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218节
方明华道:“老二,听说你要给村里的大米厂投资啊?”
“嗯,我就攒了一千块。”
方父道:“你的债就还完了?”
“还没,还欠古大爷两千。不过说好了,12月底还清就行。我是觉得大米厂可能有赚头。”
不过,他会和支书说清楚,他只出钱不干涉厂里的人事。别回头他不在,很多人来找他家里人走关系。能在村里当工人,也是很多人想去的。他大哥没准会用进厂来跟人换好处的。
方父道:“我们家之前凑了200交过去。那你看要不要多凑点?”
老二一直在按月寄10块钱回来,逢年过节还给100块过节费。他手头其实有钱。
方明澈点头,“可以,只要有份额,多多益善。”
方明华蹙眉,“那亏了怎么办呐?做生意有亏有赚的。”
“那就愿赌服输啊。我觉得没有大问题,家家户户都需要加工大米。镇上就粮站有机器,排队等死个人了。你不投资是安全,但回头我们分钱的时候你别眼红。”
袁淑芳刚才直接被方明华忽略,压根不考虑她想不想去首都。虽然有些不乐意,但也习惯了。而且,她怎么走得开?她孩子尤其方芳能去就好了。
这会儿也忍不住道:“是啊,自家弄很费事。如果加工费不贵,肯定都乐意的。可以省下很多时间。”
方明华道:“跟我说做什么?家里的钱又不是我保管着。”
方父瞥他一眼,“想分家啊?行,秋收以后就分。”
方明华赶紧摆手,“不想、不想、不想。”
老二寄钱肯定是寄给二老,没有寄给他这个当哥的道理。而且,他家五口人,只有两个能劳动呢。
方父哼了一声才道:“那我再凑一百去。有些人家确实不想凑钱,说就村里集体那份就够了。”
肯定凑个整数三百,不然难道出二百五啊?没得让人笑话。
方明华道:“那咱们家就一共1300,应该能说得上话哦。这个都大股东了嘛。”
方明澈道:“你还懂大股东啊?支书和我说了,分红有份,不能干涉人事安排。所以大哥,你可千万别许什么出去,兑现不了的。”
晚上方明澈又拿了些东西,去支书家里坐了坐。说好明天去镇上取一千块钱交到会计那里。
颜颜没得电视看,只能打开收音机听。
方健、方芳和方康,甚至爷爷、奶奶、大伯母也都一起来听。她干脆就拿到堂屋放了。
方明澈回来看到便对方健和方芳道:“把你们的通知书拿来我看看。”
他掏的学费,当然要过问一下。
方芳麻利起身,她今天穿的还是去年幺爸给带回来的海军裙。只不过每条缝都放过了。今年得赶紧穿,不然明年就真的要短了。
方健有些拖拖拉拉的,“幺爸,我好像不知道放哪去了。”
“哦。那你直接告诉我,语文、数学各多少分。就这两个数字,你不会说也忘了吧?”
方健挠头,“语文48,数学52。”
颜颜震惊的抬头,看向这个还不太熟悉的大堂哥。
方明澈都气笑了,“你就考了个合计一百分?这分数能考上初中不?”
这会儿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呢,初中也是需要考的。
这话问得全家没声了,肯定考不上啊。
“你打算小学毕业就回家务农不成?大哥,你对方健的未来是这么规划的?”
第168章 难处不小
方明华叹口气,“我当然希望他能像你一样,考上名牌大学、挣到很多、很多的钱。可是,他好像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啊!我打也打过、骂也骂过了。我跟他妈,都不是读书的料。”
袁淑芬看看他,干嘛拉她下水?她是家里兄弟姊妹多,压根没机会读书好吧。
方健感觉承受不起满堂长辈怒其不争的目光,默默垂下了脑袋。
幺爸一回来就问成绩,搞得他跟被三堂会审似的。幺爸还是别回来的好!吃肉根本弥补不了他现在所受的伤害。
方芳看到这个情形,便也没有急着出去。好歹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这会儿就别出去落井下石了。
她的通知书上是双百分。爷爷已经说了,家里现在条件好多了。哪怕她是女娃子,只要能读书也一定供她读。方芳朝跟着自己进屋的颜颜还有康康招招手。三姐弟坐了下来,默默的听外头大人批评教育大哥。
方芳因为是女娃娃,倒是有一个单独的小房间。方康和方健住一屋。两兄弟都还小,住一屋没啥。
不过以后方健如果留在农村结婚,家里房间就不够了。除非把方明澈那间给他当婚房,那间屋比他们现在住的还大些。前世就是这么操作的!
当然,如果这一世家里有钱、能批到宅基地,还能有不同的操作。
方明澈想了一下,九年义务教育是1986年才开始实施的,还有五年多。方健今年已经三年级都读完了,按如今的学制再两年他就小学毕业了。等不到!
如果两年后考不上初中,他就没书读了。除非等四年,到1986年再去报名上初中。但如果还是这个成绩,读完义务教育阶段,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现在工厂那些招考,初中文凭就够了。但十来年后,初中文凭是够不上门槛的。十几岁的小娃儿,就从此回家扛锄头、修地球了?又或者出去打工?
方父道:“健娃,你爸和你幺爸,就是不读书和读书这两条不同路子的代表。你自己想想你想走哪条路?你是我们方家的长孙,爷爷肯定望着你好的。你只要能读,家里怎么都会供。可前提是你得用心读书。没有是不是那块料的说法,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从来就不信,一个爹、一个妈的,智力差距会那么大。就不说你爸和你幺爸,你和方芳也是一样。黑发不为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他说着磕了磕烟杆,叹口气。
对这个大孙子,他也是感觉话说三遍淡如水。男娃子贪玩好耍是有的,有些男娃子是要到了中学才开始发力。但初中都考不上,连后期发力的机会都不会有。
这一次说过再不听,他也懒得管了。牛不喝水强按头啊?他就认真的培养方康,就好像老二小时候那样。
方明澈道:“对,你自己想想你以后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方健挠头,他肯定想过好日子啊!好吃、好穿、好喝、好住,再讨个好看又勤劳的婆娘回来。
方明澈听了他说的,噗嗤一声笑出来,“八九岁的娃儿,就想着讨婆娘了。行吧,那咱们就假如十年后你讨了一个好看的婆娘。她问你要买菜的钱、她想吃肉,你拿什么给她?只种田可供养不了家小过好日子。哦,对了,你还想找个勤劳的。找回来伺候你啊?哪个当爹的舍得把自己好看又勤劳的女儿,嫁给挣不到钱的懒汉?”
正好是这臭小子小学毕业没得书上的时候。可不能让他就这么到社会上去混了。
不过,上辈子方康虽然只读了小学,但一直被家里约束着。就是一辈子务农为生的。但后来生活压力大,劳碌得很。中年过后看着竟然比他这个当幺爸的还要出老相。
有一年清明给他爷爷上坟,他和自己说他后悔了。悔不该小时候逃课、不好好读书。不然不说像颜颜一样到BJ大公司工作,至少能像方芳读个中师,不下岗、旱涝保收。就是像方康一样也好啊!
当时在老头子的坟前,方健真的是声泪俱下。不然方明澈也懒得管这么多,毕竟他亲爹、亲妈都在。他一个当叔的手伸那么长做什么?
方康的年纪要比他哥小几岁,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了。他顺顺当当上了初中,然后读了职高被分到沿海的电子厂。
那会儿职高和沿海这些厂子有合作,要保证生源100%的就业。就输送去当廉价劳动力。之后你从厂里跑了、自谋生路,那就和学校没什么关系了。学校是给你安排了就业岗位的。
那是1995年,刚开始据说是包吃住500一个月,但经常加班。这小子干了没多久就跟着人到外头歌舞厅去当保安,一个月能挣小两千。
结果撞大运,因为英雄救美被一个比他大十一岁的丧偶女老板看上了。人家还正儿八经和他结了婚。就图他长得好看,还能提供情绪价值。还不敢在外头搞七捻三。
当然,他那跟当上门女婿也没差别,后来孩子都是跟着女方姓的。但那小子心态好,安之如怡。他物质生活其实真挺不错,回来上坟都开的几十万一辆的车。可惜,回来的只有他自己,老婆、孩子都不认方家。
不过,那车是在公司名下。他也拿不出现钱来,只能刷卡消费。一个月上限好像还挺高。
方明澈朝方芳房间看过去,方芳赶紧拿着通知书出去。
“幺爸,这是我的。”
方明澈看了看,“不错、不错。方芳是用心了的。这样,以前幺爸给你们的压岁钱,说了是给你们读书用的。但读得好,也该有奖学金才是。”
他当即掏出一张大团结,“来,方芳,这是你考双百分的奖励。上学期也是双百分,是吧?”
“是的。”
方明澈又当着众人掏了一张大团结出来,一起放在方芳手心。
“爸,这奖学金你看着点,别让我哥嫂给方芳没收了。赏罚必须分明!读书是我们农家子弟最好的一条出路,也是最大的机会。”
方父点头,然后对方明华和袁淑芬道:“对,这钱你们不准没收。”
方明华道:“她这么小,怎么能自己保管这么多钱?”
方父看出来这除了奖励方芳,也是做给方健看的。立即配合地道:“那我替她保管。方芳,爷爷给你攒着。学费还是用你幺爸给的压岁钱。你是自个儿挣的,留着以后花!蛮好,一直考双百分,一直有奖学金拿。一学期拿一次,到小学毕业能拿十次。十次是多少?”
他故意问几个小的。
方明澈看颜颜想抢答,朝她微微摇头。他家这丫头对钱敏感得很!虽然还没有正式学加减乘除,但她真的知道。
办公室还在小偏院的时候,小丫头看她妈给员工发工资。在旁边小声数数,“一十、二十.九十、十十。”
阿嫣给她纠正了是一百,不是十十,她就牢牢记住了。
颜颜看爸爸摇头,就没吭声了。
方健有些震惊地道:“一、一百块!”好大一个数目了!这就是爸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么?
方康也眼睛亮亮的,可以吃好多好东西了。
方芳很有些惊喜,幺爸每年给的压岁钱能覆盖她的学费。如果她能一直从幺爸这里挣到奖学金,那以后就真的不用发愁了。嗯,幺爸的恩情她会记住的。
不过,“三年级以后语文就要写作文了。”作文是拿不到满分的。
方明澈道:“那语文能考到95分以上也作数。”
方芳道:“谢谢幺爸。”又把钱递给她爷爷,“请爷爷帮我保管。”
这样,爸妈、兄弟都没法给她用了。
“好,爷爷给你保管。”方父眉开眼笑的收起来。
方健嘟囔道:“双百分好难的!”
方明澈道:“那你下次要是能考到两科70分,我也奖励你5块钱。考到两科80分,10块钱。要是能考到两科90分,就给你20块。方芳,这不是幺爸不公平,咱们要看之前的起点在哪里。”
上一篇: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