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233节
韩梅点头,“好的。”
她们今天要宣传、介绍的,除了旅行社、还有手工艺品。除了直接运出国卖,也可以就在国内卖的。
姐夫还说大栅栏、西单都努力去试试,看能不能弄到一个柜台或者摊位,或者就摆个车摊都行。这两处的客流量也是很大的。
如今他们也是有相关营业执照的人了嘛。
她们中午前就要赶回去,要集体去吃中午饭。不然留在这边,消费太高了!而且下午还有各自的活儿呢。就一周过来一次搞宣传,有时候可能得用到外语。不是每个外宾都会说中文的。
旅行社那边,招聘其实贴出来就有人来报名了。还有一些是在小偏院那边听到消息跑过来的。就高中生,不需要驾驶、外语基础都行。当然,有基础的优先录取。
在天安门广场给游客拍照的何师傅跟方明澈也挺熟的。今天应邀坐车过来给所有的手工艺品拍照。
等他来了,玲子出来门口的位置坐着(就相当于前台)。让肖刚带他进去,然后负责给打下手。
何师傅在屋子里到处看了看,觉得方明澈的小办公室最适合拍摄。地方相对宽敞、光线也好。于是让肖刚把东西从厨房都给他搬过来。
玲子道:“小心一点啊,可别磕着、碰着。”
是得招人啊,两个导游组出去了,韩梅她们俩还有魏友也出去了。这就只剩下她和肖刚。搬东西这是纯打杂的活儿,肖刚资历最浅,肯定该他干。
肖刚一趟一趟的跑着,到后面都出汗了。
方明澈抱着胳膊在看何师傅拍照,“你广场的生意交给徒弟了?”
“是啊。你要求高嘛,又规定了胶卷上限。”何师傅换着角度拍着。
不过,一次用几个胶卷的活儿,回头还要多洗几份,算是大生意了。认识一年多,他的生意只是量扩大了,方明澈这生意可是质变啊。
看到肖刚出汗了,方明澈道:“你出去喝口水再搬。”
“哦,好的。”
何师傅问道:“这谁啊?”听口气还挺关心的。
“哦,我老婆的表弟,高考之后来勤工俭学的。”
“那考上没有?”
“有点悬,可能要复读。”
何师傅道:“头一回,能有点悬就不错了。如今一次就考走的,少!就算需要多考几次,但只要考上了就是金光大道,譬如你老兄。不过你现在就不愁工作的事了。”
等这事儿忙活完,方明澈送何师傅出去。
“我每个都拍了两到三幅,回头拿过来和你一起挑其中好的再加洗。”何师傅道。
这里的活儿隔一段时间就有,他也十分的重视。
“我过些天可能不在,那你就来找高翔。”
方明澈不在的时候,通常安排高翔过来坐镇。毕竟都是暑假,高翔也有空。但他回来了,就让高翔在家歇一歇。
“好!”
方明澈就送到了电梯门口。招租的广告他在楼下和办公室门口都贴了,但华侨公寓的房子真的很少有出来的。现在也只有等着!
等电梯下行,他走回来。玲子把招聘的人都往会议室安排,让人先进去坐下看旅行社的简介。还有定制橱窗里摆放的、在售的手工艺品。
方明澈问她,“等会儿集体面试啊?”
“是啊,让他们各三分钟做个自我介绍。看看口齿清不清晰,人长得是不是五官端正这不都是方老师你一开始招聘的时候做的么。”
对玲子来说,这活儿也熟门熟路了。业务一直在拓展,时不时就要招人。
方明澈点头,“你看着办。”
他在肖刚桌前坐下,“你觉得来了半个多月,学到什么没有?”
肖刚还没领过工资呢,七月发的是六月的工资。他七月十号才来的。
听到表姐夫问,他点点头,“嗯,还是挺能学到东西的。旅行社用到的英语也偏向实用性,比一味的看书来得好。”
“能学到东西就好,不然不是白忙活了么。”看他的状态还不错,方明澈也就没有多问了。
他看了看魏友的办公桌,估计魏友最近也挺煎熬的。他去年等通知书的时候就是这样。
其实这小伙子挺好用的。但如今还是普遍认为考上大中专院校就读,比跟着私人老板干有前途。人家如果考上了,他肯定不能拦着人家的前程。
一旦车摊的事搞定,就还得往大栅栏和西单再派两个人。
方明澈是希望哪怕弄不到柜台,也是明着挂牌摆摊、不是那种躲躲闪闪的。不然,这会儿都可以让人去了。
这算下来,旅行社怕是要超过二十人了。幸亏是在文化部实实在在挂靠了,不然都经不起查。
毕竟,还得防着曹泽去检举揭发雇佣这么多人呢。现在很多事摸着石头过河,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就怕有人跟你较真,非得给弄上秤盘。
魏友是最先回来的,今天先去问一下情况。看需要哪些手续,然后再回来申请费用。关键现在账上就只有东京汇回来的预付款,前头的钱都用来备货了。
进的货除了运去东京的,也备了一些预备摆摊。另外,伦敦那边也要下单了。所以,五千块的初装费还未必能直接拿到。
他把情况向玲子汇报了一下,趁着她出来倒开水的时候。他的直接领导是玲子。
玲子道:“嗯,我记得好像也是这样的情况。回头我去问方老师,五千块什么时候能下拨。”
今天高老师都没来,显然今天就是先去问问。
然后是韩梅她们两个回来了,两个人喜滋滋的。她们今天也开张了,有外宾要买。
她们今天是带了些简单、便携的样品过去。这会儿把数给魏友,他登记好下午开车送过去。
听说何师傅已经来拍照了,几天后就能去订做彩色画册,韩梅两人十分的高兴。这样就更方便了,也是直接拿编号回来就行。
玲子道:“卖东西是顺道,你们主要还是去宣传、推广旅行社的。”
要去东京、伦敦等人宣传、推广,外宾云集的Beijing饭店等地肯定更不能放过。这些人都已经在首都了,去不了五日游也要争取让他们参加一日游。别因为卖东西有提成,就主要去卖东西了。
“知道了。”
过了几天、招聘、做彩色图册以及摆摊的事都搞定了。
哪怕是王德显去跑动,也没有现成的柜台。毕竟人家的柜台都已经有人了,这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事。但可以去固定的位置摆两个车摊。车摊上能自己弄个广告板,上头把营业执照的放大照片等都弄上了。
去大栅栏摆车摊的时候,方明澈还特地跟去了。阔别这里11个月,他又回来了!
这回可不是依附谁才能摆摊了,是堂堂正正的摊位。向来大栅栏的外宾、华侨等售卖非遗产品。他卖的产品可比老宋他们合作社的丰富多了,同时还在售卖老宋他们一干人等的优秀作品。
颜颜和方健穿着显眼的兄妹装,很高兴的帮着摆东西。方芳跟着去了西单那边,开张生意有小孩子会更喜庆些。
西单那边是高翔带队去的,目前日常负责看摊子的是魏友。
颜颜还坐在摊位旁,拿着彩色的翻花在翻动,一会儿一个样式。她还隐约记得,去年她在摊子上玩儿的东西,卖得都比较好。
甚至林嫣都带着方畅跟来了,反正他每天都要来逛一逛天安门广场。这会儿躺靠在妈妈臂弯里,眼睛眨都不眨的看着姐姐手上鲜艳的翻花。
林嫣有些兴奋地道:“明澈,我们能不能继续把大碗茶摊摆上啊?”
方明澈道:“你想摆啊?”
“是啊,老本行嘛。”要置办什么也都是知道的。
“那可以啊。”
反正他在这里卖非遗产品,和老宋他们单位也是形成竞争了。那再开个茶摊多个竞争的生意也没啥。
林嫣是真的有些高兴。去年茶摊就那么丢了,她心疼了好久。
她道:“看来我们又要和集体的单位竞争了。”
不过不怕,去年广场上就数他们家的大碗茶摊生意最好。嗯,因为拉拢了手工艺品合作社的缘故。如今一样啊,直接在卖这些东西。同样可以招揽顾客的。
确实他们这里一出摊,把东西摆出来,宋全他们摊位的人就都看过来了。
里头有些产品重样了,而且人家比他们的品种齐全、丰富。还有不少外地的手工艺品,甚至连印染布这些都有得卖。
“他、他们什么意思啊?他不是往国外卖么,怎么又把摊摆到大栅栏来了?”
方明澈在手工艺品合作社进货,对产品是有挑选的。并不是所有人的产品都买了。大部分人的产品他都没买,这部分人这会儿就慌了!
方明澈有多能做生意他们是知道的。这跟他们形成竞争,自家卖得过他么?
另外,大家伙儿心头也有数了。私人卖东西,服务态度各方面都很好。比集体单位的人好多了。
宋全没吭声,他的竹编十二生肖那边也在买。尤其竹编龙,他现在都只能让几个徒弟把非关键的地方先编出来。他一天到晚忙都忙不过来,收入在之前的基础上直接翻番了。还省心,不用操心那么多行政事务。
还有其他产品在方明澈摊上也有的,也不是太受刺激。这是增加他们的产量呢。
没有产品在方明澈摊上卖的人看看宋全,之前是宋全牵线搭桥。有些没入选的人本来就对他有意见。
但宋全振振有词的,“人家花钱买东西,我还能按头让人买哪个啊?这是大客户,不是依附我们摆摊的人。”
“那你给他介绍外地的,都不介绍我们的产品。”
“咱们合作社的产品我都推荐了的,但人家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至于外地的,他们是文化部下属的单位,肯定不止卖首都的、或者是咱们单位的东西。天南海北的东西人家都要卖的。”
不过,他推荐的,肯定是他师门有关系的或者开会认识的人。然后再通过这些人的渠道,吸纳更多各地的手工艺品。
这些人找到宋全之后的领导,看能不能有办法可想。不然,同等价位下他们肯定竞争不过方明澈。
领导手一摊,“人家的营业执照照片那么大,你们看不到啊?他要是个体户,咱们能直接把人排挤走。但人家也是有单位的,人家挂靠在文化部。比咱们的级别都高!”
今天出这个摊,别说林嫣,就是方明澈也觉得去年那口憋屈气都出出来了。
颜颜很高兴的抬手招揽客户,简单的英语、日语换着来。
方健看看堂妹,你也太厉害了吧。居然敢跟外国人直接对话!
日本人还好些,好歹跟我们长得差不多。他堂妹居然连皮肤、头发、眼睛不一个色的也大大方方的和人家对话,还真卖出去了不少东西。
上一篇: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