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93节

  她如今对做生意跃跃欲试的。也想自己搞个能挣钱的生意出来。卖菜、卖鸡蛋,投入比较小。而且只要卖得动,薄利多销是肯定能赚到钱的。

  她想过了,可以找小谢去医院门口卖鸡蛋,也可以再找几个人去市场附近卖菜和鸡蛋。

  还有老崔的饭馆,都可以设法达成长期合作。反正他们家每天都要骑着三轮车去黑市买菜、买肉。自己可以每天给他提供新鲜的呢。

  至于说运输,就让骑三轮车往返的员工顺便就干了。额外给一笔辛苦费。

  收购的事也好办,就在废品站收。回头可以让魏嫂子做这件事,也另外给她一笔钱。这样一来,成本真的比较少。

  如果做得成气候了,她甚至可以摆个小摊。如今街上本来就有蔬果摊。

  到时候要是废品站暂时还在往里贴钱,她甚至可以用蔬菜摊挣的钱贴补。这比之前只是给明澈打下手摆茶摊还要有成就感呢。

  方明澈自然乐得她兴致勃勃的要做生意。而且,蔬菜摊确实是可行的。村里碍于距离、没有交通工具运不到城里卖,他们则天天骑车往返。

  他点头,“可以、可以。等废品站的生意上正轨了,你就开始忙活这个吧。等这个也上正轨,正好也快开学了。我去找刘青峰和耿山先了解一下情况。锅里有热水,你先把澡洗了。”

  这两天颜颜都跟着爸爸出摊去了。反正也是三伏天跟着出门,出摊还近些呢。之前她是觉得去废品站有点新鲜,这才跟着跑的。

  至于说三伏天出门,小姑娘是不以为苦的。她隐约记得,不管热还是冷,好像有人都要去田里干活的。

  但去出摊,她就老是惦记旁边摊子上的冰糕、雪糕、绿豆糕。冰糕五分钱一个,雪糕和绿豆糕一毛钱一个。

第113章 逐个沟通

  方明澈觉得吃别的零食都还好,譬如说去转个糖人啥的。但冰糕太冻了,三岁多的孩子肠胃受不了。

  别说冰糕,街上卖的凉水都不能让她喝。谁知道是不是真的是开水放凉的?那染色的色素又是不是无害?

  当然得抓现行啊,不然小人家也要闹腾的。凭什么把她的零花钱都没收了?

  这会儿方明澈往外走,就看到颜颜穿着海军裙沉默的坐在屋檐下。委屈巴巴的看着自己,连平常最爱听的收音机都不听了。方明澈不听英语的时候,那收音机通常就被颜颜用着。

  大杂院的小姐姐在半月门那边,把锁着的两扇门尽可能推开一点,“方舒颜,过来玩么?”

  方明澈没有理会闺女,径直往大杂院走。

  颜颜看装可怜没用,瘪瘪嘴跟了上去。爸爸比妈妈好说话,爸爸都不给吃冰冰,妈妈更不会!过几天她表现好了,再找爸爸把零花钱还回来吧。

  那她还是玩儿去。不然没得玩也没得吃的,更亏!

  方明澈看看腿边矮矮的身影,嘴角忍不住一弯。颜颜,确实是已经非常适应首都的生活了。

  他先过去刘青峰家里。

  刘青峰正在和家里人说林嫣对那些拾荒者的态度很好。看到方明澈找上门来,赶紧站了起来,“小方老师,找我有事儿?”

  这都事实上是自己老板了。哪怕比自己还小一两岁,也是不能再喊人家小方了。

  刘父、刘母也忙站起来,招呼方明澈坐。

  这可是儿子目前的衣食父母。甭管人家是摆茶摊还是收废品,能按时给工资就行。不然怎么办呢?街道办也不能每一个人都给安排好工作。要吃饭的呀!

  “大叔、大妈好!青峰,我有点事问问你。要不,咱们外头走走?”

  这家当初在古大爷手上只抢到两间小屋。幸好女儿嫁出去了,不然更是住不下。

  这吃饭的饭厅,其实就是刘青峰的房间。就更不要说有什么客厅了。

  刘青峰答应了一声,跟着方明澈往外走。

  两人慢悠悠走到后头僻静些的胡同,方明澈问起他对朱大海的看法。

  刘青峰静默了一下道:“怎么说呢,大家一个大杂院的。本来不该在背后说他什么。但他的做事态度真的是有点.”

  这个样子,别说那四个落选的不服。他也很大意见啊!总不能以后本是朱大海的活计,他就都当小领导分派给他和耿山了吧。

  他私下问过林嫣,他们两口子并没有指派朱大海领导自己二人。最多就是让他带着自己二人干活。而且,他还总在自己二人面前叨叨说如今的工资很低,跟他以前没得比。你要是看不上,你可以把机会让出来嘛。

  方明澈道:“朱大海他钻牛角尖了,我会跟他好好沟通一下。之前他代我出摊,收入比现在高。但如今,我自己也只能再摆三个星期茶摊了。废品站投入上千,还不知道几时才能扭亏为盈呢。而且,我转卖供销社滞销品的生意,也被关系户给撬了。不过,从送水开始,他跟着我干挺久了,总得给他一次机会。但以后他做事如果还是偷懒,我若还留着他,那队伍就不好带了。”

  刘青峰点头,确实是这样。如果方老师一直容得朱大海偷懒,那谁还能不会啊?那样,他和耿山做事的积极性会很受影响。可如果方老师真的一点情面不讲,直接把朱大海给开了,他也会物伤同类。

  “你帮我把耿山叫出来一下吧,我在这儿等他。”

  “好。”

  等耿山来了,方明澈也如此这般和他交流了一下。

  耿山也觉得,方老师茶摊不能摆了,货郎也做不了。还怎么给你开同以前一样高的工资?然后,他也回去喊朱大海。

  朱大海其实早就关注到他们两个先后被喊出去了。但想想又觉得自己没错,带着两个新来的干活嘛。他是先去的,肯定不一样啊。而且如今工资这么低!

  朱大海出去之后,方明澈散了一支烟给他。划了根火柴把两人的烟都点上。

  朱大海心头一松,刚没见那两个抽烟。他们在外头,没待够一根烟的时间。不会是抽完了才进去的。

  抽了几口,方明澈道:“大海啊,我知道你拿过高工资,嫌如今的收入低了。不过,你想想,你拿高工资的时候我什么境况?茶摊的收入还是比较稳定的,如果一个月捞着一次转卖供销社滞销品,还能再赚点。但现在我什么境况?废品站投进去上千,前路都不明啊。这不是我有意克扣你工资吧?”

  朱大海点点头,这确实不是。他估算过之前方明澈的收入。最高的时候怕是有一千!但这两个生意都说没就没了。也难怪他之前要说没根没基,想做生意也得找不起眼、别人看不上的。

  而且,之前他那么大的功劳,都被王德显占了。人家直接调到市政府上班去了。听他妈讲,去就分了个筒子楼单间。这么比起来,小方的落差肯定比自己大多了。

  方明澈道:“当时我高考,让你代班。为了怕你撂挑子,这才给了你五块钱一天。但这是不正常的。我也不给你画大饼。如果你跟着我干,你的工资短期内不会比人均工资高太多。但若是我成了气候,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一直都给我出着大力气。那我可能到时候分你一股。上班只挣工资,永远都不可能发大财的。”

  他给朱大海留了点时间思考,自己吸了一口烟。

  然后又道:“大海,你如今就两条路。要么能接受这个工资水平,继续好好干活;要么,你已经知道了生意如果做得好,确实是可以赚大钱的。当然,做得不好亏钱,也是有的。”

  后世说起这个时代,就是下海就能赚大钱。但其实也是幸存者偏差!会流传的,都是成功了的;失败了的,压根就不会被人知晓。所以这第一代下海的人,被雨打风吹去的应该也不少。

  觉得自己有这个能耐,两百块钱其实也够闯一闯了。譬如阿嫣找到的那个生意,两百块钱就够做本钱了。

  如果没这个能耐,还是要接受正常工资水平才是。

第114章 最后通牒

  方明澈没有再多说什么,“大海,明天八月七号,你就好好在家想想。如果能接受这个工资水平,还想继续干,八号一早就和我们一起出发。不过,因为你这几天表现不佳,领头干活的事就交给刘青峰吧。”

  他一共招三个人,那都是要派用场的。他的工资那么好混啊?就在旁边指手画脚的怎么成?他自己老婆,还在做饭呢。那么热的天,围着灶台转不热啊?

  他自己收了摊过去,还要干活呢。当着他的面,朱大海倒是没敢偷懒。

  说起来,因为高考前他就回去了。当时还不是太热。然后回来又忙忙的继续摆摊,准备废品站开张还真是连轴转。风扇都没顾得上买一把呢。一家三口都用的是蒲扇。

  不过,如今大杂院里有风扇的也就那么几户人家。

  宋全今年因为合作社在广场摆摊创收,买了;古大爷收到房租,也买了一把。他卖房子给儿子治腿,在买风扇之前。

  但想买不是光有钱就行,得有风扇票。没有的话,还得黑市有这个票卖才行。

  他回去和林嫣一说,林嫣摆手,“这都八月了,还买什么啊?明年再说吧。”

  说完又忍不住道:“还是人家有外汇的好啊。人家拿着外汇到友谊商店,想买什么买什么。根本不需要票据!你不知道,我进去看到那里头什么都有。风扇、冰箱、洗衣机、电视机”

  那是完全不受供应限制的。哪怕黑市,也得有人拿相关票据出来卖,才能买得到。但拿着外汇,真的是进友谊商店随便买。

  方明澈道:“你也说了人家拿的是外汇。国家缺外汇缺得要死!咱们两家又都没海外关系,还大笔汇外汇回来。不过,这些以后咱们一样一样的置办也就是了。冬天来临前,一定让你用上洗衣机。”

  冬天洗衣服那是真冷啊!手指泡在冷水里,跟胡萝卜似的。当然,那是还在乡下时候的光景。那时候外头根本没什么柴火可以捡拾,没法烧热水兑来洗。

  如今嘛,首都黑市想弄到蜂窝煤票不是什么大问题。冬天多费些钱就能有热水用了。

  对了,要给送蜂窝煤的知青说一声,下个月就不用送那么多了。不摆茶摊,家里用不了多少。

  林嫣道:“那好,我可记住你这话了。对了,你和朱大海说得如何?”

  “我让他明天在家歇着想清楚。要么就接受如今的工资水平,要么就自己出去单干吧。又不是什么不可或缺的人,我还慢慢开导啊?”

  第二天林嫣等人其实都没过去,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七号休息一天,八号一早大家过去开张。

  朱大海发现这个情况后,下意识松了一口气。不然大家都去了,就他留在家里,那得面对很多异样眼光的。

  他昨天发现方明澈准备不要他了,也是产生了危机感。他不知道从这里出去,还能去做什么。

  那两百块他一直留着没有动。他父母都问过他,要不要买辆二八大杠,上下班方便。这也算是家里一个资产了。

  他说不用,上下班用的车方老师会提供。实则他留着钱,就是想看看有什么生意可以做。

  但姓方的好像脑子一转就找出一门生意。虽然这回只是个收废品的、一般人都不会问津的生意。他却是无处着手。

  于是七号这天,已经为开张忙活了几天的林嫣就在家休养生息。方明澈照常出摊,淡场抽空教合作社的人英语。

  这几天忙起来,中午是老崔那里派小伙计,在旺场前给方明澈送的饭菜。

  今天林嫣有些懒懒的,不想去买菜做饭。中午还是准备带女儿去老崔的饭馆下馆子。但是不需要他安排人送饭菜了。她等饭菜上桌先拨一份出来。

  带着女儿吃过,安顿她回家午睡。托古大爷照看20分钟,她自己就过去送。前几天真的有点辛苦。尤其是单边,都要骑四五十分钟的自行车。

  早上方明澈出摊去了,林嫣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拆被套、床单准备洗。把东西泡到大盆里,她想起方明澈说让她过冬前用上洗衣机的话来。

  如今这个小偏院,林嫣住得挺满意的。连屋舍带院子一百平的样子,只住了他们一家三口和古家父子。古之光目前还在医院没出来。住着清清静静的,尤其是厕所就在院子里。

  哦,对了,小谢每天过来跟自己学二十个字。也兑现了承诺,每三天帮忙挑满一缸水。这省了很大的事。

  古之光住院,大杂院的人和方家一家三口是集资买了营养品,请袁大妈代表大家去探望。

  钱不多,礼边上过一下。大家都有事儿,像方家是个体户,连周日都没有。那些没找到活儿的回城知青,也不太想抛头露面。所以,就是管院大妈周日过去,全权代表。

  请的那个回城知青在医院里日夜照顾。古大爷一早一晚、太阳不大的时候会过去。据说,已经快要出院了。听说手术后恢复得还不错,以后能恢复行走。

  袁大妈回来都说,不枉费古大爷连房子都卖了两间,下了大本钱。当然,也多亏了协和的医生医术高明。

  林嫣从水缸里舀清水把要洗的床单、被套泡着。这样泡个五到十分钟,再直接搓洗一番,能弄掉30%——50%的污渍。洗的时候省洗衣粉、也省力气。

首节 上一节 93/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