋士一眼,低声怒斥道:“用臀都能想明白之理,还须得着问?还不快想想,要如何才能息汉王殿下雷霆之怒?”
他说得好有道理,谋士竟无言以对。
宋义见状,一把将腰间佩剑抽出半尺,怒喝道:“再不想办法,某家先斩汝狗头,送与汉王殿下息怒!”
谋士神色麻木,有气无力的道:“事已至此、别无他法,唯有尽快凑足粮秣,秘密送入汉地,方能解汉王殿下雷霆之怒。”
上一篇:高武:从杀鸡开始横推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