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1050节
金泰妍娇嫩的小脸,肿胀变形的嘴角混着血沫,半张脸已经肿得发紫,左眼几乎睁不开。
金泰妍的的脸被狠狠的踩在地面上,肿胀变形的嘴角混着血沫,那颗被打落的臼齿空洞处还在渗血,半张脸已经肿得发紫,左眼几乎睁不开。
这一幕幕画面,让全世界无数的观众,就此认识了这个英勇无畏的小姑娘。
再次看到那些画面,金泰妍却无法控制的开始颤抖起来。
显然那天噩梦般的经历,再次唤醒了她心中的恐惧。
对于一个生于中产家庭,从小长于和平环境的小姑娘,几时经历过这种事啊?
没有留下心理阴影,已经是金泰妍的心理调节能力很强了。
林源立刻用遥控器关掉了电视,等到泰妍的情绪平复后,他才问道:“好些了吗?”、
金泰妍点点头:“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害怕。”
“真的吗?”
“嗯,那一天虽然有让我极度恐惧的噩梦,但也有可以治愈我一辈子的回忆,我不会在心底逃避回忆,只会把这些经历变成养分,让我更快的成长起来。”金泰妍认真的答道。
“你真是个勇敢的姑娘。”
上一世,她也是一个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姑娘,她一直是个很坚强的人。
“那就说好了,明天和我一起参加记者会,这是理应属于你的荣光。”林源说道。
金泰妍点点头,表示了同意。
看到这件事敲定,林源也是松了一口气。
其实对于如何补偿金泰妍,他一直觉得有些棘手。
经历了这样一起风波,自己可以获得从英国佬那儿斩获的战利品,作为补偿。
可是谁来补偿金泰妍呢?
记者会的流量,在林源看来只是第一步,他还想要给金泰妍更多。
于是他掏出一份准备好的协议,递给了金泰妍。
“这是什么?”
“合作协议。”
“合作?我和你?”
“准确说,是你代表的少女时代,和我的电影。”
“这你应该和秀满老师谈……”
“只要你同意,这件事就敲定了。”
林源已经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在少女时代身后再推一把。
他决定在新拍摄的电影中,让少女时代的出道曲,那首传奇出道曲《再次重逢的世界》,成为电影主题曲。
后世的一部《西虹市首富》,都能极大的加强火箭少女的知名度。
那凭借着他的影响力,恐怕少女时代的未来,将不仅仅只是韩国传奇了,至少能成为亚洲的传奇,甚至有可能走向世界。
金泰妍翻看了几页协议,眼神中有着喜悦,但又有着欲言又止的顾忌。
“怎么了?把你们的出道曲,拿来当我电影的主题曲,是委屈你们了?”林源问道。
“不不不!当然不是!”金泰妍立刻摆着手解释道:“我担心的是……”
“你担心的是,《再次重逢的世界》和我的新电影不搭,显得不伦不类?”林源接过话头,继续说道。
金泰妍不说话了,这正是她最担忧的。
林源的新电影,是《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这部电影是《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电影的第四部。
金泰妍看过前三部,自然知道这是一部末日废土题材的动作电影。
这种浓到化不开的重金属废土风电影,怎么可能和她的出道曲搭的上?
但既然林源想到了这一点,那就一定有解决的方法,于是她静静的等着林源往下说。
林源解释道:“看来你对于《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电影已经有了解,那这点我就不多解释了。
不考虑音乐风格,只看主题的话,你觉得二者搭配吗?”
金泰妍思考了一下,才回答道:“还是挺搭配的。《再次重逢的世界》关于希望,坚持初心以及重逢的命题,和《疯狂的麦克斯》还是高度契合的。但问题就在于,音乐风格是绝对不能不考虑的。”
“你是陷入思维死角了,在你的脑海中,《再次重逢的世界》已经非常具象化了,所以总是觉得无法匹配。但是如果我只保留旋律和主题,把编曲和配乐打破了,重录一个重金属摇滚版本呢?
最终这首歌可以发行两个版本,一个是重金属摇滚版,用于电影主题曲。
你们那个原版的kpop版本保持不变,还是当成出道曲使用。”林源说道。
听林源这么一说,金泰妍突然觉得可行性大多了。
在旋律骨架方面,可以保留原曲标志性的上行旋律线,象征“希望攀升”。
但节奏方面,就必须从K-pop的轻快电子节拍,转向工业摇滚的重拍循环。
同时用失真吉他、机械噪音、故障音效替代甜美的合成器音色。
在人声处理方面,也必须把主唱从清亮少女声改为沙哑嘶吼+合唱团式吟唱,强化悲壮感。
关于如何改编,金泰妍初步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但这其中最困难的,就是改编必须非常巧妙,否则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你是在担心,找不到合适的音乐制作人,来负责改编吗?”林源问道。
“嗯。”金泰妍点点头。
“欧美是流行音乐的中心吧?”
“是!”
“那近几年,欧美哪个音乐制作人的风头最盛?”
“是……斯威夫特小姐!”
“对啊,让她带着她的牛逼团队,来负责改编不就好了?”
“这不太好吧?我和她并不熟,让她这样的超级巨星来帮我……”
“霉霉非常乐意,你救了她,可她却苦恼于无法报答你。”
经林源这么一提醒,金泰妍才想起有这件事。
一想到有泰勒.斯威夫特这名天才音乐少女,来主导歌曲的改编,金泰妍突然觉得稳了。
“相信我,你的歌曲和我的电影组合,会成为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林源很有自信的说道。
第726章 新的征程起点
洛杉矶,比弗利山庄。
林源的私宅,被里里外外,一层又一层围的水泄不通。
超过两百家的各国媒体标识,齐刷刷的挤在签到处。
从BBC和CNN的烫金台标,到半岛电视台的阿拉伯文标识,CNTV的中文标志,都在签到台前形成一道媒体界的“联合国”景观。
那些财大气粗的媒体,派出的二十七辆卫星转播车,如同钢铁巨兽一般,不仅占满了庄园内的停车场,更是沿着公用道路一字排开。
其中日本NHK的4K超清转播车,顶部的蝶形天线,正缓缓转向同步轨道车,车身上残留的泥渍,无声的说明了赶路时的着急。
在山庄的东侧媒体区,路透社记者正用带着伦敦腔的英语向摄影师比划机位调整手势;
后排的《朝日新闻》团队快速翻阅着刚刚拿到手的日文版资料;
而在同声传译区,六名译员正在最后调试设备,他们面前的显示屏亮着“中英法俄阿西“六种语言的待机界面。
前排记者席上,美联社的高清摄像机正在做全景扫描,其镜头反射着CNN记者手中折叠屏手机发出的冷光。
三十台笔记本电脑同时亮起的屏幕,将临时搭建的电源插座区域照得如同科幻片中的数据中枢。
在场的所有记者,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可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却从未见过如此盛大的记者会场面。
更诡异的是,如此盛大的记者会,流程却有些草率?
正常情况下,记者会的主办方,会和各家媒体进行必要的沟通协商:
包括本次记者会的大致议题,出席嘉宾,拒绝涉及的敏感议题,以及必要的保密规范等。
但这一次,几乎什么都没有。
主办方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似的,除了最初通知媒体,以及现在做好后勤工作外,关于信息方面却只字不提。
一开始福克斯新闻等媒体,还以为是林源故意给自己穿小鞋。
但是在和同行沟通之后,惊讶的发现并不是被针对了,而是大家都一样。
所有的记者此刻都被蒙在鼓里,对于今天的流程一头雾水。
在忍了半天之后,那名来自福克斯新闻的老熟人,汤姆记者无奈的说道:“你们说,今天的记者会,到底能公布什么信息啊?就这样悬着,我的心底很不安啊。”
一旁的费城邮报记者答道:“老同学,别担心了。再怎么样,总会通报林源的身体状况吧?有这条新闻,就已经够了。”
BBC的记者立刻说道:“是啊,也不仅仅是我们,全世界的观众都要急死了。你们说,林源的身体到底怎么样了?今天他会亲自出席记者会吗?”
上一篇: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求生存
下一篇: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