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第103节

  “……不是还有大海在呢嘛,他帮着照顾一二。”

  聂巧妹捋了捋耳边的头发,轻声说道。

  只是程开颜却注意到巧巧姐脸上闪过的一抹不自然,他自然不会这么傻的挑明去问,究竟有什么事情等去房山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念及此处,程开颜也没多问,蹲在一旁的小女童身边,白白嫩嫩的小胖脸煞是可爱。

  他从兜里掏出几个大白兔,逗弄着胖嘟嘟的小脸蛋:“嘚嘚嘚……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唐小宝,你是谁呀?”

  小孩奶声奶气的问,乌黑的大眼睛盯这他手中的糖果,嘴角都不自觉流溢出一丝晶莹的口水。

  “我是舅舅……给你糖吃好不好?”

  ……

  “时间也不早了,姨妈我就先回去了,家里过年还忙不过来呢,正好现在还有车。”

  到了下午四点钟,聂巧妹看了眼墙上的时钟,不管如何劝说她什么也要赶回去。

  “这么早要回去?住一晚上吧?”

  “不用了姨妈,家里事情太多了,我这会儿还赶得回去。……小宝和舅舅说再见。”

  聂巧妹连忙婉拒,随后对小女孩这边招了招手。

  “舅舅再见。”

  小女孩嘴里含着糖,瓮声瓮气的喊道,随后小短腿噔噔噔的撞进聂巧妹的怀里。

  “舅舅给你压岁钱,小宝你拿着。”

  程开颜从兜里拿出一个红包塞在小孩儿的衣兜里,这小娃娃真可爱。

  将二人送到外面车站,一直将她们送上车,看着母女二人的身影渐渐远去。

  “开颜,过两天去买点补品,我们去看见你大姨。”

  徐玉秀有些担忧的说道。

  “好,去看看,我看巧巧姐好像有什么心事。”

  “是啊,现在谁家没有难处,也就是你现在出息了,不然我们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

  傍晚六点半。

  天色渐黑,公交车停在房山县一个小村庄旁。

  聂巧妹抱着女儿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朝着不远处的村子走去。

  走到一个坐落在水塘边的小平房这里,几个人坐在门口。

  “哟!聂巧妹你可真舍得回来啊?今天晚上饭都没人做,你跑哪儿去了!大过年的!”

  门口一个地包天的年轻女人阴阳怪气的叉着腰,冲这边喊道。

  身边还有胖胖的中年女人也是没有什么好脸色的看了过来。

  “还能干什么去了,去县里看她躺病床上的老娘去了呗,一点家底全给她败进去了,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聂巧妹远远的听见这些话,牙关咬紧看向门口蹲着抽烟闷不作声的男人,可惜她的目光并不会说话,男人也默默地没有做声。

  “妈妈,小宝好饿。”

  怀里的女儿软糯的声线传入耳边,聂巧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怨怼,默默地进屋做饭。

第95章 处境

  房山县南庄村。

  房山原归属河北管辖,后来良乡与房山合并成周口店区,随后在一九五八年这才划归到BJ,正式更名为房山县。

  这里属于京城六环开外,这会儿京城三环都跟城乡结合部似的,更何况是房山,妥妥的野位子,只有房山县里才会繁华一些。

  但其他地方其实就是农村小镇。

  县里有不少国营工厂,提供了附近就业。

  聂巧妹上班的地方就是县里的纺织厂,是一位光荣的纺织厂女工人,在工厂生产一线做挡车工。

  定二级工人,一个月工资是三十六块九角钱,工资不算高,但挡车工是纺织厂中最累的工种。

  负责操作织机进行接纱处理的工作人员,在纺织厂里人数最多,工作最苦最累,分为前纺、后纺、织布三个种类。

  聂巧妹就是做织布的,需要技术,但不用久站,也不用忍受化学品以及毛絮对肺部的侵害,倒也还好。

  “巧妹,今天赶了一天的车,累了吧,先去洗个澡休息一下。”

  厨房里黑灯瞎火,聂巧妹刚吃完饭,正要洗碗。

  她在这家里,总是最后一个吃饭。

  做完饭,喂孩子吃饭,然后吃饭洗碗。

  这是每天除上班时间之外的必须流程。

  外面走进来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接过聂巧妹手中的碗筷说道。

  此人正是聂巧妹的丈夫唐大海,生着一张国字脸,留着一个寸头,身上穿着一件黑棉袄,腿上穿着一条军绿色裤子,裤腿处还带着些许泥巴,脚下踩着一双劳保鞋。

  “嗯。”

  聂巧妹神色稍霁,虽然在这个家里累点苦点,但丈夫总归还是心疼她的。

  “哗哗哗~”

  男人动作麻利的洗着碗筷,聂巧妹在旁边也能松口气。

  她瞥见丈夫裤腿上和脚上的泥泞,眉头一皱:“你又下地里去了,这大过年的,鞋子,裤子上都是泥巴。”

  “不碍事,娘说小弟读书太累了,让我去地里挖几个新鲜地瓜回来烤着吃,我给你留了一个,待会儿你去吃吧,我跟你说这地瓜可甜了,比城里买的糖还甜。”

  唐大海摆摆手,说着回头给了她一个笑容。

  “呼……”

  比糖还甜……

  聂巧妹不知道该形容自己现在的想法,也不知道是该笑是该哭。

  自己下午才在姨妈家里吃了几颗糖,小宝口袋里还留了好几个慢慢吃,另外开颜还给了一个红包。

  你现在跟我说地瓜比糖还甜……

  聂巧妹又气又笑,但转眼看着丈夫毫无怨言的脸色,她又觉得无可奈何,气的心里直突突。

  唐家是兄弟姐妹三人,唐大海是老大,中间有个二妹唐二梅,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叔子唐三喜。

  这一家子听着就没什么文化,一二三排列取名。

  唐大海作为老大虽然受重视,但作为老大他是要养老的,还要负担一家老小的吃喝,压力不可谓不大。

  尤其是唐二梅没出嫁,唐三喜才二十岁出头岁还要读书考大学。

  丈夫唐大海这人又是个孝子贤孙,这家里事事出力,事事都找他。

  他和老头子在生产队里工作的农民,一年到头两人加起来只能勉强过百,也就只有过年的时候生产队分东西,日子才要好过一点。

  “早知如此……”

  聂巧妹叹了口气,心神一阵摇曳,一段回忆涌上心头。

  二人是因为一次英雄救美而认识的。

  纺织厂最令人厌恶的一点就是三班倒,因为工作量大,工作环境恶劣,所以不管是什么工种上夜班是逃脱不了。

  几年前的一个夜晚,聂巧妹七八点才下班。

  在房山县里南大街上遇到几个地痞流氓拦路抢劫,正好被路过的唐大海碰到。

  当时二十多岁年轻小伙子正是一身热血的时候,再加上唐大海这人长得健硕,一身在生产队干农活,修水库,修路锻炼出来的腱子肉,三下五除二,将几个地痞流氓的打得哭爹喊娘。

  聂巧妹仍然记得那个晚上,在街角的路灯下,这张看上去老实巴交的脸,上面却沾着血液的样子,有种反差。

  这次事件后过后,二人因此结识。

  工作之余二人互相写信,还会特意在县里见面游玩。

  也正是如此,身为一名房山国营纺织二厂光荣二级工人,一个月工资三十六块九的聂巧妹春心萌动,看上了老实巴交在村生产队当农民的唐大海。

  母亲徐玉苒并不同意,她们家可是书香门第,聂巧妹也是出落的水灵,怎么能看上一个农民呢?

  可聂巧妹却像被蒙了心窍一样,铁了心要跟这个唐大海好。

  僵持之下,徐玉苒只能无奈同意。

  就这样二人扯了证,简单办了婚礼,彩礼是三床被子,嫁妆倒是不少。

  两人日子过得也算可以,吃喝不愁,隔段时间还有肉。

  毕竟聂巧妹是纺织厂的工人,待遇很好,逢年过节还发米面粮油,也都供应家用了。

  不久后她就怀了孩子,一家人又惊又喜,把她当宝一样供着,只可惜后来生产后,是个女娃娃。

首节 上一节 103/5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下一篇:港综:暴兵系统!开局截胡小结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