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第1157节

  当时的他很疑惑,为什么这和尚并不苦痛,也不憎恨那大虫。

  当摩诃问出疑惑,那和尚亦是言道:

  “饿了三冬的畜生,何尝不是众生。“

  摩诃听闻此言,风雪突然转向,

  裹着血腥味的风扑在脸上,像某种未完成的灌顶。

  再后来,一次暴雨,

  摩诃在山野之间,也只是找到了一处寺庙作为避雨之所。

  寺庙内的僧人都非常的热心肠,而且还给摩诃拿了干净的衣服替换。

  此时的摩诃,也已经很久没有吃东西了。

  他虽说是不会饥饿,但在这些年来,也依旧是保持了凡人正常餐食的习惯。

  他看到供桌上摆放着一些供果,心中也顿时涌起了一股欲望,

  摩诃不由分说地走到供桌前,伸手拿了一个供果,开始吃了起来。

  他虽说觉得佛门的教义不错,但也从未对神佛有过敬畏之心,

  因为曾经,他就是这世间最为伟大的神!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施主,你在做什么?”

  摩诃转过头,只见住持正站在他的身后。

  他虽说是不敬畏神佛,但也会有些尴尬。

  不过让摩诃没有想到是,寺庙的住持并没有责怪他。

  那主持反而是走到摩诃的面前,微笑着说:“饿鬼食供,菩萨亦悯。”

  然后他去往膳房,取出来了一个馒头,递给了摩诃:“施主,你一定饿了,吃点馒头吧。”

  此时的摩诃,突然间便生出了出家为僧的想法。

第794章 契此和尚

  此时的摩诃,身着一袭布衣。

  主持走到摩诃的面前,上下打量着他,眼中流露出一丝好奇:

  “施主,老衲看你气度非凡,举止之间自有一股非凡之气。”

  “施主应当不是这尘世中的凡人,不知施主因何原故,想要出家为僧呢?”

  摩诃双手合十,微微躬身回答道:“只为寻得内心安宁。”

  主持点头,接着问道:“施主眼中,佛在何处?”

  “雪落无痕。“摩诃望着佛龛前飘动的香雾,

  他不由得出神地想到了割肉饲虎的和尚:“佛在众生饥寒处。”

  主持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摩诃竟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他微微皱起眉头,继续追问:“若众生皆苦,佛为何不救?”

  摩诃合掌说道:“佛已救过了。”

  主持问道:“施主此话何解?”

  摩诃继而言道:“雪覆山野,虎饱三日不伤人。”

  主持听到这句话,微微一怔,随即长叹一声:

  “施主非池中物,此心如镜,照见众生颠倒。”

  “只是这出家之事,并非儿戏,施主可曾想清楚了?”

  摩诃毫不犹豫地跪于佛前他抬起头,望着佛像:

  “大师,在下心意已决。愿从此青灯古佛相伴,潜心修行,普度众生。”

  主持点了点头,点燃了铜盆内的火,

  转身拿起一旁的剃刀,缓缓地走到摩诃的身后。

  忽然间,主持手中的刀锋在耳畔停滞住。

  老僧手腕微沉,刀锋割断了摩诃的第一绺黑发:

  “施主既是三千烦恼丝尽断,可能斩断心中牵挂?”

  摩诃垂眸合十:“烦恼丝既断,恰似镜湖破冰,月影虽碎,清光自澄。”

  此时,佛堂中的烛火在寒风中摇曳不定,发出微弱的光芒,

  “老衲渡不了你。“主持长叹一声:“施主的佛不在这里。”

  摩诃伸手接住飘落的断发,只是言道:“方外无佛,故而我佛慈悲。”

  主持只是默然,继续为摩诃剃度起来。

  缓缓地,摩诃的黑发不断落下,掉在铜盆之中,被火舌吞噬,又燃烧成灰。

  最后的一刀,贴着摩诃颅顶走过。

  主持将剃刀放在了摩诃的头上,说道:

  “施主,从今日起,你便与这尘世斩断一切因果,潜心向佛。”

  “望你能坚守本心,不被尘世的纷扰所迷惑。”

  摩诃点了点头,有开口问道:“贫僧见我等沙门中人,皆有法号。”

  “还请主持赐下法号,贫僧也好秉法行事。”

  主持只是摇头言道:“施主灵性颇重,慧根深厚,老衲怕是没有这个资格为施主取法号。”

  “不知施主应当如何称呼?”

  摩诃言道:“摩诃。”

  “摩诃”二字,对于摩诃而言,并无太多的实意。

  在他们那个远古部族时代,就连文字也只是出现端倪,

  且象形显意,每个字都是有明确的指代物品。

  “摩诃”二字在那个时代,单纯只是“大”的意思罢了。

  主持当即一愣,开口言说道:“摩诃?”

  “施主竟是佛陀下的凡尘来么?”

  摩诃当即笑着摇了摇头:“虽说是音同,但并非是那个意思。”

  主持再度说道:“施主就算不是佛陀临尘,也当是天上来的大人物罢。”

  摩诃笑而不言。

  毕竟谁又能够想得到,站在面前之人,竟是昔日旧时世上最伟大的神灵呢?

  雨夜过后,摩诃在寺庙中的日子也日渐趋于平静。

  这一段时间内,主持对摩诃的关注从未减少,

  而且在与摩诃的相处和交谈中,他愈发觉得眼前之人与众不同。

  主持认为摩诃极为有灵性,慧根深厚,应当天生和佛门有缘。

  每次与摩诃探讨佛法,主持都能从摩诃的言语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智慧。

  摩诃对于世间万事万物的见解皆是深刻独到,往往能一语中的,让主持为之惊叹。

  无论是对佛法经典的解读,还是对世间万物的看法,摩诃都有着自己的理解,

  这种理解并非来自于书本的死记硬背,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感悟。

  这一日,主持又与摩诃进行了一番谈话,

  毕竟摩诃已经是不断多次地缠着主持,问他求取法名了。

  他们坐在禅房之中,周围静谧无声,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

  主持执茶盏向摩诃问道:“昨夜山寺敲钟,钟声入云,你可听见?”

  摩诃垂手言道:“弟子听见钟声十二响。”

  主持言道:“钟声响时,可曾惊飞檐角宿鸟?”

  摩诃双手合十:“惊飞三只,又落下两只。”

  主持将茶盏轻落下:“若钟声惊飞众生烦恼,当如何停驻?”

  摩诃以竹枝蘸茶水画圈:“主持请看,杯中月影随波摇曳,却未曾碎过。”

  “水波自起自灭,空月不增不减。

  “故《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首节 上一节 1157/1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同时穿越,全是主角公敌

下一篇:开局黑暗帝骑,伊兹亚兹叫我主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