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第230节

  不过想来之后两人不会再见面了,毕竟一个在国内……”

  ……

  六月十二日。

  一则来自文艺报的评论震惊了整个文坛。

  只因这篇文章无论是评论人、标题,还是它的内容,都太过令人震惊。

第174章 文艺报的评论

  翌日,六月十二。

  朝阳内大街144号,《人民文学》编辑部。

  虽说八点上班,但早上七点不到,就有社员端着早餐进办公室了。

  “小雅同志,你去水房打点水来,热水壶里没水了。”

  崔道怡正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手里拿着个用报纸包着的两根油条吃着。

  一时间有些腻得慌,便咽下嘴里的油条,对前面来新来的实习女编辑吩咐道。

  “知道了,崔主编。”

  小雅编辑瘪了瘪嘴,恋恋不舍放下手中新一期的儿童文学,起身去书柜上拿热水壶。

  走到书柜前,她提着热水壶晃了晃,果然里边儿空空荡荡,也不知道是哪个杀千刀的昨儿下午下班的时候,把壶里剩下的热水全给倒走了。

  正要出门去倒水,后面崔道怡又吩咐说:“小雅同志,麻烦你把今天新到的几张报纸帮我拿来,动作快点。”

  催催催!

  就知道催,跟个催命鬼一样。

  难怪姓崔呢,,我是小丫鬟呢?

  这个吩咐完了,那个吩咐!

  小雅编辑顿时来了脾气,胸口起伏不定。

  心中狠狠腹诽几句,但还是乖乖的一手提两壶,一手拿报纸送过去。

  崔道怡抬头看了眼,却见她气呼呼的走了,“嘿!这孩子!”

  无奈的摇摇头,收敛心思,低头看着今天的报纸。

  每天早上读书看报,基本上是文化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许多单位在早上能看到一群手拿报纸看报的人。

  和吃饭喝水一样,已经融入生活之中。

  一般而言,崔道怡首先看《人民日报》,关心国家大事。

  随后看《北京晚报》,关心身边的事,比如某某道路改造,政府下达了什么新的政令,最近发生了哪些命案……

  随后就是文艺报,《文艺报》创刊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创办,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

  在全国拥有成百上千万的读者,在文艺界分量极重,历任主编都是文艺界响当当的大人物,例如茅盾、丁玲、冯雪峰、张光年、冯牧等。

  文艺报是文艺工作者的文化阵地,不可不看。

  崔道怡一一看过来,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身边也多了杯热气腾腾的热茶。

  不多久,他就看到了几个北京城知名的文学评论家在晚报上发表的对《牧羊少年》的点评,其中不乏批评之语。

  “之前老王在晚报上发表评论,不少人都对这本儿童文学作品感兴趣了呢,连带着这几天出现了这么多评论。”

  不过今天的这几篇批评的评论,并未从儿童文学的鉴赏角度来评论,只是单纯批判不符合现实主义。

  没什么营养价值,不看。

  崔道怡有些嫌弃的嗤了一声,他想了想,觉得这也侧面体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国内对儿童文学领域的批评,鉴赏等理论研究还有很大的空白。

  “任重道远。”

  他摇摇头合上报纸扔到一边,却见水杯中已然倒好了水,氤氲的热气在阳光下显露出其中细小的水珠。

  抓起杯子,小心吹着水面的热气,抿了一小口,依旧是烫得不行。

  不过他最爱喝这种烫茶,倒也习惯了。

  崔道怡口中含着茶水,是湿润口腔,他随即拿起右手边的文艺报看了起来。

  “噗!”

  看到标题,直接让崔道怡一口热茶吐了出来,只因映入眼帘的印刷体大字实在令人震惊。

  报纸上白纸黑字上写着一个标题:

  《儿童文学扛鼎之作,即将诞生的儿童文学大师!》

  撰稿人叶圣陶,谢婉莹。

  崔道怡瞪大眼睛,惊呼道:“我艹!儿童文学大师?叶老和谢女士给程开颜这么高的评价?”

  “哦……原来是未来的儿童文学大师。”

  崔道怡思量几分这句“即将诞生”的意思,随后道:“不过这也很离谱了好吧。”

  他深吸一口气,低头继续看着这篇由文坛大家、儿童文学大师叶圣陶,知名女性作家冰心女士二人联合署名的评论文章。

  文章从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说起,洋洋洒洒一万字,好不快意。

  “自五十年代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开始,中国儿童文学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

  那几年群星璀璨,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许多文坛大家都参与到了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如叶圣陶、张天翼、丰子恺、郑振铎、凌叔华、黎锦晖、老舍、冰心等。

  那几年佳作应接不暇,《小溪流的歌》、《小兵张嘎》、《小兵的故事》、《罗文应的故事》《海滨的孩子》、《金色的海螺》、《神笔马良》、《宝葫芦的秘密》、《“下次开船”港》、《小橘灯》……

  那几年,张天翼提出了儿童文学要对儿童“有益”和“有味”的两个标准,陈伯吹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这些理论奠定了黄金时期儿童文学的主体观念与审美走向。

  随之而来是嗡嗡嗡……儿童文学失落的十余年。

  ……

  最后我想说的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奇幻冒险的小说,它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

  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如何坚持自己的天命,如何在爱与牺牲中成长,以及如何从智慧中汲取力量。

  这本书让我们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次奇幻之旅,只要我们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心,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本作堪称五十年代儿童文学黄金年代失落后,一部久违的儿童文学复兴之作,扛鼎之作。

  如今在这个春风和煦,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之始,这位年轻人的到来,带来两部作品,一项文学大奖。

  再次标志着儿童文学的复苏与兴盛……

  时代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名家,一个又一个名作。

  大师之路就在脚下,黄金时代就在不远处。

  有生之年,我与冰心女士能看到一位未来的儿童文学大师成长至此,倍感欣慰。

  叶圣陶,谢婉莹于一九八零年六月一日初夏,写于BJ。

  ……

  看完整篇文章,崔道怡讷讷无言,只能在心中反复回味文字中透露出来的意思。

  “何等盛赞!何等盛赞!”

  过了好半晌,崔道怡心中的震惊才消弭几分,他很清楚叶老与冰心女士二人这篇文章恐怕要震惊整个文坛了。

  儿童文学大师啊,即便是未来的大师,也不是什么人能担当得起的。

  更何况还是当代公认的儿童文学两位大家共同署名,宣告未来的儿童文学大师,宣告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复苏。

  这简直就相当于叶谢二老给程开颜背书,给他贴上一个金字招牌。

  就算有人会有意见,也绝不敢公然在报纸刊物上唱反调,最多在背地里暗戳戳的阴阳两句。

  不然就是这种情况:“什么?你也敢质疑儿童文学界大家?你这是自绝于文学界!”

  亦或者是“你又不是儿童文学作家,有何资格胆敢质疑二老?”

  崔道怡念及此处,饶是活了几十年,他也从未见过这种情况。

  “程开颜这小子实在太令人羡慕嫉妒恨了,叶圣陶老先生和谢女士这是何等的看重,何等的爱护!”

  “呼……”

  这时,眼前光线陡然暗了几分,张光年与王蒙二人走了进来。

  崔道怡抬头一看,噌的一下起身来,大声道:“主编,老王,今天的文艺报看了吗?有大事发生!”

  “还没看,发生什么事了?”

  张光年与王蒙二人一听这话,诧异道。

  “你们看了就知道了!”

  崔道怡赶忙将手中的报纸塞了过去,二人连忙看去,只见报纸上赫然写着……

  “嘶……”

首节 上一节 230/5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下一篇:港综:暴兵系统!开局截胡小结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