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开局魂穿谢无忌,举世无敌 第215节
至少儿子活着,他就还像是一个人,而不是整天发疯的金毛狮王……
谢逊站在那里很久,都没有任何动作。
众人都是一言不发,静静看着他,不出声打扰。
他们都知道在这种时刻,谢逊无法保持冷静。
思索再三,谢逊果断作出决定,伸手去解麻袋口的绳子。
但是他颤抖的手显示着内心的不平静。
终于过了一会,麻袋解开了。
袋中如同谢逊所预料的那样,是一个人。
一个穿着黄色僧衣的和尚,接近六旬的年纪。
虽然早就有所预料,但是谢逊还是瞬间就呆住了。
他死死的盯着那张脸!
这张脸就算是化成了灰烬他也能认得出来。
简直就是……刻骨铭心!
痛得刻骨铭心!
恨得刻骨铭心!
成昆此时也无比紧张,呼吸都在这一刻停滞住了。
当年他像是逗傻子一样随意戏耍谢逊,各种算计,将谢逊玩得团团转!
而今天,他毫无反抗之力地被带到了谢逊的面前!
他最清楚自己所做下的事,更知道谢逊对自己的仇恨!
师徒之名已成过往,双方之间只剩下不死不休……
“成昆!!!!!!”
谢逊静下来片刻,便是如同入魔一般咆哮着扑了过去,沉重的拳头带起一串残影疯狂地往成昆身上怒砸了过去!
砰!砰!砰!砰!砰!
一拳又一拳,宛若擂鼓一般的闷响,直打得成昆连连惨叫,吐血不止,肋骨都断了好几根,去年吃的饭都快要吐出来了!
谢无忌强行控制着加入一起殴打成昆的想法,沉声道:“爹,下手轻点,万一这就打死了,岂不是太便宜他了?”
谢逊动作一停,喃喃地道:“对,没错,这就打死他,实在是太便宜他了!”
经过谢无忌这么一说,他也暂时是冷静了下来,缓缓的站起身,这才注意到杨易天也在场。
“杨老,谢某一时失仪,让你见笑了!”
杨易天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完全理解。
“无妨,老夫亦恨此贼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饮其血!”
“折磨二字,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是一种残忍之举,但是对于成昆这个奸贼而言,即便是千刀万剐,也丝毫不为过!”
“老夫不会对他动手,只希望你们能让我看个痛快。”
谢无忌道:“没有问题,相信我,成昆这老贼一定不会死得太舒服的。”
“老辛,麻烦你去把胡先生请过来,给成昆老贼治一下伤,等治好了再给他点舒服的尝尝。”
辛然感到一阵头皮发麻:“是,我这就去请胡先生。”
很快胡青牛就到了,什么也没问,来到就施针,又给成昆的伤处下了一些药粉,然后便告辞离开了。
因为辛然已经提醒他,这是教主一家的仇人。
所以他什么也不用问,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便可以了。
必要的时候,他甚至还可以把媳妇王难姑请过来,帮忙想些折磨人的点子。
毕竟王难姑最为擅长的事情就是这个。
很快,成昆便被捆粽子般绑了起来,就吊在外面暴晒。
这老贼二十余天来饥一顿饱一顿,人已经很虚弱了。
只不过内功深厚者生命力都异于常人,一时半会还死不了。
这时,李善长忽然到访,说要给谢无忌推荐一个人才!
谢无忌也没有满脑子仇恨只想着报复成昆,大业比私仇更重要。
李善长的亲自推荐,他还是很感兴趣。
“在下胡惟庸,拜见公子!”
李善长带来的那个年轻人,十分恭敬的对着坐在大厅正中的谢无忌跪拜了下去。
胡惟庸?
谢无忌眼前一亮,随即目光中又多出了一分警惕。
此人在历史上虽然是个颇有手段的能人,但却是个奸臣,心思极重,城府极深,贪慕权力,祸乱朝纲……
不过,若是驾驭好了,却不失为一把好用的刀子!
而且胡惟庸的出现,也一下子让谢无忌想到了针对成昆的死法!
第257章 察罕特穆尔:谁干的?不关我的事啊
胡惟庸的态度非常恭敬,丝毫不敢小觑眼前这个比自己还要小得多的年轻人!
因为他知道谢无忌实际上才是明教义军目前的统帅,地位甚至比明面上的教主还要高得多……
并且人家可不是什么靠爹的二世祖,而是实打实的有能耐,明教义军人人信服!
那杀得元军大败的神机炮,还有改进的火药之术,都是出自这位无忌公子之手。
而且这位无忌公子的个人武力,也是登峰造极的,江湖上堪称无人可敌。
就算是称之为天生奇才,也毫不为过……
难得有机会能够投效,胡惟庸是一定要好好把握住的!
“起来吧。”
直到谢无忌说了这句话,胡惟庸才从地上站起来,但仍然是微躬着腰。
谢无忌这才有机会正眼打量他的容貌。
只见胡惟庸大概二十岁的年纪,身材不胖不瘦,穿着一身朴素的青衣,长相看起来忠厚老实。
谢无忌心中暗道,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在历史上被称为奸臣的胡惟庸,居然长这么一副老实的模样,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如果换一身衣服,都看不出他是个读书人。
就算说他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丝毫不违和。
“我明教义军正在广招天下人才,凡是有志抗元之士,无论是江湖武人亦或者是读书人,我们通通欢迎!”
“打天下要靠武人,治天下却要靠文人,二者缺一不可!而我明教义军目前缺少的正是文人!”
“你是李先生一手推荐,想必一定是有过人之处!既然来了,便好好做事吧!”
胡惟庸激动道:“久闻公子大名,惟庸愿鞍前马后为您效力!”
谢无忌都有些看不出他这番表忠心的话是发自内心还是伪装。
当即大笑道:“哈哈哈,你果真是个忠义之士!目前军中空缺职位甚多,不过你初来乍到,对这里的情况尚陌生,就先跟着李先生熟悉一下吧。”
“是,公子,惟庸领命!”
胡惟庸也不敢马上就要什么职位,毕竟他一寸功劳未立,又怎敢开口?
能够顺利加入明教义军就不错了!
以后立功的机会有的是,还愁捞不到一个好职位吗?
李善长笑道:“惟庸,今后可要尽心尽力为公子办事啊。”
胡惟庸连连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为公子排忧解难,正是我等分内之事。”
谢无忌寻思,虽然像胡惟庸这样的人是把双刃剑,但是明教义军之中的确很缺少有治理内政之能的人才,数来数去,现在就只有杨逍和李善长。
如今又多了一个胡惟庸,也算是缓解了燃眉之急。
谢无忌心想,还有一个刘伯温,若能把他给找过来就好了。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并且没有什么野心,比胡惟庸这种人更加好用听话,也不必时时提防着。
刘伯温是浙东人士,老家在青田,在历史上加入义军的时间颇晚。
他比李善长还大三岁,在元至顺四年曾举进士入元廷为官,结果这官没当多久,就受到同僚的排挤,之后愤而辞官回了老家,此时应该还在青田教书为生。
胡惟庸察言观色甚为厉害,见谢无忌在沉思,顿时是心中一动,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不知公子在忧虑何事?惟庸是否能帮上一二?”
谢无忌微微一笑:“不错,我正好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去办。”
胡惟庸瞬间精神大振:“请公子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