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村长 第447节
“真的吗?”刘玉年眼睛瞪得铜铃一样,挣扎着就要坐起来磕头,被余见海制止了,“你现在老老实实去医院,不该说的什么都别说,其余的我自会安排!”
刘玉年泫然欲泣,对天发誓道,“我刘玉年一定谨遵神仙教诲,如有违背,不得好死!”
第484章:发展大计
第484章:发展大计
“我不是神仙!以后可以叫我海哥!”
余见海留下一个淡淡的微笑,拉着安娜的手向奥迪车飘然而去。他知道,刘玉年的精神上已经受到了无与伦比的震撼,以后会死心塌地的听从他的差遣。
这也世道就是这样,一些刚刚出道的年轻人总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以为老天第一老子第二,不晓得自己的本事有多大。等到走上了社会经历的多了,才会逐渐意识到这个社会未知的东西太多了,逐渐变得成熟。
很多农村出来的孩子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家中每年养的小鸡仔中,总有那么几只毛刚刚长全的小公鸡,每天打斗得头破血流,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的。可是即使它们斗得再厉害,在老公鸡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甚至是看到老公鸡只要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过来,就会知趣的避开。
遇上不知趣的想要挑战老公鸡权威的二货,老公鸡基本上都会干净利落地将之击败,维护自己的权威。当然也不乏极端的情况,如果老公鸡确实老迈了,或者是小公鸡确实天赋过人,一鸣惊人,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
同样,刘玉年作为大师级的武技高手,又是凝气二层的修行者,对于这个世界上的规则还是相当了解的。单纯的比拼武技,这个世界上能够战胜他的估计不超过百人,这也是仅仅是理论上的数字,实际上那些宗师级的老家伙,有的已经数年避世不出,真正可以出手的少之又少。
正是因为这样,刘玉年才有恃无恐,仗着自己的一声修为,不愿意老老实实的过日子,总以为无人可以奈何他。哪知道大风大浪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这次居然为了几万块钱,在阴沟里翻了船。
让人没想到的是,本该沮丧不已的刘玉年现在反而特别的渴望,那是武者对于更高境界提升的渴望,作为凝气二层的修行者,刘玉年深刻理会到了安娜符道的威力,也感受到了余见海明明受伤后却迅速恢复的奥妙。
他在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的那一刻,就已经悟出了一些东西,只要侥幸不已,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追随这两个实力和表面年龄完全不相称的高人,哪怕是以后能够修习得皮毛,也会受益匪浅。
至于说想报复什么的,刘玉年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或者说仅仅是昙花一现就彻底死心了。想暗算符道高手?不想早死还是尽早打消这个念头吧。尤其是余见海仅仅一颗不起眼的丹药就将他从鬼门关拉回来,已经给他不幼稚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医院做了检查吗,确定没有大碍之后,刘玉年被押回云水县。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刘毅就拿到了口供。刘玉年一五一十地将李强如何联系他,让他想办法将娜娜弄到指定的地方,全都说了出来。
他坚称自己只是一时鬼迷心窍,并不知道李强和余见海之前有过节,还装出自己是个法盲的样子,表示愿意改过自新。虽然其中的描述不能让刘毅完全满意,不过已经可以结案了。
案件被移交给检察院,择期起诉。李强作为这起绑架勒索案的主谋,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关于他和民工们的劳资纠纷另案处理,好像最后圆满解决了民工们的工钱问题。
大柱子作为从犯,是在完全不知道内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参与的,事后又有检举揭发立功表现,被依法从轻处理,判处拘役三个月,缓期一年执行。大柱子当庭痛哭流涕,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做人,不再犯傻遭人利用。
刘玉年作为从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刘玉年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
这个表现就连公诉人和法官都感到意外,赞许地点头表示满意。谁都不知道,公安机关在卷宗中对于刘玉年做了什么样的结论,也不知道这个结论最终有没有影响到法官的量刑标准。
总之在得知刘玉年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之后,在办公室喝茶的季千军无声地笑了笑,远在余湾的小村长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翘……
刘玉年被押赴云水县监狱服刑,他没有像别的犯人那样颓废,反而带着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渴望。这种积极的态度连狱警都觉得意外,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有精神问题。
而在余湾,村民大会已经一致表决同意了余见海的提议,授权余见海这个村长为全权代表,带领全村人建设新余湾。
村民们不得不佩服余见海天才的设想,也对易娟暗中做出来的最后由余见海公布的规划图惊羡不已。
在规划图上,余湾将会建成一个综合型观光农业产业园,一个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村民在未来一段时间全部搬迁到别墅式住宅小区,全体适龄劳动力全部安排工作,不用在出去打工赚钱。光是这几点已经足够吸引人了,更不用说还有其他的一些设想。
如果这些设想全部变成现实,那简直不敢想象。南城?那算什么呀,估计就是云水县城的居民也不如余湾人舒服。
当然这些仅仅是图纸上的设想,要想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村民们充满了期待,期待余见海天才的发挥。
余见海这几天没有外出,只是联系了人给村里安装了几处监控。娜娜被绑走的事情给村民们还是带来了不小的惊吓,现在看到全村都被严密监视起来,才稍稍放心。这还不算,村里还组织了由四个青年组成的巡逻队,穿上统一的制服负责全村的巡逻,两人一班昼夜轮值,由余见刚全权负责。
看到身穿制服随时出现的保安,村民们悬着的心终于又放下了,安心地参加生产。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黄翠娥。这个全村现在最有底气的老太太几乎是对娜娜寸步不离,只要娜娜一出门她就像老母鸡一样盯着,搞得娜娜这个小丫头非常不满,却又无可奈何,最后连出门懒得出了。
余敏对于这种情况很担心,私下里问余见海该怎么办,老太太是不是有点神经质了。余见海倒是很乐观,说随她吧,过些日子也许就没那么紧张了。
顺利得到了村民的同意,余湾的发展大计正式提上了日程。只是仅仅凭着余湾人还是不行的,得有上级的支持才行!
余见海首先去了一趟镇里,孟宪平已经在办公室等他了。
第485章:花花肠子
第485章:花花肠子
洋洋洒洒的谈了半个小时,基本上都是余见海在说,孟宪平在听,余见海的茶杯已经续了几次水,孟宪平的还是纹丝未动。
孟宪平完全被余见海大胆的设想震惊了,一边听着一边脑子里飞快地转动。不得不说,余见海的设想太过于超前了,几乎要比绝大多数人都要超前。
华夏有十几亿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到了五分之三左右,创造的产值却达不到这个比例。这也正是全国农村经济一直比较落后的原因。所以在历次的高层会议上,都会在政策上向“三农”有一定的倾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尽管这样,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经济发展还是远远落后于工业城市,更不要说想和那些从事高精尖产业的地区相比较了。在最近的高层会议上,又一次明确表示了要进一步加大在“三农”的投入,鼓励农民展开创新性经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
农村其实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就是逐步从传统的手工生产逐渐向机械化过渡,整体的收入虽然有一定的提高,实际上还是远远落后于城镇。这主要是最近些年房地产的行情一直走俏,很多城镇居民哪怕挣的钱还不如某些农民多,可是他们的房子增值已经弥补了这一差距。
更不要说很多地方的大拆大建了,很多原本条件不怎么样的人家,拆迁过后立刻成了小富翁,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补偿款让很多城里人一夜暴富。
再反观农村呢,有些人家辛辛苦苦劳碌了一辈子,勉强在城里交个首付买房,还要背上房贷。虽然房子也在增值,可是究竟这是一笔什么样的细账,估计没有几个人真正算过。
孟宪平一心想在南城干出点名堂,争取能够在仕途上再前进一步,如果能够取得让上级领导刮目相看的成绩,那最后干到副县长这一级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是南城的资源有限啊,每年的GDP增幅非常有限,孟宪平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没有什么好办法。
土地上的潜力毕竟有限,总不可能真的像曾经的浮夸风那样,一亩地种出上万斤的粮食吧。直到余见海回来后,不经意间发展了蔬菜种植,孟宪平才从中看到了曙光,发现了一条以前想到过却没有付诸行动的路子。
这正是孟宪平一直对余湾非常关注的重要原因,如果余湾模式成功了,孟宪平有信心在南城进行大规模的推广,既可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自己也可以赚取不少政绩。
刘玉年泫然欲泣,对天发誓道,“我刘玉年一定谨遵神仙教诲,如有违背,不得好死!”
第484章:发展大计
第484章:发展大计
“我不是神仙!以后可以叫我海哥!”
余见海留下一个淡淡的微笑,拉着安娜的手向奥迪车飘然而去。他知道,刘玉年的精神上已经受到了无与伦比的震撼,以后会死心塌地的听从他的差遣。
这也世道就是这样,一些刚刚出道的年轻人总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以为老天第一老子第二,不晓得自己的本事有多大。等到走上了社会经历的多了,才会逐渐意识到这个社会未知的东西太多了,逐渐变得成熟。
很多农村出来的孩子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家中每年养的小鸡仔中,总有那么几只毛刚刚长全的小公鸡,每天打斗得头破血流,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的。可是即使它们斗得再厉害,在老公鸡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甚至是看到老公鸡只要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过来,就会知趣的避开。
遇上不知趣的想要挑战老公鸡权威的二货,老公鸡基本上都会干净利落地将之击败,维护自己的权威。当然也不乏极端的情况,如果老公鸡确实老迈了,或者是小公鸡确实天赋过人,一鸣惊人,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
同样,刘玉年作为大师级的武技高手,又是凝气二层的修行者,对于这个世界上的规则还是相当了解的。单纯的比拼武技,这个世界上能够战胜他的估计不超过百人,这也是仅仅是理论上的数字,实际上那些宗师级的老家伙,有的已经数年避世不出,真正可以出手的少之又少。
正是因为这样,刘玉年才有恃无恐,仗着自己的一声修为,不愿意老老实实的过日子,总以为无人可以奈何他。哪知道大风大浪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这次居然为了几万块钱,在阴沟里翻了船。
让人没想到的是,本该沮丧不已的刘玉年现在反而特别的渴望,那是武者对于更高境界提升的渴望,作为凝气二层的修行者,刘玉年深刻理会到了安娜符道的威力,也感受到了余见海明明受伤后却迅速恢复的奥妙。
他在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的那一刻,就已经悟出了一些东西,只要侥幸不已,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追随这两个实力和表面年龄完全不相称的高人,哪怕是以后能够修习得皮毛,也会受益匪浅。
至于说想报复什么的,刘玉年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或者说仅仅是昙花一现就彻底死心了。想暗算符道高手?不想早死还是尽早打消这个念头吧。尤其是余见海仅仅一颗不起眼的丹药就将他从鬼门关拉回来,已经给他不幼稚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医院做了检查吗,确定没有大碍之后,刘玉年被押回云水县。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刘毅就拿到了口供。刘玉年一五一十地将李强如何联系他,让他想办法将娜娜弄到指定的地方,全都说了出来。
他坚称自己只是一时鬼迷心窍,并不知道李强和余见海之前有过节,还装出自己是个法盲的样子,表示愿意改过自新。虽然其中的描述不能让刘毅完全满意,不过已经可以结案了。
案件被移交给检察院,择期起诉。李强作为这起绑架勒索案的主谋,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关于他和民工们的劳资纠纷另案处理,好像最后圆满解决了民工们的工钱问题。
大柱子作为从犯,是在完全不知道内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参与的,事后又有检举揭发立功表现,被依法从轻处理,判处拘役三个月,缓期一年执行。大柱子当庭痛哭流涕,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做人,不再犯傻遭人利用。
刘玉年作为从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刘玉年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
这个表现就连公诉人和法官都感到意外,赞许地点头表示满意。谁都不知道,公安机关在卷宗中对于刘玉年做了什么样的结论,也不知道这个结论最终有没有影响到法官的量刑标准。
总之在得知刘玉年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之后,在办公室喝茶的季千军无声地笑了笑,远在余湾的小村长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翘……
刘玉年被押赴云水县监狱服刑,他没有像别的犯人那样颓废,反而带着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渴望。这种积极的态度连狱警都觉得意外,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有精神问题。
而在余湾,村民大会已经一致表决同意了余见海的提议,授权余见海这个村长为全权代表,带领全村人建设新余湾。
村民们不得不佩服余见海天才的设想,也对易娟暗中做出来的最后由余见海公布的规划图惊羡不已。
在规划图上,余湾将会建成一个综合型观光农业产业园,一个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村民在未来一段时间全部搬迁到别墅式住宅小区,全体适龄劳动力全部安排工作,不用在出去打工赚钱。光是这几点已经足够吸引人了,更不用说还有其他的一些设想。
如果这些设想全部变成现实,那简直不敢想象。南城?那算什么呀,估计就是云水县城的居民也不如余湾人舒服。
当然这些仅仅是图纸上的设想,要想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村民们充满了期待,期待余见海天才的发挥。
余见海这几天没有外出,只是联系了人给村里安装了几处监控。娜娜被绑走的事情给村民们还是带来了不小的惊吓,现在看到全村都被严密监视起来,才稍稍放心。这还不算,村里还组织了由四个青年组成的巡逻队,穿上统一的制服负责全村的巡逻,两人一班昼夜轮值,由余见刚全权负责。
看到身穿制服随时出现的保安,村民们悬着的心终于又放下了,安心地参加生产。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黄翠娥。这个全村现在最有底气的老太太几乎是对娜娜寸步不离,只要娜娜一出门她就像老母鸡一样盯着,搞得娜娜这个小丫头非常不满,却又无可奈何,最后连出门懒得出了。
余敏对于这种情况很担心,私下里问余见海该怎么办,老太太是不是有点神经质了。余见海倒是很乐观,说随她吧,过些日子也许就没那么紧张了。
顺利得到了村民的同意,余湾的发展大计正式提上了日程。只是仅仅凭着余湾人还是不行的,得有上级的支持才行!
余见海首先去了一趟镇里,孟宪平已经在办公室等他了。
第485章:花花肠子
第485章:花花肠子
洋洋洒洒的谈了半个小时,基本上都是余见海在说,孟宪平在听,余见海的茶杯已经续了几次水,孟宪平的还是纹丝未动。
孟宪平完全被余见海大胆的设想震惊了,一边听着一边脑子里飞快地转动。不得不说,余见海的设想太过于超前了,几乎要比绝大多数人都要超前。
华夏有十几亿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到了五分之三左右,创造的产值却达不到这个比例。这也正是全国农村经济一直比较落后的原因。所以在历次的高层会议上,都会在政策上向“三农”有一定的倾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尽管这样,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经济发展还是远远落后于工业城市,更不要说想和那些从事高精尖产业的地区相比较了。在最近的高层会议上,又一次明确表示了要进一步加大在“三农”的投入,鼓励农民展开创新性经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
农村其实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就是逐步从传统的手工生产逐渐向机械化过渡,整体的收入虽然有一定的提高,实际上还是远远落后于城镇。这主要是最近些年房地产的行情一直走俏,很多城镇居民哪怕挣的钱还不如某些农民多,可是他们的房子增值已经弥补了这一差距。
更不要说很多地方的大拆大建了,很多原本条件不怎么样的人家,拆迁过后立刻成了小富翁,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补偿款让很多城里人一夜暴富。
再反观农村呢,有些人家辛辛苦苦劳碌了一辈子,勉强在城里交个首付买房,还要背上房贷。虽然房子也在增值,可是究竟这是一笔什么样的细账,估计没有几个人真正算过。
孟宪平一心想在南城干出点名堂,争取能够在仕途上再前进一步,如果能够取得让上级领导刮目相看的成绩,那最后干到副县长这一级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是南城的资源有限啊,每年的GDP增幅非常有限,孟宪平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没有什么好办法。
土地上的潜力毕竟有限,总不可能真的像曾经的浮夸风那样,一亩地种出上万斤的粮食吧。直到余见海回来后,不经意间发展了蔬菜种植,孟宪平才从中看到了曙光,发现了一条以前想到过却没有付诸行动的路子。
这正是孟宪平一直对余湾非常关注的重要原因,如果余湾模式成功了,孟宪平有信心在南城进行大规模的推广,既可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自己也可以赚取不少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