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第941节

  紧接着,苏明哲又对着李承乾、张阿难开口,让李承乾,还有居住在长安城的亲王、郡王们,同样提交一份治理封地的策论。

  这才是真正的借题发挥。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大佬们,听到苏明哲的这个命令,都是眼睛一亮,手里工作的效率,都猛地高了一截。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以前的李世民,还有以前的高祖皇帝,都是特别宠溺宗室子弟。

  如果宗室子弟犯了错,往往只是轻轻斥责、训斥一下,就算完事了。

  而朝臣们犯了错,轻者罚封,重者降职贬官。

  现在,苏明哲竟然对亲王、郡王们开始严厉起来,若说里面没猫腻,也没人信啊。

  这时,有聪明的大臣,开始联想起最近朝堂内外流传的小道消息:皇帝准备实行降级袭爵。

  以前,大家还在思考,这件事情是空穴来风,还是真有其事。

  如今看来,降级袭爵,已经是皇帝思考良久,并且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大臣们的这种联想猜测能力,就是所谓的‘一叶落,而知秋’。

  而侍中、起居郎褚遂良,则是一字一句,把今天的事情都记录了下来。

  看到褚遂良记录下自己的一言一行,苏明哲也很无奈。

  这就是史官的作用。

  因为身边有起居郎,皇帝几乎就没什么隐私。

  就算到了晚上,起居郎的工作结束,但是又有内侍宦官继续记录皇帝的所作所为。

  昨天,苏明哲撇下王德,准备独自去掖庭宫找郑观音、玳姬。

  但是,临行前,还是告知了王德一下。

  明面上苏明哲说,让王德有事去玳姬处找他。

  实际上,他话里的意思,却是让王德记下,他今晚会在玳姬处休息。

  以后玳姬怀孕了,这个记录就是凭证。

  到了下午。

  皇帝惩罚皇子、宗室子弟的消息,已经开始传遍长安城了。

  而对这件事反应最大的,不是哀叹遭了池鱼之灾的亲王、郡王。

  也不是那些朝廷大臣、文武勋贵们。

  而是那些寄居在长安城的文人墨客。

  这些人都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纷纷研磨着笔,准备写上一篇上佳的策论,争取投献成功,进而名动长安。

第685章 感业寺里的出家人

  从贞观六年,也就是六年前。

  李世民出巡,就让李承乾留在长安监国了。

  而这些年,李世民几乎每年都有出巡,所以,李承乾的监国时间也不短了。

  他对治国之策,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苏明哲让李承乾和亲王、郡王们写一篇策论。

  李承乾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找自己的谋士团代笔,而是自己先写了一篇。

  到了第二日。

  他这才找来自己的谋士团,让他们帮自己评价、润色。

  李承乾召集的谋士团,有杜如晦的长子杜荷、房玄龄的长子房遗直,长广公主之子赵节。

  这三个人性格各异,能力也有上下之分。

  其中杜荷,脾气和他爹杜如晦一样,耿直粗狂。

  他在看到李承乾的策论后,就拍案叫好。

  房遗直性情鲁直,缄言慎语,看过策论后,只是默默点头。

  唯有赵节,他是个莽汉,又是李世民的外甥,李承乾的表哥,说话就没那么多顾忌,先是点头称赞,然后就直白讲道:

  “殿下,我认为,这写策论,那就是要献计献策,能实行下去才行,你这辞藻倒是华丽,也说了什么亲贤臣、远小人的话,但是终归华而不实,都是泛泛之谈,没什么新意不说,还缺乏让人精神振奋的点睛之笔。”

  “表哥这么说,肯定有高见了!”

  李承乾知道自己这个表哥什么性情,对他话里的一些不敬之语,也装作没听到,直接问道:

  “不知道,表哥有没有可以教我的?”

  “我还真有!”

  赵节说着,就毫不客气,从兜里掏出一张策论,递给身边内侍,让他转交给太子。

  这张策论自然不是赵节写的,而是他门下的门客写的。

  赵节作为皇帝外甥,还是太子亲信,有不少文人都投靠在他门下。

  这一片策论,就是他的门客,依照赵节平日里的言谈举止来写的。

  李承乾看了一遍,不得不低头甘拜下风。

  果然,自己没有写策论的天赋。

  不过,自己没天赋不要紧,自己身边的人有天赋就行。

  当即,四人凑在一起,拿着赵节拿出来的那份策论,开始修改起来。

  长安城内,诸多亲王、郡王家里,也都出现了东宫的一幕。

  和李承乾不同,其他亲王、郡王都是直接找座下门客代笔。

  包括魏王李泰在内。

  毕竟,在这些人看来,自己抄笔,还是门客代笔,结果都是一样的。

  说不定,这些策论交上去,皇帝看都不看。

  转眼过去了两天时间。

  交思过书、策论的时间到了。

  李承乾先一步,把自己和东宫属官集思广益写好的策论,交了上去。

  苏明哲看了后,就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里面的文字简洁,大意明了,一二三四,从政策到施行,有条有理。

  李承乾能把这样一份策论交上来,最起码证明,他是一个思想正常的太子。

  历史上,李承乾也曾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

  可惜,在长孙皇后过世后,李承乾又摔断了腿,有了腿疾,这才渐渐开始心灵扭曲。

  苏明哲心里满意,嘴上也不吝夸赞,最后指点了一番:

  “乾儿,在下次朝会之前,你要多去翻看一下史书。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儿臣谢父皇教诲。”

  李承乾顿拜。

  随后,魏王、汉王等亲王,郡王纷纷呈上自己的策论。

  苏明哲拉着李承乾,对这些策论一起批阅、询问。

  像魏王、汉王、纪王这些亲王,还是好学之人,虽然策论是门客操刀,但是自己也都看了一遍。

  面对苏明哲的询问,大多都能对答得上。

  而有些亲王,比如说蜀王李愔,简直是狗屁不通,就是简单地把门客写的策论,自己抄写了一遍罢了。

  苏明哲问起来的时候,李愔就回答的牛头不对马嘴。

  苏明哲立刻把他臭骂一通,让他回去重写。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亲王、郡王,干脆连抄都懒得抄,直接把自己门客写的叫了上来。

  苏明哲问的时候,这些混蛋支支吾吾,吓得满头是汗。

  如此半天过后,二十多人的策论,有一大半都被打发了回去,让他们回去重写。

  李承乾跟随苏明哲点评时,也渐渐明白了,什么是好的策论,什么是坏的策论。

  华文艳丽的辞藻,和严谨实务的策论,又有什么区别。

  另一边。

  苏明哲的后宫也在暗流涌动。

  常言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在苏明哲穿越之前,李世民虽然也经常夜御数女,但是还控制着法度,每次只会招一个美人侍寝。

首节 上一节 941/2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妖清开始,把历史打造成神话!

下一篇:震惊!身而为佛的我居然屠了灵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