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18节
寝室里另外三个,好像都是坐公交车。
毕竟进城十公里,有些同学就选择坐公交车了。如果他们家离站台近的话,完全可以。
方明澈回到家,林嫣已经在家了。在听颜颜讲述她今天第一天上学的见闻。小丫头还挺兴奋的。
另外,肖刚过来了。之前方明澈不是喊过他,如果需要就过来拿英语复习资料么。他今天也是开学第一天得闲,就跑来了。
方明澈之前已经整理出来,直接拿给了他。然后他们三大一小一起去崔家馆子吃晚饭。
大热天的,挨近灶台太受罪了!反正老崔也是要挣这个辛苦钱,就给他挣好了。
崔嫂子送菜进来,笑呵呵道:“这菜和鸡蛋都是在你们那里拿的呢。”
肖刚也有些感慨。这么大热的天,他妈妈就逃脱不掉做饭的命运。因为他们家不能这么奢侈的想下馆子就下馆子。
崔嫂子看到今天屋里还有个小书生便问道:“小林,你兄弟啊?不是听说你兄弟都跟人谈婚论嫁了么?”这看起来还挺稚嫩啊。
林嫣道;“这是姑姑家的表弟,还在念中学。”
肖刚也忙招呼了一声,“崔嫂子好——”
“好好好、慢慢吃啊。小兄弟斯斯文文的,我看了就喜欢。今晚送你们一道青椒皮蛋。”
方明澈笑,“那就谢谢了。”
颜颜道:“崔伯母,要黄色的蛋蛋。”
“知道了,我们颜颜不喜欢吃黑色的皮蛋。青椒也不要太辣的,颜颜吃不了。”
颜颜笑眯眯的点头。
她比划着告诉家里人,“我们中午吃饭,一人一坨。”她拿手横着、竖着分切了几下。
她比划了两回,方明澈反应过来。应该是那种很大一格白铁皮板子蒸的饭,然后用锅铲纵横划分。一个小朋友分四四方方一小坨。
他道:“大家都一样多么?”
颜颜摇头,“老师手不准。有的大些、有的小些。不够吃可以再加,吃不了也可以说。”
“嗯,那你要吃饱哦!饿到了吃亏的是你自己。”
颜颜点头,“吃饱了的,学校没点心和水果。”
她在家的时候,时不时可以抬着凳子去拉开抽屉,找点心吃。方明澈怕她爬高,都放在她搬个凳子就能够得着的地方。
还有水果,如今很多人家都不舍得买来吃。他也每天都买,保证一家人的维生素摄入。
但去上学了,水果顶多分到一小块,点心也是。搞不好所谓的点心就是一颗棒棒糖。人家收费又不贵,还想要什么?
没有了在家时不时的加餐,颜颜晚饭就比平时多吃了半碗。
颜颜看到表叔在看自己的饭碗,笑了一下道:“我的铁饭碗。”
肖刚笑了起来,“你在学校用什么碗呢?”
“也是铁饭碗啊,和这个一样的。这样我不会认错。上头还刻了个颜字。”
他们一家在崔家吃饭的碗筷是自带的。颜颜带去学校的,也是在黑市买的一样的,只是要新一点。
当初刚租好房子,一家人去黑市置办生活用品,就看到了有儿童餐具。当时就给颜颜买了一套,她用着也很喜欢。
肖刚回到家,他爸妈说他,“你去拿资料,你还跟着去下馆子。还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确实不是外人嘛。外人我姐夫能喊去拿英语复习资料啊?我又请不起,就先倚小卖小咯。”
他看到他妈背上的衣服又湿了些。拿一把蒲扇在背后插在裤子的松紧带里,把背上的衣服撑开些。
这样汗湿的衣服就不会贴在背上,还能有点风。
“妈,你要不把风扇拿进去做饭?”
“那火怎么禁得住吹?没事,反正我做饭,你老子就洗碗、收拾。妇女能顶半边天,但也不是什么都要包干完的。”
这会儿林嫣姑父就还在厨房里收拾呢。
肖刚道:“我还是觉得像姐夫那样想办法多挣点钱好。这样表姐才不用受这个罪。”
有钱真好啊!而且还得是远超平均工资的收入,才能让自己合家里人都过上好日子。
姑姑道:“我们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多攒点钱,万一你需要请家教辅导才拿得出来。你表姐和姐夫,他们是暂时没有太大的压力了。两个人都考上了大学,颜颜也不到花钱的年纪。他们之前摆茶摊应该攒了一大笔钱,可以舒舒服服过完大学四年。关键,一毕业,他们尤其是你姐夫肯定就有好工作等着他了。”
肖刚知道父母的意见是表姐、姐夫大学都考上了,就该专心学业。所以也就没提他们又在做菜生意的事了。
反正等他考上大学,他也要勤工俭学去!手头有了钱,什么都好办!大学生也该参加社会实践。
林嫣和方明澈吃过晚饭带颜颜回家,就拿出彼此的课表出来对。
已知今天9月1号周六上午,方明澈没课,可以送女儿上学。下午林嫣没课可以回来。
周日跳过,再从周一看起。
捋了一下,剩下的五天,有两天两人下午都赶不回来陪颜颜。
两口子对视一样,这两天怎么办?总不能一直逃课吧。经常这样影响学习,也可能影响在学校的记录。将来因此影响了毕业分配划不来。
那请个人照看,请谁呢?这种事还是银货两讫比较好。谁又这么得空还能信得过呢?
就在这个时候,小谢和高老师过来了。
“回来了啊,你们?”
方明澈和林嫣看过去,忙要收起课表。
小谢道:“我们在外头听了听,是有两天没法回来陪放学的颜颜是吧。那没事啊,雇我吧。我来这里陪她等到你们回到家。”
她说的是雇,方明澈和林嫣就比较能接受。人情是不好多欠的。实在不行,宁可让丈母娘过来。
林嫣道:“那你看怎么个价位合适?”
小谢道:“我们其实是过来借钱的。想跟你们借240块给我们家高老师买辆自行车。这里坐公交车只能从广场那边走回来。而且公交车不能说走就走,还时不时不准点。我们想着有辆自行车怎么都要方便点。这也能算是家里的大件。但我们家的情况你们是知道的,一直没有积蓄。要攒八个月,想想都难受。但欠债还钱就有动力了。而且可以提前用上。这样吧,咱们一个月算两块钱。八个月,就算两学期,就当是利息钱。明年还有这个需要,再另说。”
高老师在旁边还有点不好意思。虽然知道这两口子肯定不会让他难堪。但中国知识分子嘛,就是拉不下那个脸。
小谢这个解决方案,双方都能接受。林嫣立即答应明天去取240借给小谢。每个月小谢卖鸡蛋来偿还。
算利息也是应当应份的。240也可不是小数目,是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资了。一般的关系,不会肯借这么多出去的。
不过林嫣道:“高老师,你打借条。你才是有固定收入的人,更靠谱。而且,小谢万一中途跑了,我上哪找她去?”
高老师点头,“好,我打借条。”
听说东厢这房子也是写在林老师名下的。如今还没有正式的房本,但双方经过房管部门的人见证写的契书也是有效应的。
林老师之前都拿着去转了户口的。(80年代房改,这样的纸质契书也是获得认可,换成了房产证的)
那自行车归他骑,他写借条更是应当应分的。
小谢冲林嫣一笑,知道她是为自己着想。
双方说定了,也解决了林嫣和方明澈一个难题。小谢的为人还是靠谱的。
他们和颜颜商量。小姑娘听说那两天父母只是晚回来一点,但至少会回来一个。小谢阿姨会过来陪着她等父母,便点点头,“好吧。”
是小谢过来,而不是把颜颜带过去。毕竟,高家常年累月有病人。颜颜还小,抵抗力差。
之前高老师都担心过小谢出去卖小吃食,人家知道他家根底的担心过了病气。
不过林嫣给小谢找的在医院门口卖鸡蛋的活儿,就两样情况就避免了。
生鸡蛋,她又没动手加工。而且本来就在医院门口,卖给病人和病人家属。这还担心啥过不过病气啊?
所以,小谢卖鸡蛋的生意才一点没有受影响。
方明澈对林嫣道:“省事儿了!”
林嫣也点头,“其实小谢很聪明。如果给她机会从小读书,未必考不上大学。”
方明澈道:“你没再多事的教人家识字了吧?”
“开学就没有了,她应该是放下了羞涩,跟着高老师在学吧。这样蛮好的,我给她开个头嘛。”
第125章 堂哥打算
第二天是星期天,今晚就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左右刚开学,也没什么学习压力。
颜颜提议道:“我们去看电视吧。”
为人父母的,暂时不舍得花几百买电视。对于女儿提的这个要求,还是要满足一下的。总不能让心欠欠的孩子,又跑去老王家里看吧。
于是抬上一根长凳,花了一毛钱买上两张电视票。到附近专门卖电视票给人看电视的地方,从六点多的动画片开始看起。
《新闻联播》颜颜都看得兴致勃勃的,虽然她啥都不懂。
一直到看电视剧的时候,小祖宗的眼皮终于合上了。他俩一个抱孩子,一个抬凳子,弓着腰退了出去。
因为他们去得挺早,占得位置还挺好的。一退出去,后面立即就有人补位。也幸好去得早,还有得选择。挑了个离门口挺近的位置,不然中途想出去都不容易。
林嫣抬着凳子道:“她居然看了两个小时才睡着。”
方明澈把孩子的脑袋拨到比较舒服的位置,靠在自己肩膀上。
“要不,咱们干脆也去买台电视?”
几百块钱,现在也不是拿不出来。虽然觉得拿来买电器确实有些不划算了些。
毕竟再等两三年,1982年中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就要投产。到时候,陆陆续续就能将电视的价格打下来了。
上一篇: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