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第1161节

  不仅违背他一贯秉持的慈悲理念,更是对老主持的不尊重。

  契此心中思忖,或许慧明只是一时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尚有回头的可能。

  于是,他打算还是看看。

  他期望慧明能在这段时间里及时悬崖勒马,重新回归正道。

  然事情并未如契此所期盼的那样发展。

  过了一段时间,慧明变本加厉,愈发肆无忌惮。

  慧明借修缮之名大肆敛财,暗中与地方豪绅勾结,将佛隐寺田产低价抵押换取金银。

  那些佃农们,原本靠租种佛隐寺的农田为生,

  如今田产被慧明抵押,他们只能选择抗议。

  但武僧们却毫不留情,手持棍棒,在寺院周围日夜巡逻。

  与此同时,寺内的情况也愈发糟糕。

  寺内香火钱被层层克扣,底层僧人食不果腹。

  底层的僧人们,每天辛苦地打扫寺院、侍奉佛像、为信众们讲解佛法,却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证。

  碍于“不干涉俗务”的原则,契此直到此时也暂未直接行动。

  佛隐寺因契此声名远扬,不过近来几年,

  因契此所著经文中“罪业可化功德”的观点传出后,被其他寺庙高僧质疑违背正统佛法。

  那些高僧们认为,罪业与功德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罪业是众生犯下的过错,怎能轻易转化为功德?

  这与他们所理解的正统佛法背道而驰。

  其中一位高僧在讲经时,公开表达了对契此观点的质疑:“

  佛法讲究因果报应,罪业自有其惩处,怎可化为功德?”

  此言一出,引发了众多僧人的共鸣。

  部份激进僧侣更是反应激烈,他们联名要求佛隐寺销毁《忏业经》。

  这些僧侣们认为,《忏业经》中的观点危害极大,

  若不及时销毁,将会让更多的僧人误入歧途。

  毕竟一个杀人狂,莫非是放下屠刀,就能成佛了吗?

  他们将联名信送到佛隐寺,态度强硬,要求佛隐寺必须给出一个交代。

  慧明收到信后,心中暗喜,他借机施压契此以平息风波。

  毕竟如今在整个佛隐寺内,他虽说明面上是主持,

  但很多僧人,也都是以契此唯马首是瞻。

  慧明本就对契此心怀嫉妒,如今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找到了这样一个由头后,慧明得意对契此言道:

  “契此师兄,如今外面闹得沸沸扬扬,您看这《忏业经》……是不是该修改修改,以免引起更大的麻烦?”

  他的语气看似恭敬,实则是在逼迫契此。

  契此看着慧明,沉默不语。

  他心中明白,慧明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打压自己。

  契此没有回应慧明的要求,慧明也是冷脸而去。

  慧明离开后,契此继续在藏经阁注经。

  很快,这场风波也就结束了,

  毕竟经文之辩,本就有万千种学说,

  高僧人斑驳契此过后,也不至于真来佛隐寺让契此修改经文。

  而“忏业经”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契此写给昔日的梵教同僚们的,非是针对广大众生。

  在这段日子里,慧明借着诸多高僧言论,打压契此,

  也趁机将寺内的权利,归结于手。

  契此并不在意,因为他已经是预见到了慧明的下场。

  过了几个月,山下村庄突发疫病。

  起初,只是少数几人出现发热、咳嗽的症状,

  可短短几天内,患病的人数便迅速增多。

  在恐慌之下,村民们开始四处寻找疫病的源头。

  不知是谁最先提起,曾经有一些僧人来到过村庄。

  有人曾听到过,说那些僧人,此前是梵教的祭司。

  虽然梵教已经衰落,但人们对它的恐惧和厌恶依然存在。

  村民们开始怀疑,是不是这些梵教祭司带来了“诅咒”,才导致了这场疫病的发生。

  不过村民们并不知道,这场疫病的真正原因并非所谓的“诅咒”,而是慧明的原因。

  朝廷发放的赈灾药材被送到佛隐寺后,慧明私吞了大部分药材,只将少量药材送到村庄。

  没有足够的药材,疫病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这才导致病情愈发严重。

  在佛隐寺中,一僧人也是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按理来说,应当只是一次普通的流感,何以至于发展到这般田地?

  这僧人便开始暗中调查,想要找出疫病的真正原因。

  这僧人开始四处打听消息,他走访了村庄里的许多人,收集各种线索。

  他发现那些梵教祭司来村庄的时间,与疫病爆发的时间并不吻合,

  而且所谓的“诅咒”,根本没有任何依据。

  又在寺内经过一番对账,沙弥终于发现疫病源头与慧明有关。

  沙弥发现,慧明私吞赈灾药材的证据确凿。

  他十分愤怒,决定向契此告发慧明的罪行。

  然这僧人的行动,被慧明的人发现了。

  当这僧人正准备去找契此时,一群武僧出现在他面前。

  武僧们毫不留情地对沙弥下了毒手,沙弥根本没有反抗的机会。

  他到死也不明白,为什么慧明要如此残忍地对待他。

  这些,都被契此暗中看在眼里。

  他知道,事情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佛隐寺的藏经阁,向来是清净之地。

  这一日,契此借论经之名,邀慧明至藏经阁。

  契此一袭素色僧袍,等待着慧明的到来。

  不多时,慧明匆匆赶来,脸上带着看似恭敬的笑容,

  眼神却微微闪烁,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毕竟他昨日才将那僧人打死,今日便得到契此的邀请,很难让他不觉警惕。

  待慧明入座,契此忽点向角落蛛网:“师弟可知这蛛丝,为何总在檐角结网?”

  慧明抬眼一笑:“檐下蚊蝇多,沾了香火气,自然易捕。”

  契此摇头说道:“贫僧倒觉是蜘蛛惧了地气寒凉,既贪高处暖,又恋俗世腥,终成这悬空八只脚的孽债。”

  慧明虽说是行事市侩,但也是对经文颇有研究,

  如若不然,也不会被前主持所选中:“师兄参的是《楞严》,怎忘了‘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当年达摩渡江尚需一苇,若嫌芦苇沾泥……”

  他话音没有落下,开着的窗外忽然刮进一阵风,将经文翻乱。

  契此开口说道:“好风!可惜吹得经卷乱翻,倒污了《金刚经》里’应无所住’四字。”

  言罢,他拿起镇物压住书页。

  慧明到了此时,也自知晓契此找他的原因:“寒山拾得扫落叶,尚要借竹帚三分俗木。”

  “师兄且看这佛像金身,若无铜臭养金身,谁来照见众生相?”

  这话一出,就好似慧明并非是为一己私利,

  而是为了佛隐寺的虔诚考虑,方才敛财无数。

首节 上一节 1161/1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同时穿越,全是主角公敌

下一篇:开局黑暗帝骑,伊兹亚兹叫我主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