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304节
如今村里大米厂效益好,但也还没有分红。全村都没有一台电视机。想看电视得去镇上买5分钱一张的电视票看一晚上。
至于说让方健干活,那么大了是该干活的啊。而且,听健娃说暑假干一天还给他一块钱呢。这会儿代代班也是应该的。一会儿回来就见着了嘛。
袁淑芬搁下箱子,走到厨房门口看看正走出来的小儿子。
康康来了三四个月,愈发白白胖胖,可爱极了。咧嘴一笑,“妈——”
袁淑芬把他拉到跟前,“哎——”
康康电话里就说了,来了幺爸这儿天天都有肉肉吃。幺妈还给买了奶粉,让他们三兄妹睡前都喝一杯。爷爷奶奶也有老年奶粉。日常还能喝麦乳精换换口味。
他身上从里到外穿的都是新的,肯定也都是兄弟媳妇给置办的。人家待自己的儿女好,袁淑芬自然是很感激的。觉得以前和林嫣那些龃龉真是没什么道理。以后自己还得对颜颜和畅畅更好些才是。
她捏捏小儿子的脸,玩笑道:“养得都快能出栏了!”
“啥?”
旁边有个叔伯笑呵呵道:“你妈说你快成大肥猪了。”
康康认真地道:“我才不是大肥猪,我最多是小猪猪。”
众人哄堂大笑起来,正从车上下来的颜颜几人也都笑了。
方明峰路过大栅栏那边,让方芳去喊方健,把他也一并捎回来。这会儿也差不多收摊子了。旅行社有人过来,把摊子收回了四合院那边。
桐桐、颜颜、方芳和他一起过来喊人。然后这两兄妹也到了袁淑芬和方明华跟前说话。
方母在给好奇看着洗衣机的人介绍,“半自动的,回头你们外头要洗的东西就搁那竹框子里。我一起洗来晾就是了。”
方明澈道:“今晚请你们下馆子。明天开始有人送肉和菜来这边,你们排个次序负责做饭、洗碗。前头三天让明成开车带你们在首都到处耍哈,然后再说找工作的事。”
都是年轻人,肯定自己做饭吃啊。可别把他妈累着了。一个个主劳,估计都挺能吃的。
至于洗衣服,有洗衣机。人力不太费事儿。或者把他们教会了,自己来操作也可以。
前几天他让方健三兄妹搬家的时候,古大爷拎着鸟笼子路过。就随口问起给谁腾屋。
听说是这么回事又问道:“你不是说你不想大包大揽么?”
“万一有同乡、同族因为我不想揽事,到南方去打工失踪了。我心头肯定这辈子都过意不去。”
这时候不管南下还是北上肯定都有风险。就离首都很近的河北唐山,如今菜刀队正在猖獗呢。真的猖狂得很!
但首都有他和明峰哥在,肯定不会让他们莽莽撞撞的上当受骗。要是去了南方失踪了,那是找都没法找的。
古大爷当时点点头,“那倒是。”
这年头,一个村里有人混得好了,是全村都指着拉扯一把的。至少,出来后给指个方向。懂得感恩的,这么来了光是管吃管住也会感恩。
方明澈虽然把人喊来了,也没打算管到底。但这么力所能及的招待一下还是可以的。
有人在小偏院里参观了一下,直接问道:“明澈,你这个院子多少钱啊?”
“8500,因为面积小、总价低,所以单价要高一些。还有,这里离天安门广场近,你们都看到了的嘛。肯定比外头要贵点。”
问的人和旁听听着的人都倒吸口凉气。首都的房子也太贵了!乡下修这么个小院子,五百就搞定了。村里人工钱都不要,大家都是换工。
“那你自己住哪儿呢?”
方明澈道:“我在华侨公寓那边租了一套房子住着。把这个小院子腾给了父母和侄儿侄女住,哥嫂也要来的嘛。不然挤得慌!这段时间你们就安心住着。三个小的搬到我们那边了,每天送回来读书。”
这样最省钱,不然都弄去住招待所,哪怕是睡多人间一天也要三块钱。而且显得不亲热,有人可能要挑理!说是千里迢迢来了,家门都不让进什么的。
这房子大不了回头找两个大姐好好收拾一下就是了。回头安排好了工作,就都像韩平、明成一样自己出去租房住。
林嫣过了一会儿骑着自行车也回来了。
她满脸堆笑道:“哎呀,我回来晚了,没有迎接到远客。见谅、见谅啊!”
“没关系的,兄弟媳妇。家里有人呢!”
“是啊,多谢你给我们买的拖鞋、毛巾还有牙刷这些。你想得真周到!”
“主要是临时去买麻烦。”林嫣笑吟吟的把自行车停好。
其实花不了多少钱,但这样真的方便许多。拖鞋什么的,以后就收起来,老家再来人还可以拿出来用。
二伯和二伯母也乐呵呵的在这边。亲不亲、故乡人嘛,何况还都是一个村的。
他们搬了两张爬爬垫出来,供方妩在屋檐下爬行。重男轻女是有的。但现在男孙都没有,孙女带出了感情也稀罕。
几个小哥哥、小姐姐也都围过来。康康道:“小妩没有同手同脚了呢。”
二伯母带头,“是啊,会爬了。让桐桐给她示范了几回。”
韩平和方明成带妻儿回去安顿好,也很快带着人出来了。还和大家说他们就在胡同里隔壁再隔壁的院子。
也有人说要进去看看,便一道进去了。
又问了问他们这里多少钱,单价比方明澈的便宜。毕竟只是买一个大杂院里的三间屋,不比小偏院是单门独户的院子。不然,也不好安排这么多亲戚住下。
但是,大家的观念都还停留在和老家的房子比。就还是觉得好贵啊!不过,人家好歹是在首都有自己的房子了啊。这才早来一年多点吧。
“那买了房能落户么?”
韩平摇头,“不能啊,没这个政策。林嫣买了能把户口转过来,那是因为她本来就是京户。然后因为她京户又有单独的房子,颜颜才能跟着转户口。至于畅畅,那生下来就是京户。因为明澈考上大学也成了京户。”
“哦,那他们一家子都是有商品粮吃的。”
农民最耿耿于怀的就是居民户口有购粮证、可以吃商品粮了。
这里还有很多户人家,待着不自在。所以大家活儿看了看,就都回了小偏院。有人问起怎么来这么多人,就有人说都是外头方老师家的客人。
等六点半的时候,崔老板那边的学徒过来告诉方明澈,“方老师,喊人入席吧。”
方明澈道:“好,大伙儿吃晚饭了。这几天在火车上没吃好吧,管饱——”
一共安排了三张圆桌,七荤四素一汤。还是那句话,做都做了何妨做得漂亮些?反正就这一顿接风宴,之后就自己做了。
回头明峰哥估计也要找个机会,喊到他那边去搓一顿。
估计真的是三天都没吃好,而且肚子里本来就没什么油水。最后所有菜吃得干干净净的,还加了几个。就连原本在京的人的这两桌人剩下的菜也都端过去吃了。米饭更是吃完了三个大甑子蒸的!
崔嫂子看得咋舌,幸好之前问了一下林嫣做多少米饭合适。要是不问一下,多半米饭要不够吃的。
林嫣把帐结了。如今没在这里包餐了,就吃一次结算一次。还好,三桌加起来150块。大家明显都吃得很满意。
吃了晚饭,大家一起到天安门广场逛了逛。这会儿都关门了,就看了看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天安门。
再走回来,方明澈一家四口还有方敏同那三兄妹,就准备回华侨公寓了。
方明澈道:“明天让明成带着你们到处玩玩,门票都算我的。我们两口子和孩子都要上课,就不多陪你们了。”
明成本来就是旅行社的司机,对旅游景点再熟悉不过了。就让他开着这小货车去,妇孺坐前头,男的就在车厢里。还是抬几根凳子上去就好。
“好的、好的。”大家对方明澈的招待确实还挺满意的,吃住都相当的巴适。尤其林嫣也表现得特别周到、大方。
方明澈私下对方父道:“要是觉得人多了吵吵,你们就带着我哥嫂住四合院那边去。这时节应该有空房间才是。”
方父道:“算了,回头他们也说要去看的话,不好拒绝。就这么住吧!也没比隔壁还挤。”
方明澈他们去胡同里开车。这儿还停着两台拖拉机,刘青峰和耿山从两个废品站开回来的。
之前方明澈不是要专门给旅行社买车么。
但林嫣说菜摊子那边三台拖拉机用着挺好。她征求了刘青峰和耿山的意见,他们也觉得废品站用拖拉机就够了。
当初买小货车,主要是为了废品站和旅行社都能用。如今这小货车就归旅行社用了。每天早上,方明澈或者林嫣会开去四合院那边。下午要用,再去开。
拖拉机3000一辆,小货车新的将近两万了。所以如今,他们两个当站长的就开这个通勤。十多分钟就到了,比骑自行车快得多。管它好看不好看呢,实用为原则。冬天开着一路吹风,那就多穿些、裹严实点。
所以如今方明澈除了旅行车的十辆商务车(又各添了一辆),就拖拉机最多。
不过菜摊子的三辆没开回来,那早上五点多就要运菜进城,搁在乡下了。朱大海他们五个外加请的轮着一人一周。
方明澈他们八个人开着车回去。林嫣的自行车也搁在后面,让方健和方芳给她扶着些,省得磕碰到了。
华侨公寓这边是最大户型220平,四个房间还有书房、健身房、舞蹈室。方芳就和颜颜睡一个房间,方健和方康睡空着的客房。
两边住进不少人,林嫣托崔嫂子在黑市弄了很多票,置办了秋天的铺盖、垫褥和床单、被套等。
至于冬天的,先不忙。如果不待客,自家人是够用的。
如果到时候还有人住着不走,她也是不会管的。来找工作暂时落脚没问题,没有住那么久的道理。
这会儿还早,方芳换了舞蹈服进舞蹈室去开着收录机自己练习,让颜颜帮她看着纠正动作。她基础比较差,但勤能补拙。
如今的人都瘦,康康其实只算是后世正常小孩的程度。但在众人看来已经算很胖的了。
方芳浑身瘦筋筋的。还没有开始发育,前后看着都是平的。哪怕穿紧身的舞蹈服,也是看不到一丝赘肉。
颜颜换了长衣、长裤的格子睡衣。一边看着姐姐的动作,一边也在边上压腿。
“姐,你这个动作没到位。”她过来示范了一下。
外头康康喊道:“二姐,电视剧开始了。”
方芳道:“你出去看吧,我再练会儿。”
虽然学跳舞是幺妈安排的,但她现在也喜欢上了。而且,她也很希望长大后像舞蹈老师的体态那么好。
林嫣之前买了一组沙发,自家人不多都坐不满。这会儿侄儿、侄女住过来,看电视的时候终于是坐满了。
方敏削了一盘水果,让大家用叉子叉来吃。方芳没出来,又给她送了一份小的进去。
她问道:“方芳,这个跳舞是不是也得从小练起啊?”
原本只有颜颜和桐桐去练,她也没什么想法。这会儿看方芳也在练舞,她也升起几分想法。也许她这个年龄也还能练呢。她也才十六七岁嘛。
上一篇: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