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53节
其他人也都知道他家里一个三岁多的女儿,还有个怀孕五个月的老婆。没谁跟他过不去,特地去点他的水。
他的成绩虽然有进步,但只是从倒数到了中下水平。什么奖学金、班干部等等都与他无关,和人就没有利害关系。损人不利己的事,还是很少人会做的。
这天中午,方明澈吃了午饭回宿舍准备休息一下。下午一二节又有课的嘛。
方明澈道:“这么说之前咱们系77级和78级选了三个人,是去当翻译的?”
如今外交部人手也不是很足,就从BJ的几大高校西语系选了些人手去实习。除了北师大,应该北大、清华、北外、北二外这些都选拔了优秀人才前去。
虽然可能就是个人手储备。但这些人表现好的话,过两年毕业了,直接进外交部的可能性很大啊!他这会儿才直白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直入中枢。这两届的毕业生,都快赶上科考之后立即当官了。
其他人脸上也纷纷露出艳羡的神情来。可惜,才大一的79级被认为单词储备量不足,压根没有被列入选拔。当然,这跟79级没出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也有关系。如果在之前几个月大放过光彩那种,估计上头选送的时候还是会考虑一下的。
嗯,77级和78级加起来就去了三个最优秀的师兄、师姐。可见选拔的门槛是相当高的。
郑兴道:“不只呢。既然美国国防部的官员应邀来咱们这里访问了。礼尚往来,对方应该也会邀请我们国防部的官员去回访的。那表现得好,也许有机会跟着去美国!”
他这一说,拿着各自饭盒的众人脚步都停下了。去美国,这在当下可是极具吸引力的。
78年全国范围内选拔公派留学的,才52个人入选。绝对的民族精英啊!
徐孟飞道:“要是早知道有这样的机会,我前几年就好好学英语了!”
谁特么还不想去美国的花花世界看看啊?其他人也是一脸的于我心有戚戚焉。
方明澈倒没有太激动,他上辈子去美国旅游过。而且那会儿中美之间的差距已经不是那么大了。不过现在,这中间跟隔着天堑差不多。也就比一百多年前李鸿章去美国那阵的差距小些吧。
他道:“这次机会错过了,还可以争取公费留学。”
郑兴道:“方明澈,你时常跟外宾接触。他们眼底咱们中国是什么样的?”
方明澈之前还真跟旅行团的游客交流过这个问题。
周日没事他就和王德显开着军用吉普,跟着商务车去游玩。他们也是为了练口语。
学英语,肯定不能只学哑巴英语啊。没事去给自家旅行社帮帮忙,也锻炼下自己蛮好的。
“对方告诉我,古老、神秘。还有一条,贫穷!”
听到第三条,众人都静默了。
方明澈也静默了一阵,“美国人,不懂得善意的谎言。他这是实话实说。我们也只有承认差距,弓着背追赶吧。”
他经历过后面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但如今的人,哪怕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也很难在面对中美差距时淡定。一时,室友们都不出声了。
大家继续往宿舍楼走,有个迎面过来的校友笑着招呼方明澈,“方同学,你们老家的田分好了么?”
方明澈看向对方,反应过来这是那个安徽凤阳县的校友马同学。他之前找人家问过小岗村秋收的情况。
赶紧笑道:“说了几个月了,还没有落实下来。我们家老头子这几个月一直牵肠挂肚的。”
他和室友们说了下,让他们先走一步。然后和凤阳县这位校友马同学在旁边亭子里坐下,聊了几句关于分田的事。
马同学道:“其实也难怪。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也仍然强调‘人民公社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1979年1月到4月,中央连发两次文件强调: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这个事如果一蹴而就,反倒不正常。”
方明澈道:“那过去一年安徽的省、地、县各级领导都为小岗村顶着巨大的压力吧?”
小岗村干的事,简直是和中央文件唱反调啊!
马同学点头,“是啊,幸亏小岗村去年大丰收。不过,我得到一个消息:前些天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同志到小岗村去了。听说他看到家家户户堆放着满满当当的粮食,一度不敢相信。看到‘大包干’带来的巨大变化,给予了‘大包干’肯定与支持。”
方明澈眼睛亮了亮,万里他知道啊!‘要吃米、找万里’,这是老百姓的口碑。
“所以说,可能快了?”
马同学道:“我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你们四川本来也不慢啊!1978年1月,四川广汉县金鱼公社在县委的支持和SC省委的认可下整顿经营管理。在全社4个大队116个生产队中,实行‘包产到组’责任制。四川本来就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
这茬事方明澈还真不知道。没有小岗村那十八个农民的红手印那么出名。而且是包产到组,不是包产到户。广汉,他就知道后来那地儿挖出了三星堆。
马同学能知道,应该是如今安徽有关这方面的宣传比较多吧。
方明澈道:“都是穷则思变啊!”
“谁说不是呢?”
过了没几天,方明澈在家接到方父的电话,从邮电局打来的。
“明澈,你元旦寄回来的100块我已经收到了。”
上次六月底回去,方明澈把3-6月的40块钱补上了。后来7-12月的也邮寄或者托明峰哥带了回去。元旦肯定要表示一下,就寄了100。
他现在虽然个人和旅行社都有不少债务在外头,按月给高利息(林嫣这个内当家兼旅行社出纳在负责给)。但其实进账也不少的。
12月初买下小偏院正房时,林嫣说家里有5000。这个钱主要是废品站挣的。12月,废品站又挣了2000,这里变成了7000。
至于旅行社,至今还没有分过红,方明澈也没有额外拿工资。只是分红的时候有几个点是做为他经营、管理的辛苦费。没分红也就都在账上。所以,其实旅行社账上有钱。因为租车这些花销都是花的之前借的钱。
开业六七周,旅行社净入其实有将近一万五了。但是,要买车嘛,就攒着没动。他不敢给老家寄多了钱,引得别人说他成了大户。但自己如今手头比较松动,还是可以表示一下的。
所以这会儿听他爸说钱收到了,方明澈直接道:“爸,这100是给你们用的。你不要再拿去存定期了。”
钱存在银行,其实对于改善生活没什么帮助,就是增加安全感而已。
方父听他这么说便道:“废品站还挺赚钱?”
“还可以。除了收废品,同一批人手还在帮忙收菜,下班就捎带进城了。所以,我这里还比较松动,你安心用就是了。不用太节省!”
方父听他这么说,肯定是老怀堪慰啊。然后忍不住又道:“你这个生意,跟之前一样,也是政府支持的吧?”
“嗯,就用了四个人。除了一个做饭的大姐,另外三个都是回城知青和退伍兵。解决他们的就业,自然是政府支持的。”夏大叔算编外的。
如今,废品站那里已经二十多号拾荒者在搭伙吃饭了。人多,摊薄了成本。而且收了一两毛钱,让拾荒者也吃得抬头挺胸的。有菜、有蛋还有少许肉,也算荤素搭配、均衡饮食了。
这些人在废品站搭伙,废品自然是送到他们这里。搭伙的资格就是这么来的。
方父道:“那就好。支书不是之前就说分田么。大家伙伸长脖子一直等啊等啊,年底省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使生产队逐步富裕起来的意见》出台才明确了。”
农民能不伸长脖子等分田么?每次集体劳动,总是有人摸鱼。这个风气如今是越来越坏了。像方父这样老实巴交种田的农民,其实是很不喜欢这样的行为的。听说了小岗村包产到户之后获得大丰收,他就一直盼着能分田单干。
方明澈道:“分了?”
看来SC省搞改革,没自己6月回去那次认为的那么落后。尤其是马同学说的78年1月,广汉就在搞包产到组了。
“前几天就分了,这不都有红头文件了么。”
“那爸,你跟我妈要不年后就跟着明峰哥上京吧。我这里事情多,阿嫣又怀孕了。我走开着实不是太放心。”
方父果然道:“那刚分到田,这不得撸起袖子好好干啊?你老子才50岁,还不到养老的时候呢。明峰春节后进京,这不刚好错过春耕和春播么。”
方明澈心道:得,老同志还很有干劲呢!
他道:“这件事我和我哥去商量。我给他贴一些钱,去请人吧。包产到户,农村可以腾出很多剩余劳动力。你们来看看,待一段时间再回去就是了。阿嫣怀孕,总不能就叫我丈母娘管吧?”
他很想老头子不要再像上辈子那么操劳。包产到户了,让他哥农忙时雇佣本村的剩余劳动力一起干活就是。如今手头松动,方明澈就想尽早把老头子弄到大医院检查一下身体。有病治病,没病也知道一下哪些地方该注意。别又搞得跟上辈子一样,子欲养而亲不待!
他这话说了,方父在那边犹豫了一下。儿媳妇怀孕了,也确实不好不管不问的。老二生意和学业又都很忙。
“要不,让你妈跟着明峰进京?本来儿媳妇怀孕,我这老公公也帮不了什么啊。”
方父还是惦记他的春耕、春播。
“爸,正好年后明峰哥要上京,多难得的机会。不然你农忙之后,自己来?”
方父道:“我一辈子就在田里打转,没出过远门呢。”
“您就那么信不过我哥啊?他都二十七八了。春耕和春播他没问题的。要不,你再想想?”
那边沉默了一下,“那回来怎么办呢?回来方便么?”
方明澈道:“我在政府的招商引资办公室有熟人,能帮你们开到买卧铺往返的介绍信。这次明峰哥回去,我会帮他开介绍信买卧铺票。到时候直接上车,一路坐或者睡到市区才下车。到了市区,你肯定就没问题了啊。”
“卧铺,不用、不用。我们买硬座就可以了。嗯,到了市区我确实回得去了。”
卧铺是硬座价格的两倍呢,他听明峰说起过的。
方明澈一阵无语,“你先来了再说吧。”
他到时候给买了卧铺票,给送上火车。等到要开了再下车。就不信老头子能无师自通,跟硬座的人换票吃个差价。他只会老老实实的待在自己的位置上,玩不出这些花样。
方明澈想到这里不由想了下自己是随了谁。他爸、他妈都没那么多想法吧。哦,他妈想法还挺多,还准备给他和阿嫣的套子扎洞呢。
“好了,还有没有其他事?”
“你明天让我哥这个时间过来接我电话。”
方父道:“我回去和他说就是了,莫浪费电话费了。也不用你再贴钱,你寄回来的够多了。”
方明华对此倒是大为赞同,谁这个年纪还想成天被老爹指手画脚的啊?春耕而已嘛,又不是没干过。田分到自己名下,他肯定更舍得干。
老头子肯留些钱是最好的。他能起早贪黑一个人干完就一个人干完,那钱就他赚了。如果会误农时,那就按老二说的请人。
“去啊,你们去首都看看。那可是首都啊!这么好的机会不要错过,别人想去还去不了呢。何况还是跟着明峰去,一路上我和老二都要放心许多。”
首都,确实对老一辈有莫大的吸引力。人家库尔班大叔还准备骑着毛驴进京见毛主席呢!
方母也是想去的,听起来她家老二如今在首都混得更好了。她要去首都看看。也看看怀孕的小儿媳,确实得表达一下关怀才行。说起来,他们还没见过首都的亲家呢。
袁淑芬也道:“爸、妈,你们去吧,家里不还有我么。田里的活我也能帮忙的。”
众口一辞,而且确实不用很费事的去跟生产队长请假了。最后方父才决定年后跟着方明峰一起上京。
这个消息经由方明华和袁淑芬的口,很快传了出去。引得方明峰他爸都忍不住来问,“老七,你们两口子真要去首都了?”
其实不用问也知道是真的。这两口子还能跟方桐上回一样,是被忽悠了啊?
方父点头,“明澈和明华都让我们去。那就,去看看吧。反正来回不就六天么,真要明华搞不定,我还能回来。”
“你都去了,你就多待一阵嘛。不然花那么多路费不划算。”
上一篇: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