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工你怎么成为魔神 第255节
“这是……符玉?!”
第144章 弑神!(求订阅)
丹,符,器,阵。
这四门算是比较常见的技艺。
根据相关典籍中的记载。
上古修行界的修行者们,大多掌握了一门或多门技艺。
甚至直接以技艺为生,借以赚取修行的资源。
相比较外出探险斗战来说,无论是炼器炼丹,明显都更加安全。
这也是大部分普通修行者的选择。
只可惜任何一门技艺,修行起来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并且要想修炼得极为精深,除了强大的实力境界之外,往往还需要独特的天赋。
在这四门技艺当中,又以符篆的天赋要求最低。
只要肯下苦功多多练习,掌握几幅符篆的绘制之法并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了,符篆虽然入门简单,但要想精通同样不是那么容易的。
尤其是高品阶的符篆,练习起来不但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更要投入海量的资源。
就拿三品的符篆来说,一般都要以同等级的妖兽皮或灵材充当符篆的承载之物。
这些都还是普通的符篆。
若是能够多次使用的符篆,往往需要更加珍贵的材质进行承载。
就比如说:符玉。
符玉是专门炼化后用来绘刻符篆的珍贵玉石。
一般来说,用到符玉的往往都是四品符篆,能够在催动后发挥出堪比法师的威力。
对于许多手中未曾拿到法宝的法师而言,也就只有符玉制成的符宝能够入眼了。
符宝虽然使用次数有限,不像法宝那样持久。
但由于符篆千奇百怪,功效无数,这也就使得符宝的威能往往诡异莫测,难以揣度。
在战斗当中经常能发挥出特殊的效用。
有时候就连持有法宝的法师,一时不察之下,或许都有可能栽跟头。
此刻看着那三块珍贵的符玉,苏墨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符玉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到的东西。
相比之下,就连先前收获的两件顶阶法器,论起价值怕都比不上这三件符玉。
毕竟符玉能够印刻四品符篆,发挥出法师境的威力。
哪怕次数有限,顶阶法器照样很难挡得住。
除此以外,尤为让苏墨在意的是,陈楚彦怎么会拿到符玉?
三大家族在接触到农神之前,也就是村庄里的普通农户罢了。
或许陈家可以说一声大户,但那也只是乡下的大户,根本接触不到此等宝物。
结果现在陈楚彦这里竟有三块符玉,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苏墨摇摇头,暂且将问题抛到脑后,转而看向剩下的那块玉盘。
玉盘仅有巴掌大小,上面绘刻了精细的灵纹。
中间存在几处断点,颇有些后力不济的样子。
他能够看出来这是一副阵盘。
只是上面的阵法并未绘制成功。
以他的见识,暂时无法分辨出这阵法的效用。
若是手女在此,怕是当场将其补全都有可能。
“算了,带回去给手女看看吧,说不定就是个好东西。”
苏墨嘀咕着把东西全都收起来了。
搜完了这处藏宝地,接着他又来到了书桌跟前。
刚刚他在用精神力扫描这处屋子时,一共察觉到了两处异常。
床腿里面就不说了,书桌这边同样同样存在微妙之处。
苏墨看向摆在桌上的一副笔架,目光迅速落到最右边的一根褐黄色的毛笔上。
当他的精神力集中到这毛笔上,将其催动之后。
下一秒,那毛笔如有灵性般,从笔架上自行飞出,在他面前的书桌上迅速书写起来。
很快,一行行细小精美的古篆便出现在苏墨眼前。
苏墨立刻反应过来,这是一件早已设置好的低阶法器。
当有人接触到它时,它将自行呈现最后记录下的信息。
了解到这一点,苏墨不由得看向它所书写的内容。
经过这段时间对各类古籍的研究,他对于古篆已经十分熟稔,通读起来没有丝毫困难。
而等他看完这毛笔书写的内容后,眸中隐隐流露出一抹诧异和恍然。
写在桌子上的这篇短文并非是什么功法秘术等,而是一封遗书。
书写者正是那位大祭司陈楚彦。
根据遗书上的说法,陈楚彦打算做下一件无可挽回的大事。
他要摧毁祭典。
他要……弑神!
没错,他准备在祭典上反水,杀掉三大家族代代祭祀的农神!
为此他已经做好了同归于尽的准备。
至于这里面的因由,除了农神对陈家的束缚,他重点提到了自己的女儿,陈婉盈。
在他看来,陈婉盈就是因为农神而牺牲。
所以哪怕是神灵,也必将为此付出代价!
但弑神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陈楚彦精心准备了很长时间。
为了弑神他投入了无数资源。
包括那些珍贵的符玉,也被他从陈家府库中秘密换出来。
然而,四块符玉,最终他只找人雕刻成功了一块。
好在,他还做了其他许多准备。
按照他在遗书上的说法,这些手段全部用完,哪怕是真正的法师,也极有可能陨落。
更别说是沉睡已久的农神了。
从事后的结果来看,陈楚彦精心谋划多年后的复仇,约莫是成功了。
那位农神就算没有陨落,恐怕也惨遭重创。
只是这里面的代价远远超出想象。
怕是陈楚彦也没有想过,他的复仇竟然会给整个陈家村带来灭顶之灾。
足足上万人因此而丧命。
“或许他就算知道,也不一定会在乎吧。”
苏墨暗暗想着。
从这封遗书中流露出的死意就能看出,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了。
这种情况下,要他顾忌到其他人的生死安全,只能说是想太多了。
弑神的过程注定会造成大量伤亡,他绝不会想不到。
只不过他已经不在乎了。
苏墨瞅了眼化作烟尘消散的笔迹。
上面还记录着陈楚彦留下来的宝物,正是先前他从床腿中找到的那些。
那都是他未能用上的宝物,便写在这里留给后来者了。
这一留,就跨过了数百年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