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第1181节

  而另一些僧人则倾向于无定僧人的看法,

  他们认为修行者应该专注于自身的觉悟和解脱,不必过于执着于渡化他人。

  就这样,原本统一的佛法在这场辩论中产生了分裂,

  形成了“大乘”和“小乘”两个不同的派别。

  “大乘”一派继承了鸡鸣菩萨的思想,强调慈悲与渡化众生的重要性,

  而“小乘”一派则更注重个人的修行和解脱,

  他们认为通过自我证悟,便可达到解脱的境界。

  无定僧见到这种情形,不禁开怀大笑起来:“倘若真能如此,那你可称得上是大乘佛祖,而贫僧自然就是小乘佛祖啦!”

  然鸡鸣菩萨却只是轻轻摇头,回应道:

  “虽说我们彼此之间的观点有所分歧,但我们同属沙门,最终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

  无定僧听闻此言,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然后突然伸出一根手指,直直地指向鸡鸣菩萨,口中念道:

  “既然如此,那我倒要看看,究竟是否能够将你们沙门一分为二!”

  随着这一指的点出,空性寺竟然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

  而留在原地的,只剩下谢缺和燃灯佛两人。

  燃灯佛亦是双手合十:“佛便是佛,何能分作两股。”

  谢缺只是大笑:“你且看着吧!”

  ……

  逐渐的,古梵教已然破灭。

  第一次法华会也因此召开了,其目的乃是选百家之言,尊最上乘之佛法。

  众多僧人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因受“七重罪典”迫害多年,

  此刻的他们,内心充满了对佛法的期待。

  号“无定”之僧,此刻高坐莲台,正对三千僧众讲法:“大乘者,幻妄也。”

  “《金刚》云‘无我相’,菩提非枯木独坐;《法华》明‘开权显实’。”

  “若为成佛而舍众生,与修罗何异?”

  “六度即众生船筏,四摄皆法界津梁。”

  “须知但使芥子纳须弥,何妨火中生红莲?”……

  他的这番言论,在法华会上对诸多信奉大乘佛法的僧人引起了极大的波动。

  不少僧人们在这一番言论的影响下,开始强调“普度众生”而非“渡劫成佛”。

  于是,在对《法华经》的讨论与修订中,增补了“罪业涅槃品”。

  这一品中,将罪业视为修行的资粮,认为罪业并非完全的恶,

  而是可以通过修行转化,成为通向涅槃的阶梯。

  正当此刻,台下有僧人问道:“罪业终究是罪业,怎能将其作为修行的根本?”

  “你所谓的因果无咎论,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谬论。”

  无定僧垂目拈花:“罪业如宅中火,本无实相,却可灼醒迷途。

  “昔有僧人入无间地狱时,见业火翻涌处皆是曼陀罗华,此谓'火中生红莲'。”

  他的声音突然拔高:“尔只见因果如铁链,不见《涅槃经》中云'烦恼即菩提'?”

  那僧人又言:“荒唐!你这是诡辩!若罪业可作资粮,何须持戒精进?”

  “尔可见的,辛饶可成佛了?”

  无定僧只是微笑:“辛饶……未尝不能成佛?”

  正当此刻,无定僧又合掌长叹:

  “今日机锋已尽,来日当在菩提树下再辩。”

  那僧人亦是露出燃灯佛的本相:“既是如此,那你我便来日再辩!”

  ……

  灵鹫山巅,菩提树高耸入云,枝叶繁茂。

  一位面容清俊、眼神澄澈的年轻人,端坐在菩提树下,

  释迦牟尼脑中灵光一闪的的瞬间,天穹骤然裂成两半。

  左边是无定僧赤足踏着业火红莲而来,右首燃灯古佛手持青铜灯盏照亮过去未来。

  他们的声音同时在虚空炸响,震得菩提叶簌簌化为金箔。

  “罪业涅槃品有云……”

  无定僧开口言道:“当啖尽八苦,即证八正道。”

  他指尖点在青年眉心,释迦眼中顿时映出无数轮回,

  他的前世,为古梵教大祭司之子,

  昔日屠城流下的血,此刻竟然都变幻成为了他将成佛时的功德,

  每一滴血花,在他的眼中都好似变成了一朵血色的曼陀罗花。

  燃灯佛的灯焰暴涨,将这些曼陀罗花金属燃尽:

  “非也,罪本是孽,何能化作功德?”

  “汝当受持二百五十戒,方得……”

  话音未落,释迦胸口的卍字突然裂成两半。

  一黑一白两条巨蟒破体而出,黑色衔着《罪业涅槃品》,白色缠绕《增一阿含经》。

  菩提树轰然炸成双生之木,半枯半荣的枝桠间,

  释迦的佛影竟也分作两尊,左首明王怒目执剑,右首佛陀低眉拈花。

  这一变化,顷刻间让释迦牟尼眼前的时间线,分作了两股,

  这,也让整个佛教的历史彻底偏离了原有的轨迹。

  这意味着,下一位现在佛将会出现两位!

  燃灯佛深吸入一口凉气,直接探手抓住一道“卐”字,随即弹指将之破开虚空送出。

  “多宝师弟,你且接好!”

  “此乃现在佛性,亦是佛界天命!”

  增一灯中的“现在灯芯”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光芒不断汇聚之间,最终化现出多宝如来的法相。

  多宝如来法相庄严,周身散发着“现世永恒”之道。

  在这混乱之中,谢缺亦是趁机截取了另一道现在佛性,

  如出一辙,谢缺也将之摄入虚空,随意丢在了一方虚空内的“金乌”身上。

  谢缺背后的血河,亦是出现一尊大日虚影。

  毕竟现在佛性代表着的乃是佛界的“天命”,二人若不如此将之抛入虚空,天道便要降至收回了。

  此刻,燃灯佛也忽地悚然,他抬手指向释迦牟尼:“那他怎么办?”

  谢缺只是耸肩:“怕什么?其本质便是天命,不过如今有两位释迦牟尼罢了……”

  燃灯佛深吸入一口气,也是为方才的举动后怕不已,

  若是方才惊动天道,恐怕二人都要为佛界天道所伤了。

第807章 佛分南北二宗

  自“二僧辩乘”过后,佛门内部也长期分裂成了“大乘”与“小乘”两派。

  两派弟子常于市集辩经,甚至于面红耳赤之时还能打起来。

  作为大乘佛法的集大成者,东山寺亦是座落于东山脚下,坐落于苍松翠柏之间。

  寺中晨钟暮鼓,梵唱悠扬,乃是天下僧人向往之所。

  某个春雨绵绵的清晨,寺中主持弘忍于菩提树下发现一名弃婴。

  婴儿眉心间天生一枚朱砂痣,形如莲花。

  主持将其取名“神秀”,待其三岁时教他诵经,幼童竟能过目不忘。

  十岁那年,神秀随师父赴远辩经,面对小乘一教高僧的发问,

  他以大乘佛法轻易破之,又以自创学说圆融两派理论。

  天下僧人皆称其为“慧根第一”,连灵山上亦有罗汉送来玉如意以示其佛性深厚。

首节 上一节 1181/1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同时穿越,全是主角公敌

下一篇:开局黑暗帝骑,伊兹亚兹叫我主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