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第105节
以后让你供三喜结婚娶媳妇儿,那你岂不是要翻天?”
胡翠萍扯着嗓子就喊起来了。
唐大海满脸通红,话是这么说,作为老大用了家里的资源,照理说是该照顾老的,供养小的,但说白了农村家里那点东西和他所需要付出的义务不对等。
他娶媳妇儿可没用家里一分钱,这几年下来要不是媳妇儿跟自己补贴家用,这个家早就过不下去,喝西北风了。
胡翠萍这话直戳他心窝子,一时间情绪上头,吵了起来。
厨房里的聂巧妹听了一会儿墙角,发现实在吵得厉害,也出来瞧瞧。
先是厌恶的看了眼唐三喜,小孩儿奶糖都抢,有个屁的出息!
看到丈夫和恶婆婆吵得厉害,聂巧妹象征性的劝了两句,“你们不要再吵了……”
吵什么吵,依她看,最好是分家!
于是场面一片混乱。
……
一旁眼睛尖的唐二梅,陡然瞥见小宝口袋里有个一点红色的东西。
她伸手一抽,发现是一个红包,里面塞着一张崭新的大团结。
唐二梅顿时眼睛就亮了起来,大团结!!
这年头一块钱就是大钱了,十块钱在乡下能买一百多斤大米,妥妥的巨款。
“红包……我的。”
懵懵懂懂的小宝一脸焦急,小短手抓不到红包,在空中瞎晃。
唐二梅不是个傻的,这怎么能声张,立马抱着小奶娃连哄带骗:“小宝乖乖的啊,小姑先帮你存着啊,等你长大了小姑再给你,小孩子不能拿钱的。”
那边在吵架,这边在骗钱都没人发现。
感谢落笔恋繁华的1000点币,就是一个小号的100点。
不好意思,用力过猛了,已修改部分描述。求原谅呜呜呜(-----___-----)
今天二十号的更新会晚点,大概六七点。
第97章 探亲与叶圣陶的评论
初三,梧桐院。
今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没有风沙,也没有刮风,是个走亲戚的好天气。
早上七点不到,程开颜就准时起床了。
洗漱,收拾东西。
然后在徐玉秀的催促下,开始吃饭,今天两人要去坐车去房山给大姨拜年。
这年头走亲戚拜年可真是个辛苦活,一个城市那还好,坐坐公交车就行,要是在城市附近的乡下那可就遭罪了。
手里头提着烟酒礼品,一路上坐车转车,然后到达目的地之前还要走一段泥泞的乡村小路,走下来可不好受。
从北京城到房山县里,自然是没有直达的公交线路的,要等到1993年二月份编号为917路的公交车站线,才正式开通。
跟现在隔着十几年呢,因此只能去长途客车站坐长途客车。
北京城长途客车站有不少,有四惠长途汽车站、六里桥长途汽车站、赵公口长途汽车站等。
程开颜吃完饭把屋子里的礼品都收拾好,水果,点心匣子,然后麦乳精等等,都拿出来放到门外。
程开颜便推着车子和母亲往院子外走,前面车篓子里兜着礼品,后面带着徐玉秀,二人往朝阳那边长途客车站而去。
“叮铃铃~”
程开颜时而拨动铃铛,时而看着四周的境况。
路上行人很多,都提着礼品,穿着新衣服,几个小孩儿一边走,还一边放鞭炮。
鞭炮炸过后的红色碎纸,将街道整个铺成红色,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烟的味道的。
不久后,二人抵达朝阳的客运站。
“发往……客车准备发车了,请各位乘客注意。”
长途汽车站,广播里正公布着发车时间。
车站很简单朴素,只有一排排客车整齐排列在站前,车前则是一排小棚子,上面挂着起始站点。
人群热热闹闹聊着天,熙熙攘攘的将车里挤得满满当当。
程开颜和徐玉秀将自行车放在了车站专门锁车的地方,交了几角钱的看管费,连忙提着东西上车。
好在去房山的人少,车上还有几个位置。
两人挑了个靠前的座位,并肩坐下。
坐前面不容易晕车,一两个小时的路程呢。
“轰隆隆……”
伴随着一阵发动机的嗡鸣声,车辆终于发动,一股柴油的刺鼻味道在车厢中弥漫开来,催人欲吐。
不知道过了多久。
蓝白色的长途客车驶离繁华的北京城,穿过树林,穿过田野,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摇摇晃晃,磕磕碰碰最终抵达了房山县县里。
程开颜拉着已经快睡着的母亲下车,直奔房山县国营纺织二厂的医院。
这位大姨就在医院里接受治疗,这年头一个个工厂什么都有,医院,学校,食堂,商店,保卫科……
等同于一个小社会,能做到独立运转。
一边赶路,一边打量着四周,水泥路上立着稀稀落落的建筑物,街道上人来人往,虽然比不过京城,但已经算是繁华。
眼前坐落在南大街和西大街交叉的十字街口西南角,伫立着一栋四层大楼,表面墙体刷着白色腻子,楼顶则是红色砖瓦,看起来非常时尚。
“房山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啊,你看这是前两年落成营业的房山县人民商场,比北京城的商场都不差呢。”
徐玉秀指着大楼说道。
“是挺不错的,走吧先去医院。”
……
十几分钟后,二人直奔医院,找个护士问了下病房。
推门而入,一个穿着病号服的短发中年女人躺在床上,身形削瘦,脸型与徐玉秀有几分相似,特别是眉眼神似。
“大姐!”
“玉秀?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是巧妹那丫头说的吧?”
大姨徐玉苒转头看过来,看到徐玉秀与程开颜二人,惊讶道。
“是啊,要不是巧妹这丫头来拜年,我还不知道你病了呢。”
徐玉秀笑着走进病房,一边将手中提着的东西放在床边的桌子上,有点心匣子,麦乳精之类的。
徐玉苒看了眼他手上提着的东西,立马埋怨道:“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啊?这多浪费啊,这麦乳精花了不少钱吧?”
“瞧伱这话说的,过年嘛,不到是这样?”
徐玉秀没有多说什么,找了个凳子给自己坐下。
“这!这是开颜吧?参军回来了?都有点认不出来了,有四五年没见了吧,开颜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以前小小的一个,可爱极了,现在都长成大人了!”
徐玉苒感慨的指着程开颜,清瘦的脸上满是欣喜。
两姐妹关系亲近,再加上国内只有这么一个亲人,自然走的密切。
早年徐玉秀下放,断了几年联系,等到徐玉秀回城这才又来往起来。
“大姨,新年好啊!祝您身体健康寿比南山,这是带的礼物。”
程开颜笑着祝福道。
“好好好!这孩子还是这么有礼貌,来来来,大姨给你压岁钱。”
……
两姐妹热络的聊着,程开颜拿着杯子去泡了点麦乳精,两人边喝边聊。
“这玩意还挺甜,难怪卖这么贵,回头让巧妹带回去,让她跟小宝补补身子,这母子俩在家里可是遭老大罪了。”
大姨捧着杯子喝了一口,怜惜道。
“遭罪?这又是怎么一说?”
徐玉秀连忙抓着大姨的手问。
随后大姨徐玉苒简单解释一下,大家就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了。
“护不住媳妇儿的男人屁用没有!一家子吸血鬼!”
徐玉秀冷哼一声,她说怎么巧妹来拜年的时候,身上还穿的是打补丁的衣服呢。
要知道这年头有个正经工作的人都买得起成衣,巧妹可是国营纺织厂的二级工人,纺织厂什么概念?
布匹最多的地方就是纺织厂,谁家纺织厂的工人还穿打了补丁的衣服啊?
上一篇: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下一篇:港综:暴兵系统!开局截胡小结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