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第494节
新建造的8艘飞艇,都高空型号的,而且都是客运/货运混合飞艇。
之所以选择高空型号,主要是为了安全,毕竟高空型号可以在平流层底部飞行,不需要看对流层的脸色。
至于为什么都是客运/货运混合飞船,主要是因为目前空军已经服役了8艘鲲鹏1型,周围势力又没有办法攻击到飞艇,空军没有必要装备太多飞艇。
反而现在的民用领域,更加需要飞艇。
改造后的鲲鹏2型高空版,可以容纳800名乘客,而且舒适性非常好,速度也非常快。
之前从华北平原移民南洋,搭乘最快的蒸汽船,也需要12天的时间。
如果搭乘飞艇,两地直线距离不过5000公里左右,如果以最经济的巡航速度(80公里每小时)计算,全程不过62.5小时,3天都不用。
8艘飞艇,一次性可以向南洋运输8000名移民,回来的时候,还可以捎带大量商品。
怪不得郑森会要求飞艇制造厂,全力生产鲲鹏2型,因为该型号的飞艇,具备的战略价值太高了。
要不是蒸汽船在运输量上,可以打败飞艇,恐怕要失宠。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传统武道没有办法将武功转变为生产力,但科学武道可以。
一个邪帝舍利衍生出来的技术,就让飞艇获得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
另外之前很多使用铅酸电池的设备,也可以淘汰又重又麻烦的铅酸电池,改用能量储存器。
同时郑森和龙莎还想到另一个用途,那就是不需要建造远距离的输电网了。
凭借能量储存器的能量密度,完全可以在水电站充电,然后将充满能量的能量储存器运送到需要的地方。
另外风力发电机也可以大力发展。
郑森下令开办储存器制造厂,争取今年可以制造50立方米的硅晶体,用于制造能量储存器。
一直憋着一口气的科学武道研究基地,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不过接下来他们的任务还非常多,比如研究雕刻长生诀的那种材料,这种材料的价值非常高。
至少这种材料不怕火烧,就可以替代现在不得不使用的石棉。
另外这种材料的强度,以及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上,都有非比寻常的优势。
如果可以复刻这种材料,那很多技术就可以更进一步的升级了。
同样和氏璧的材料,也在这里进行着相关研究,只是这个材料比较特殊,因为和氏璧涉及到精神力,即暗物质和暗能量方面。
短时间内,龙莎也没有研究出和氏璧的全部情况,甚至复刻了好几次,都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玉石,并没有和氏璧那种奇特的能量场。
就在人革联忙碌着内部发展的时候。
随着北方解冻,华北开始进入春耕。
陆军和海军在北方的动作,也变得越来越大
无论是李唐,还是漠北突人,还是乐浪半岛南部的百济、新罗,或者是盘踞在东北的契丹、室韦、靺鞨,以及躲进深山老林之中的高句丽残部,都感受到一股难以抵抗的压力。
特别是人革联南方各州再次传来丰收的消息之后,这些势力都明白,战争很快会爆发。
不过早有提防的漠北突人,已经在义成公主的带领下,迅速通过唐努乌梁海北侧的山林,逃向了西鲜卑利亚大平原。
而李唐方面,有远见的大户们在一开春,就迫不及待带着亲信和族人,通过河西走廊跑去西域。
现在还在巴蜀和关中的人,不是一无所有的平民,就是头铁的。
连李渊、李建成等人,都迅速前往西域。
虽然李世民主持的天工司,研发出可以打到300米高度的后羿炮。
但是他们用大号的孔明灯作为靶子,打了几十发炮弹,才勉强打中固定在半空中的孔明灯,加上这种火炮非常重,估计只能安装在城墙上,简直是鸡肋。
不过,有好过没有。
倒是另一个方案获得了李世民的认可,那就是孔明灯飞火弹项目。
这是天工司受到孔明灯和飞艇的启发,研究出利用孔明灯放火,可以通过集群式的飞火弹,打击和干扰飞艇。
当然这仅限于低空飞艇,如果飞艇高度超过500米,那飞火弹也没有什么鸟用。
无论是后羿炮,还是飞火弹,虽然李唐是在西域进行研发和测试的,但并没有逃过黑衣卫的情报监控。
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或许可以被他们突袭一两艘飞艇,但是情报已经泄露了,没有了突然性,这两个东西也不会有机会使用了。
第六百一十四章 劣根性
新历5年6月23日。
郑森收到江南、岭南、南洋各地的早稻收获情况之后,知道一统中原的时机成熟了。
今年南方各地的早稻,一共种植了1.5亿亩,平均亩产144公斤,生产了稻谷216万吨。
粮食公司收储了97万吨,加上去年剩下的166万储备粮,目前库存达到263万吨。
这些粮食足够900万人吃一整年。
而且接下来还有北方的冬小麦和大豆、高粱;江南和岭南晚稻、大豆;南洋晚稻、香蕉和面包果。
而南方各地的农户, 粮食储备都足够一家人吃至少半年,有些农户甚至储备了两年的粮食。
被人革联控制了好几年的江南和岭南,只要不是懒汉,基本都是谷仓塞满了干稻谷和豆子。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农户自然知道粮食不能积压太久,哪怕是有宣讲官普及储存技术, 农户的谷仓仍然达不到3年的保存极限。
而各地的宣讲官也在配合粮食公司,让农户将手上的陈粮拿出来销售,然后用新粮储备。
不过陈粮不能超过2年, 不然价格就要折30%。
加上工业部门生产的物资越来越多,品类更是琳琅满目。
农户也是人,有物质基础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太亏待自己。
目前乡村地区对于化肥、铁器、农机、生活用品的需求量非常惊人,各地供销社的商品,都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今年上半年,单单是鸟粪石化肥,不算官营农场的采购,个体农户就采购了5.3万吨。
然后就是棉布丝绸、胶鞋雨衣、肥皂蜡烛、牙刷牙膏、锅碗瓢盆、玻璃制品、木制家具、小五金、装饰品等。
很多人都过上了小地主都不敢想象的好日子。
毕竟按照一家五口计算,一户就要50亩耕地,北方则是100亩耕地,如果都种植粮食作物,在风调雨顺、基础设施完善、肥料支持的情况下,每年可以生产17~20吨粮食。
而农户自己哪怕是敞开吃,一年也吃不了2吨粮食, 这个富余是非常明显的。
要不是这几年收到战争的影响,粮食价格非常坚挺, 估计很多农户都要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了。
比如南洋群岛、吕宋群岛各地,现在甘蔗、桑树、棉花、椰子的种植面积那是节节攀升。
这些经济作物就是为了生产白糖、饲料、纺织品、食用油、造纸、堆肥。
而郑森并不需要强制要求农户种植什么,而是通过收购价格进行调节,比如这几年内部需要庞大的粮食,用于稳定新占区域,那自然需要继续维持粮食收购价格。
等到完成统一中原之后,则可以压下一部分区域的粮食收购交给,让这些地区的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提高。
不过粮食种植面积的底线,是有一个计算公式的。
即年个人粮食需求最低量÷耕地年亩产×总人口×预防值=国内耕地安全值。
人革联设定的年个人粮食需求最低量为300公斤,目前耕地年亩产为263公斤,最新总人口为3021万,预防值为3.6。
即300÷263×30210000×3.6
≈124050000亩。
也就是说,人革联此时需要至少1.2405亿亩耕地,才可以确保在出现大规模战争、天灾的情况下,稳定住内部的粮食供应。
这就是底线。
其中那個预防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每10年的平均粮食亩产、人口自然增长率、天灾造成的减产率,进行定期的调整。
准备得如此充分的人革联,让郑森可以长期维持高强度的对外战争。
……
有了今年的早稻收储数据,郑森便立刻下令前线部队,向关中、晋地、巴蜀发起全面进攻。
早已摩拳擦掌的前线部队, 一收到郑森的指令,宛如闪电一般,从三峡、潼关、雁门关直插而入。
轰!
关中平原的门户,冷兵器时代难以撼动的潼关城,在重炮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
早已潜伏在唐军中的黑衣卫,加上被策动的唐军士兵,此时也迅速相应。
“杀!”
“为了大同世界!”
“我不是贵族!不杀我……”
“快走……”
哪怕是李唐在潼关城上装备了二十多门青铜大炮,仍然没有抵挡住陆军和空军的联手。
加上唐军很多普通士兵,根本没有为李唐拼命的想法,不到一个小时,这个千古雄关就陷落了。
下一篇:洪荒:吾为第三只金乌,稳健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