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第490节
“王爷,自打北莽煽动舆论之后,从朝堂内阁开始就懈怠了,政令迟迟不下,内阁不动,省道州郡各级衙门也暂且搁置。”
贾环目光冷意渐深,命令道:
“欧阳,前往凤仪宫觐见太后娘娘,明天一大早举行朝会!”
“遵命!”欧阳瑾领命而去。
贾环看向秀才双鞭,低声问:
“画皮师可准备就绪了?”
秀才重重点头:
“假身跟前帝一模一样。”
贾环安排道:
“让潜修的鹤道人帮忙,护送假身藏于内殿,明日朝会之后,我来解决。”
秀才抱拳领命。
.......
翌日,天光破晓,浓雾弥漫九重宫阙。
整座神京城官员排好班列,井然有序地前往金銮殿。
辰时鼓声大作,伴随着太监抑扬顿挫的嗓音。
“摄政王到——”
金色飞鱼服缓缓踏入大殿,头顶的金色王冠同样耀眼。
依照礼仪,文武百官纷纷躬身施礼,包括贾政,也朝儿子行大礼。
贾环面不改色,走向班列最前方,立在丹樨之下。
群臣注视着年轻风华的背影,眼底情绪复杂。
这二十多天,他们已经知道高丽政变一事,通过各种文书,也清楚其中内幕。
不得不承认,摄政王处理得太出色了。
以大局为重,避免后患,遂直接掀翻高丽君王,扶持听话的傀儡。
既没有动用辽东兵马,只凭借几千锦衣精锐,一夜间平息,事后高丽朝堂还得下国书,对大乾宗主国感恩戴德,又是送银子又是送军械。
纵然是再厌恶这位野心权臣,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能力手腕!!
大殿中击磐声渐起,御座后面升起了帷幔,万众瞩目中,太后娘娘牵着幼帝走上御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金銮殿响起山呼海啸的恭拜声。
太后虚扶一礼,飞快扫了摄政王一眼,眼底深处满是感激。
这二十多天,日夜涂抹药膏,她已经不需要佩戴头帘了,脸上的皮肤光滑,除非近在咫尺地观察,才能看到细微的浅淡痕迹。
再造之恩,无法忘怀!
太后垂帘听政,朗声道:
“摄政王有国事商议,请奏!”
贾环上前一步,朝御座躬身行礼,突然扭头看向紫袍玉带的老人,毫无征兆发难:
“杨公,本王向来敬重你!”
金銮殿蓦然寂静。
群臣面面相觑,赶紧伏低脑袋。
但这句话确实没有作伪,朝野人尽皆知。
摄政王残暴到大庭广众之下虐待前皇后,但首辅大人公然指责,摄政王也没有鲁莽对待。
杨太岳表情僵硬,也深知是何事而起。
贾环当庭质问:
“政令不出,何故?”
“战事在即,本王这几天就要北上,内阁中枢视国运之战为儿戏?”
“拿银子从天下粮商购置粮食,各地安排擅医者,各州郡凑齐马匹,安排民夫运输辎重,如此繁多的要务压在各级衙门,内阁竟然拖拉迟疑,今日君上在前,苍生黎庶看着,你说清楚!”
杨太岳出列,辩驳道:
“王爷,这是朝堂中枢的决策,北莽超百万雄兵张开血盆大口,我中原可否打它一个措手不及?”
“那便是撤兵等待,等着联军内讧,西域几个强国和女真都掏空家底,只要战争不开启,超百万兵马一天天等待,因为种族语言不通,迟早会有摩擦起大冲突,内部动荡,威力折损!”
“届时,中原整顿兵马,一举威压北莽。”
话音落罢,高锡等一众辅臣附和,兵部尚书也出列力挺。
这就是老成谋国之言!
北莽联军威慑力太强了,超百万兵马,而摄政王只出四十万。
这可不是四万对十万。
别说四万了,就算只有四千,他们也相信摄政王能缔造惊世战功,覆灭十万都不算奇迹了。
但四十万对超百万,那可是六七十万的兵力悬殊,还是不死不休地仇恨国战。
而且北莽还有杀手锏抗衡摄政王!
稳妥起见,退兵等待联军内部瓦解,这样才有胜算。
贾环突然笑了,语调森寒道:
“退兵?尔等不明白一鼓作气再而衰的真理吗?因敌方势大而畏惧,美其名曰老成谋算,诸位不觉得耻辱吗?让神州将士们背负懦弱的烙印?”
杨太岳深呼吸一口气,厉声说道:
“摄政王,中原输不起,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战争,事关民众存亡,事关中原传承,不得不选择更保守更稳健的方式!”
贾环走向他,字字顿顿道:
“几百年来,北莽异族盘踞在侧,北方百姓不得安宁,还要等多久?”
“说白了,殿内列位不就是在等我贾环战前宣誓吗?”
“倘若失败,我承担一切罪责,葬灭了整个中原精锐力量,我也无颜苟活于世,至于官职勋荣,我更不配拥有,战败了,我贾环钉在史书耻辱柱上。”
听着铿锵有力的语气,群臣相继静默。
他还是那般强势绝伦,带着“功成必定在我”的决心,百万雄兵帝国神剑通通蔑视,尽管他成功了太多次,可这一次是赌上整个中原。
杨太岳还是没有松口,自己不是为了让摄政王表态,而是觉得摄政王太急迫了,明明可以等待联军内讧,不同民族的血性男儿聚在一起,怎么可能不爆发冲突?
贾环已然没有耐心,突然看向御座,语气果断道:
“陛下,内阁不出政令,那便将内阁诸公换一个遍!!”
轰!
一言仿佛晴天霹雳,群臣目露震骇之色,胸腔也掀起了重重骇浪。
自册封摄政王以来,他第一次将权臣姿态展露无遗!
将内阁诸位辅臣换一个遍,这句话放在历朝历代,都极具恐怖!
陈太后微微愣住。
贾环沉声重复道:
“陛下,请为社稷着想,诸公可以告老还乡了!”
满殿死寂中,陈太后情绪紧张,许久后从恍惚回过神来,镇定道:
“依摄政王之言,陛下会颁布圣旨,昭告天下!”
一瞬间,群臣面色大变,难以置信至极。
杨太岳面色苦涩,抬手取下官帽和玉带,将首辅朝笏放在地上,向陛下太后躬身告退。
文武百官注视着,内阁首辅颤颤巍巍离去。
贾环无动于衷。
政变当晚,杨首辅怎么指骂,他都听着受着,因为他知道这位老人没有私心,有功于苍生黎庶。
但退兵之举,绝对不能容忍!
一旦退兵不战,那这四十万精锐肯定知道大乾畏惧了,这种畏惧怯弱会深深根植在灵魂深处!
别管什么谋略,什么等待敌方内讧这种自诩老成谋国,一旦大乾精锐对蛮夷畏惧了,下一次作战,还有冲锋不退的勇气吗?
不出政令,让天下各级衙门停止运转,那很抱拳,暂且告别仕途,颐养天年。
谁也不能阻止战争的步伐!!
满朝文武纷纷挽留,可杨太岳执意离开,走到大殿后,几个中书舍人搀扶着杨公。
其余阁老看向御座帷幔,随即也放下官帽玉带,步履蹒跚地离开大殿。
上一篇: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下一篇:港片:暗夜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