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1089节
他指向云图中螺旋状的红色区域,“当雷暴发展到成熟阶段,会形成中尺度对流涡旋。就像……“
他寻找着合适的比喻:“把吸管插进台风眼里搅拌。“
投影突然放大,显示出令人不安的紫色光斑。
“这些是冰晶碰撞产生的电荷区。“孟涛的手指划过不同颜色的分层:“正负电荷分离形成电位差,当超过空气介电强度时……“
“说人话。“米勒导演打断道。
“用最直白的话说,那就是……“孟涛摊手:“云层正在给超级电容充电。“
他指向远处突然亮起的云底,“注意那些蛛网状先导流光。“
仿佛为了验证他的理论,一道前所未有的巨型闪电劈落。
不是常见的枝状,而是罕见的带状闪电,三道并行的电光如同天神挥下的光鞭,将远处的沙丘炸出直径三十米的深坑。
“见鬼!“技术指导惊呼:“这能量足够毁掉我们整个营地!“
孟涛无奈的说道:“恐怖的负地闪!峰值电流预计超过500千安培!“
他在通讯频道内,对着林源说道:“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接下来的闪电会呈现'先导-回击'的连锁反应模式。“
林源已经做好了攀爬钻井支架的准备,他拍拍手说道:“就像多米诺骨牌。“
“精确。“孟涛点头:“每次回击都会为下一次创造更佳通道。理论上……“
他停顿了一下:“第7-9次回击时,可能会产生极为可怕的超级闪电!“
米勒导演:“……有多可怕?”
“玩过动作游戏的连击系统吗?“孟涛突然话锋一转。
“当然,我又不是那种不接触新事物的老古董。我上月才通关了《战神2》.”米勒导演皱眉道。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每一次放电都在为下一次创造更加通道,这就像是在积累连击点数。然后积累到一定程度,将是蓄满能量的必杀技。”孟涛继续说道:
“所以林源你动作一定要快,必须在7分钟内完成攀爬钻井支架,以及沙海滑行这两段戏的拍摄。
否则恐怕会面对超出气象记录的,前所未有的超级闪电!”孟涛神情严肃的提醒道。
剧组众人陷入沉默,只有设备发出的“滴滴“声在计数。
“够了,7分钟的时间够了。”林源突然轻笑出声。
他扯掉多余的安全绳,露出小臂上虬结的肌肉。
随着“咔嗒“一声轻响,扣上了专用的攀登腰带。
他活动了下肩膀,金属支架在他头顶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钻井支架在雷光中投下不断变幻的阴影,像一具巨大的骷髅张开臂膀。
没人注意到,支架锈蚀的钢梁上,不知何时出现了细密的裂纹。
“那就别浪费时间了,我出发了!“
下一秒,他如猎豹般跃起。
生锈的钢梁在重压下发出呻吟,林源的手指精准扣进支架的检修凹槽。
他的动作快得不可思议:左手扣住横梁,右腿蹬踏锈蚀的铆钉,腰腹发力向上腾跃。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仿佛在垂直的钢铁丛林里跳着致命的华尔兹。
前天实地考察时,他已经攀爬过一次这座钻井支架,并制定了明确的攀爬计划和路线。
但真的开始拍摄时,林源还是感到了不少的困难。
主要是因为之前那次攀爬是白天,而此刻夜间的昏暗视野,极大的限制了他的发挥。
无论身体强化了多少,但林源依旧是血肉之躯,他并不具备夜视能力。
因此现在他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手脚,避开那些严重锈蚀,导致无法承受力道的钢筋。
现实的情况,要求林源慢一些,看清楚了再行动。
可是天空中不断盘旋,并积蓄着能量的雷云,却又不给他这样的机会。
必须在七分钟内,完成两段戏的拍摄!
沙海冲浪如果按照120公里的时速计算,至少需要2.5分钟。
再加上穿脱设备的时间,3分钟绝对不能再压缩了。
那就意味着,攀爬眼下这座钢铁支架,他只有4分钟的时间。
不!
还要扣除他抵达顶部后,拍摄打开黑匣子,拾取重要道具,以及从塔上滑下来的时间。
一想到这点,林源不由的加快了手脚的动作。
“咔嚓!”
第751章 雷霆中的铁架
随着一声金属断裂声,林源脚下提供支撑的横梁,突然从中间断裂开来。
这使得他瞬间失去了下方的支撑力,他的身体猛的下坠。
这一突发情况,让林源一时也惊讶的有点反应不过来。
他是按照之前勘探过的路线攀爬的,所选的钢筋支架结构,都应该是可靠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林源并不慌乱,他右手在千钧一发之际,抓住了左下方的一根锈蚀钢柱。
粗糙的攀登手套在钢柱表面,磨出一簇橙红色的铁锈粉。
刚才他脚下那根断裂的钢梁,从高空中疾速坠落,在沙地上砸出一米深的坑洞。
“林源!状态报告!“孟涛的声音在耳机里炸响,背景里混杂着监测设备尖锐的警报声。
“没事,一点小意外。”
“你还有3分8秒。”孟涛报时道。
本环节他只有4分钟,现在已经耗时四分之一了。
“必须加速了!”
林源吐掉嘴里的铁锈味,抬起头,观察着上方的可攀爬点。
他的手掌刚要伸出,就静止悬在半空:
因为此时一道闪电划过,他看清了金属表面蜂窝状的腐蚀痕迹——像被蛀空的蚁穴,看似完整的外壳下早已千疮百孔。
“第十一节横梁报废。“他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氧化深度超过8毫米,荷载系数低于安全阈值。“
原本从第十一节横梁前往第十二节横梁,只见可用的钢结构支撑点位就没有几个。
甚至可以说,这一段路径是惟一的。
可是随着刚才那段横梁的崩塌,他已经没有安全的向上攀爬点了。
林源也不知道,原本看上去很结实的攀爬路径,怎么就会突然间变得那么脆弱。
也许是在大漠的狂风和暴晒下,早就已经达到了崩溃的临界点,刚好被他遇上了吧。
但无论如何,现在考虑这点都没有意义了,客观情况就是他失去了按照原计划向上攀登的路径。
“那只能选择放弃拍摄了,林源你下来吧。等我们重新加固支架后再拍。”孟涛说道。
“可这样等下一个雷暴天,需要多久?像这样千载难逢的超级雷暴天,我们十年内都很难再次碰到!”林源摇头拒绝。
“那你准备怎么办?总不能飞上去吧?”孟涛的语气也有些急躁。
林源的目光移向外侧框架。
在头灯照射下,四根主支撑柱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那是特种锰钢打造的骨架,三十年的风沙只给它留下了浅表的划痕。
“我试试从外侧上去!”林源说道。
“你疯了吗?!“孟涛的惊呼伴随着设备翻倒的巨响,“外侧完全暴露在静电场中!知道现在的电势差是多少吗?1.2亿伏特!“
林源已经开始了横向移动。
他的指尖擦过内壁锈蚀的钢板,带下一层棕红色的氧化屑。
“实时监测雷击概率。“他平静地指示:“我需要15秒穿越危险区。“
他攀爬的钻井支架,是一个“回”字型的四角铁塔。
外层的金属框架,是提供整体受力支撑的,因此使用的钢架更加厚实。
而内层是提供钻头的着力点,四角都连接到每一层的外部框架上。
林源在攀爬时,选择的是内部框架,但这部分因为锈蚀的比较严重,已经无法支撑他继续往上了。
所以他必须考虑从外部框架走。
至少要等他越过第十二节横梁后,才能重新回到内部。
难怪孟涛急着想要阻止他。
上一篇: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求生存
下一篇: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