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239节
方明澈笑笑,“以后我们都会有的。”
如今我们是真穷、真落后啊!也罢,儿不嫌母丑!
回去后再出来,就是事先查好坐车的路径然后坐地铁了。
“颜颜,注意听报站。”方明澈担心自己听英语版本的万一听漏了,就给颜颜也安排了活儿。
“好的。”
父女俩在东京到处玩儿了三天。等吴明举那里阶段性的忙过了,方明澈才开始查账。
账目很清晰,而且帐实相符、没有问题。一天之内就搞定了。
方明澈道:“第一批货的利润,全都汇回去。旅行社等着钱用呢。我回去之后会跟王同志商量一下,从第二批货起都留一部分利润在这边账上。争取尽快买到地皮或者现成的一户建,写字楼和门面也可以放入考量。”
东京这边的利润是作为一个补充存在的。留一半利润不会影响到国内旅行社的正常运转。也得这样,驻外办事处才能健康成长。
吴明举自然是对此乐见其成的。这边账上多些流动资金,他要好操作得多。而且,他确实是觉得东京的地皮、写字楼这些会涨。
他们现在在一户建办公,短期内还行。但长期来看,还是应该租或者买写字楼。
吴明举点头,“好的。方老师,明天晚上你看方不方便见一见我说的那个朱正豪。他说会带两个人来。”
“可以。”
方明澈说完出去看了看,颜颜在和隔壁的日本小女孩一起玩耍。就在两家门口的空地上。她磕磕绊绊的能跟对方交流,而且日语水平在进步。
这几天晚上小丫头都看《机器猫》,已经看得很起劲儿了。十分希望拉开自家抽屉也有一条时空隧道,然后跳一只机器猫出来。方明澈既然有心学英语,也陪着她看了看。甚至秦天没事,也跑来一起看。
秦天的日语肯定也就是二把刀的水平。要留在东京工作还得多练。
不过,这动画片国内没得看啊。回去的时候给她买漫画吧。正好可以锻炼一下认识日文。得记得给她买本日语的字典才行。
至于录像带就算了,他暂时不打算买录像机。哪怕在东京买很方便,回头进海关的时候交税就行。
除了贵,主要是不能让颜颜看多了电视,对视力不好。他上辈子把颜颜养到考上大学,小姑娘都没成近视眼。但小外孙打小就玩电子产品,年纪不大点就把眼镜戴上了。
方明澈这一次还准备带着颜颜去体验一下新干线。他预备去奈良看看唐招提寺,看看一千多年前长安的翻版。顺便在那里泡泡温泉。
奈良离东京500公里,坐新干线的话车程是两个多小时。
那之后的周末,还要带着女儿同两个员工,和之前帮过忙的外交部的工作人员聚一次餐。
另外,方明澈还想抽空去一趟神奈川县,看看东京都市圈里的县城是怎么样的。那里距离东京44公里,驱车前往的话是40分钟。
那就相当于京郊的县城吧。看看二者的区别也可以。
还有富士山,距离东京80公里,也可以自行驱车去看看。
方明澈父女在东京玩得挺好的。林嫣带着儿子和侄儿、侄女在家也过得不错。只是偶尔吃饭或者是聊天会说到那父女俩。
林嫣道:“整个一乐不思蜀了!不过,估计是挺好玩的。”
这时候八十年代日本引进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姿三四郎》都还没有播放呢。国内的人对日本的情况了解得是很少的。
哪怕日本的订单第一笔就高达五万元,林嫣对日本也就一个印象:日本人很有钱!居然那么舍得花钱买手工艺品。
国内的人了不太舍得这个钱。不当吃也不当喝的。如今国人好多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呢。
之前崔英奇和吴明举说的日本平均收入是中国80倍,在她心头一下子具象化了。
方健觉得这次来首都很开眼界。想不到首都人也需要去国外开眼界。
林嫣道:“山外有山,一山还有一山高。还有英国,那更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我也想出去看看啊。”
她边说边瞅瞅旁边婴儿车里睡着的小儿子。都是让你小子给绊住了脚。
方健暂时没那么多想法,他那天只是单纯的羡慕堂妹可以出国而已。他觉得首都很好,赚钱比较容易。就那么一个附设的小茶摊,一天也要挣十多二十块。
他私下和妹妹说起,方芳道:“也只有大栅栏才可以吧。西单的客流量也挺大,但幺爸就没有在西单也摆个茶摊。”
西单那边,游客确实少多了。基本都是本地人在逛。本地人出门前大多喝了水的,花钱买水喝的可能性很低。
而且,大栅栏她看到也几家摆大碗茶摊的了。听宋伯伯说还开垮了几家。想来这生意也不是那么容易。哥哥觉得容易,是因为幺爸之前把一切都打点好了。
就是幺爸,他中间也有十一个月没法子在大栅栏继续摆大碗茶摊。如今又可以去那里摆摊了,幺妈乐得很。
这会儿听幺妈说幺爸和颜颜乐不思蜀,这兄妹俩都笑了起来。
这会儿已经快八月下旬了。二奶奶和明惠姑姑会等着八月二十六号喝了堂弟的百日酒再离开。他们自然也是那个时候。
回去,就差不多要开学了。幺爸之前带着他们把附近的景点都走遍了。这个星期他们兄妹主要就是去卖手工艺品和大碗茶。
幺妈说给他们每人每天一块钱辛苦费,收到的小费归自己。如果是外汇,到时候给他们按银行汇率兑换成人民币。
颜颜把她得的三块多美元带去东京了。
当时把幺妈都逗笑了,“我倒是忘了你还能带到东京去用。”
当场给堂妹和她们都科普了一下外汇的稀缺性。还说能挣外汇的如今都是国家的英雄。
当时颜颜高兴得不得了,她也当英雄了。
然后幺妈就道:“在国外随便花出去的话,可就成狗熊了。”
颜颜就道:“不当狗熊,要当英雄。”
方芳和方健一样,想到首都读书的念头愈发强烈了。而且听幺妈说,颜颜和桐桐在首都读书,也许小学三年级起就要学英语了。
他们小地方,高考要考英语,高中都还找不到相应的师资力量呢。小学就更不要提了,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的事。
嗯,来首都读书,还得幺爸给交高价学费。这确实是很不好意思。但幺爸说用在教育上的投资是最值得的,还说大不了让他们以后能挣钱了还给他就是。
她真的很想来!
第176章 银幕熟人
方明澈在东京面试了三个打黑工的同胞。但对对方提出的想就留在东京工作的要求直接拒绝了。
单吴明举和秦天两人,基本工资就2000元了(以人民币计)!旅行社目前可实在承受不起第三个东京员工。而且暂时就以草台班子的形式存在,也完全不需要第三个人。
不要忘了,还有邱音在伦敦呢。英国的人均收入略高于日本,邱音的基本工资是1250。
说得不好听点,以旅行社如今的规模,这三个驻外人员的高工资都得靠自己挣,首都的旅行社本部可负担不起。
还要准备邱音那里如果运转得不错,她还需要一个助理呢。那怕是也得准备准备850。所以,如非必须,方明澈肯定不会在国外的办事处多放一个人。
他和驻外的人也都是明说了这一点的。
所以,这三个人如果想加入旅行社,那就是回国,从导游做起。做得好可以有机会升副组长。
日语组都有两个组长了,不需要第三个。就算是以后再升一个副组长,也除非是国内开出分设或者日本有了分社之后。
不像英语组,不去英国还能去去美国等英语系国家。因此,可以多几个和邱音同职级的。
其实现在,日语组已经不太缺人了。但是,如果有现成的懂日语的人手肯来,自然是很好的。
所以,哪怕一下子要不到三个人,方明澈也给他们都做了面试。语言能力的测试自然是吴明举做的。
秦天在一旁听着,直感慨自己来得早。这要是如今,他的语言优势可是荡然无存。
“你们三位可以回去好好考虑一下。想好了,联系吴明举或者直接联系国内都可以。日语组国庆后应该会有第二组,需要一到两名懂日语的人。”
这回真心不是方明澈想搞二桃杀三士那套。就真的是暂时只需要这么多人。
就日语组增加的车子,还得靠海外两个团队送订单回去呢。
三个人都变了脸色,不是说求贤若渴、三顾茅庐么?
吴明举送他们出去的时候,面对这个疑问摊摊手,“此一时彼一时啊!”
这天没出去游玩,方明澈坐在沙发上看吴明举的珍藏:山口百惠1976年的写真集。里头有十多张比基尼照。
这个妹妹可是80年代中日两国影迷共同的女神啊!只不过这会儿国内还没开始播放日语电视剧的译制片而已。所以,被她风靡的中国的老少爷们还要再等个两年左右才能看到她。
但在日本她已经红得发紫了。这写真集的销量据说挺好的。
这个妹妹也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啊。还挺健康的,不是白瘦幼那种。
“爸爸,我回来了。”楼梯口传来颜颜的声音。
颜颜这会儿打扮得跟樱桃小丸子似的,正在摘遮阳帽。
她跟着隔壁的小女孩,去观摩附近类似于少年宫的地方去了。秦天陪着一道驱车过去的。
之前在国内,爷俩去参观过首都的少年宫。已经预订好等下学期颜颜五岁了去学跳舞、弹琴、练习书法。
至于学跳什么舞,那得等学过再看。
对中班的小朋友来说,一周六节兴趣班的课,足够了。
方明澈赶紧把手头的写真集合上,锁进柜子里。别回头颜颜回家告诉阿嫣:爸爸看穿很少衣服的姐姐的图片。
其实如今首都也有泳池,但女孩子的泳装都很保守。而且,颜颜不知道啊。
之前爷俩去奈良泡温泉,穿的都是酒店提供的一次性浴衣。跟他们穿的短款睡衣差不多。嗯,明年暑假再带小丫头去泳池游泳。
等颜颜上楼来,方明澈已经把写真集收好了。然后就听小姑娘叽叽呱呱的给他讲自己的见闻。
“你觉得比国内的要好些啊?正常,人家富裕所以有更多精力搞这些。不过很多东西他们都是跟我们中国的老祖宗学的。等咱们腾出手了、物质条件也好些了,你再来看。”
“哦。”颜颜又道:“我还去和日本的小朋友比赛剪纸了,我赢了。”
这是小姑娘当初跟着手工艺品合作社的人学过的。在旁边跟着爸爸、妈妈摆摊无聊的时候,就都拿着小剪刀和红纸在练习。
“所以说啊,咱们肯定不比别人差的。”
上一篇: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