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70节

  方明澈一看,得,还真得早些安排带他们去找王老爷子的保健医生给瞧瞧。不然,可能待不了几天就闹着要走了。都是劳碌命啊,福都不会享!

  小偏院那边,林怿、韩梅,旅行社的人和大杂院的胡勇等人在看电视。林家父母则都聚在林嫣和方明澈的房间里。

  林母道:“幸亏国家限制盲流!不然啊,像明澈这么出息,搞不好方家很多人都奔他来讨生活了。尤其我还听你婆婆说,如今他们村包产到户了。说是有红头文件的,有条件的试行。这样一来,农民要离开土地就比从前自由多了。听说自己种自己的田,效率比从前整个生产队一起劳动的效率要高不少。每天众人自觉提前一个小时就出工了。”

  按照以前的宗族观念,这些人要是真的来首都了,明澈和阿嫣是有义务照顾他们的。一开始肯定得在他们这里吃住,还得帮着托关系找工作或者就在旅行社、废品站干。那得多多少事啊!

  林嫣道:“明澈是个比较恩怨分明,做事也有分寸的人。不至于让我多为难的!”

  林父道:“既然农民不能随意进京,那就不说这些了。你公婆和侄儿难得来一回,这段期间要好好招待。不能失了礼数!还有,平日明澈要给他父母寄钱、寄东西,你一定得大方些。当儿子的挣了钱,想让父母也跟着过得好些这才是合情合理的。只要他不是糊涂到把大头都拿去顾父母、兄嫂和侄儿、侄女,你都不要出言反对。”

  林嫣点头,“爸,我知道的。这我还能没数么?而且,明澈也不是糊涂人。”

  从前明澈30多一个月的时候,一个月给十块。如今给得多些,但连东西算上也就三十块一个月。这些钱足够二老在乡下过得很滋润了。他可是从来不会露富的!

  不过,明澈倒是有心想留二老在首都养老,他如今完全负担得起。但以她对二老的了解,他们应该是不想留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的。除非.

  之前婆婆的目光几度在颜颜和方康身上游移,林嫣是关注到了的。以前自己避孕的时候,她就和明澈说过,‘你要是没儿子,以后还不是只有靠你侄子给你摔盆打灵!’

  如果她没有怀二胎,以婆婆的心思搞不好就想把方康留下了。到时候没人照顾,婆婆也可能留下。说句良心话,这样的日子林嫣肯定是不想过的。

  她当然希望在自己的小家庭当家做主,不受婆婆约束。如果只是约束都还好,但当过儿媳妇的都知道,儿媳妇和婆婆真的是天敌!要指望婆婆和儿媳妇亲如母女,省省吧。

  如果真要留下个老人赡养、照顾,她希望是公公。公公话不多,也不会整天盯着想挑她的刺。但这是不可能的!公公肯定舍不得离开土地,就算为了照顾方康也只会留下婆婆。

  幸好哦,自己肚子里已经揣上了老二。光这一茬就能把婆婆的嘴堵住!从各方面出发,林嫣都希望肚子里的是个儿子。

  商务车开回来,没有熄火。方家二老带着两个孩子下车,林家三口人就上车。

  林怿笑着问颜颜,“你不送我们啊?”

  颜颜打个哈欠,“我困了。外公、舅舅、舅妈,慢走哦!”

  林父笑道:“好,我们慢走。颜颜快点去洗漱、睡觉了。亲家公、亲家母也早点休息。”

  方父点头,“好,回见!”

  方父、方母带着方康回屋去。他们屋里有空瓶子,倒开水进去灌满,放床上很暖和。林母则安顿颜颜洗漱、睡下。

  林嫣等了二十多分钟,方明澈便开着空车回来了。这会儿看电视的都还没有散场。不过他们走的时候,会记得把房门、院门关上的。

  而且,附近的人都知道他们家值钱的东西,哪怕是一块废铜都在银行保险柜存着呢。反正钱都付了,搁得下就搁呗。关键,他们家还欠着这么多的债!家里最值钱的就是电视机,放在古大妈上过吊的房子里。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混不吝。反正他们自家也是在那屋看电视。再说了,如今在里头看电视的日子久了,那屋子人气旺得很。哪还有之前一直被锁着时候的阴气森森?

  明澈晚上睡觉还是带了些警醒的。主要不是为了电视机,因为林嫣如今总是半夜要腿抽筋。他要起来帮她按摩腿。这一茬吧,遵医嘱也只能多晒太阳、多吃补钙的食物。譬如骨头汤、牛奶等。

  第二天早起,方父、方母带着康康将就瓶子里的水倒出来洗漱了。方母再端出来,倒在厕所里放置的水桶里。这些水用来冲厕所挺好的。

  她看着旁边的小花坛,这么一块地就种花?浪费了!在她手里,她能种出不少菜来吃了。

  不过,老头子叮嘱了她,来了首都少发表意见!给什么用的就用什么,给什么吃的就吃什么。而且,听说每晚那个小耿都要从废品站载一车蔬菜、鸡蛋回来。这么方便,倒也不用亲自去栽种。

  林母一早起来,按往常惯例,一人给煮了一个鸡蛋。

  “先垫垫,然后咱们去昨晚那里吃早饭。”

  方母的目光往小厨房扫了一眼,这不有厨房、有灶么,早饭也出去吃啊?

  林母道:“明澈和崔老板、阿嫣和崔嫂子都有合作。所以,一直都在互相照顾生意。这家里的灶台,我就煮个鸡蛋、给阿嫣炖炖汤,再烧点用的热水而已。来,你们一人喝一杯开水,我放了一会儿了。以前胡同里住的小王,也是这旅行社的老板之一。他对象姓杨,是军医。杨军医告诉我的,早起空腹喝一杯温水,对肠胃好。不过要喝慢一点,不要一下子就喝完了。”

  方父点头,“嗯,这样好,这样省事。”端起温开水慢慢喝了。

  如果真是这亲家母做饭给他们吃,他们还要不自在。既然是惯常的安排,那就这么办吧。

  他问方康,“会不会剥鸡蛋?”

  方康点头,拿过一个在桌上敲了敲,然后开始剥壳。他在家也偶尔有鸡蛋吃,而且家里只有他和哥哥才有得吃。不像幺爸家里,人手一个。

  方明澈和颜颜、林嫣很快也收拾好过来。坐下喝温水、吃鸡蛋。

  然后一家子再去崔老板那里,方明澈问道:“康康想吃什么?有面条、小笼包、豆浆油条.”

  方康道:“二姐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颜颜竖起一根手指,“我吃一个小笼包就好。一会儿我们要出去玩,不要多吃。留点肚肚去外头吃好吃的。”

  方康立马眉开眼笑的跟着点头。来幺爸家好好哦!

  于是就都随着他们俩,吃小笼包。小孩一个,大人两个,再配上一碗骨汤海带。

  吃过了,方明澈先回去。他找出工具,把林嫣车后座的小藤椅下下来,上到自己的车后座上。

  不等他弄好,其他人也吃过回来了。他加快动作,很快拧紧。

  “好,我们出发吧。”

  他今天要带着父母、侄儿一道去逛耍。林嫣大着肚子自然是不能奉陪了,颜颜可以。

  两个小短腿他一个人不好抱,就用自行车推着走。方康坐前头,颜颜坐后面。这么一对比,就看出方康没颜颜大只了。不但腿要短一些,块头都要小点。他坐进小藤椅里还有空间,颜颜可是坐得满满当当的。

  方明澈道:“都小心脚啊,一定要放在搁脚的地方。伸进去被钢丝搅一下不得了!”

  他推着车往天安门广场的方向走,二老就跟着自行车自己走。

  一公里嘛,走过去很快。他们去得早,比住得远的人省下了等公交、坐车的时间。方父、方母都要求第一站就要去毛主席纪念堂。

  不过,那里要排队,这会儿去也要排一阵才能轮到。方康没那个耐性。方父、方母就决定不带他。他们排队和进去瞻仰的时候,方明澈就带着两个在广场上或者大栅栏商业区玩耍。回头逛故宫,大家再一起进去。

  方明澈的自行车就停在大栅栏专门有人看自行车的那里,给他一个小木牌,回头取车的时候给一毛钱就好。那木牌是一对的,之前套在一起。如今就他和看车的人,一人一个。

  把父母安顿进纪念堂前目前还不长的队伍里,方明澈就带着女儿和侄儿在广场上玩耍了。

  里头参观时间是有规定的,所以队伍往前走动得还挺快。而且没一会儿,方父、方母身后又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了。

  方明澈估算着他们出来的时间,领着俩孩子在广场上玩儿。

  方康道:“幺爸,这儿好大啊!”

  方明澈点头,“这儿就是天安门广场。就是你们歌里唱的‘我爱BJ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的地方。”

  方康点点头,“哦。”

  三个人逛到何师傅摆放相框的地方。方康一眼看到了幺爸、幺妈和二姐的相片,他指给颜颜看。

  颜颜点头,“对,是我们。何叔叔好——”

  何师傅笑道:“是颜颜啊,这是你的谁啊?”

  颜颜道:“我堂弟,我爷爷、奶奶带他进京来玩。”

  何师傅也没兜揽生意,这根本是注定要来天安门城楼下照相的。这广场如今肯定不止他一个人挂着相机,给外地游客照相。但是,小方肯定是带到他这里照。

  嗯,基本就是给外地游客照。因为人家外国游客,一家子一个相机,比他的相机还好多了。

  方明澈走在后头,过来和何师傅点头打了个招呼。然后带着两个小的走开去,旁边远一些的地方有卖小吃的。

  过了好一阵,方父方母从纪念堂出来,眼睛还有些红红的。

  方明澈道:“爸妈,喝水。调整一下情绪,咱们去天安门下拍张合照。然后康康和二老再分开各照一张。拍了照,咱们再进故宫去逛逛。中午就在景山脚下的饭馆吃饭,然后再坐车去百货公司买衣服。”

  方母道:“不用买衣服了,你把钱攒着还债。”

  “布票已经换了,给你们二老和康康各置办两身。如今大家在开始讲究了,也开始有人先敬罗衣再敬人。”

  方母想了下穿得体体面面的亲家母,“好,那就置办两身在首都的时候换着穿。”

  方明澈把带着的军用水壶递给二老。林嫣给水壶做了个军绿色的棉外套,这会儿还保着温。

  方父喝了水递给方母,“这升国旗是几点啊?”这会儿广场上已经是红旗飘扬了。

  “二月份是七点左右。明早来吧,我来安排。”今天只是来赶的比较早进纪念堂的时间。反正离得近,明天再来就是。天气预报也说了最近几天都是晴天。

  “好!”

第149章 城乡差别

  下午在百货公司,方父、方母看着明显比乡镇、县城的百货公司丰富多了的物资,心头也不由感慨:果然不愧是首都。而且感觉首都的人挺舍得花钱的!

  “这样大的百货公司还有几个。这里没看到合适的,咱们再去别处。”

  方父摆手,“不用了,应该都差不多。看着一处就足够了!这可足足几层楼呢。”

  最后,方明澈给他们一人买了两身,从内到外的。嗯,里头的多买了一身,这个天气衣服干得慢,家里又没有甩干机,多买一身才好替换。他连钱带票一起付了。林嫣换的布票足够多,很方便方明澈施展。

  方父也觉得他们确实有必要穿体面点,不然很打儿子的脸。他瞧着旅行社那个架势,觉得小儿子月收入怕是有点惊人。方母虽然有些不舍得儿子这么花钱,想着他还欠债呢。但想到穿着体面的亲家母,也就都顺从了方明澈的意思。

  “阿嫣知道你们要来,早早的就托人帮忙换布票了。”其实是拿自家用不上的票据换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在黑市买的。

  方父道:“嗯,让她费心了。身子不方便还想得这么周到。”

  方母撇撇嘴,如果没有她儿子,林嫣哪怕回城了日子也不能过这么好的。隔壁大杂院那几个回城知青起早贪黑的干,日子可远不如他们小两口。

  哪怕生来就是大城市的人,也不一定就比乡下人都强!何况如今她家明澈也是首都户口了。读的大学又好,将来分配的工作肯定比林嫣的好。

  不过,老头子叮嘱了她少发表意见。她要是再多嘴多舌肯定要被收拾。而且,别看颜颜小,这么大也会回去学舌了。所以,她还是保持沉默就好。

  颜颜的衣服多,所以爸爸给爷爷、奶奶还有堂弟买,她也只是看着。没有闹着自己也要买新衣服。她还帮方康参考着哪身衣服更好看。

  二老各有心思。只有方康因为买了新衣服,单纯的高兴着,咧开嘴笑得开怀。他有点想起幺爸来了。好像暑假的时候他和哥哥、姐姐也穿了两个月新衣服来着,爷爷奶奶在火车上就说是幺爸回来给他买的。

  方明澈看得出自家老娘的小心思,但只要她不出声就好。这样就不用他私下哄怀孕的阿嫣开怀,家和万事兴!

  这里的都是成衣,付款后直接用袋子装上、拎着。他看父母和两个小的精气神都还不错,便又带着他们在几层楼的百货公司又逛了逛。老的、小的都逛得兴致勃勃的。

  里头的服务员看他们大包小包拎着,态度也都还过得去。并没有因为他们干看就说什么。大家还是有眼力见的,虽然方父、方母和康康瞧着有些乡土。但同来的那对父女都都穿得十分体面,不是等闲人物。

首节 上一节 170/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