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1010节

郑五心中疑惑,却见上百骑向自己的方向冲来。

待这些骑兵赶至近前,郑五发现他们个个身披黑袍黑甲,有两名骑兵,还手执书有‘黑山营’三字的大旗。

张燕的黑山军,原本只有数百匹战马。

得了袁耀的支援之后,又购置了几百匹战马,凑足千匹。

这样一来,黑山军便有了上千骑兵,已是一股强大的战力。

赵云和张燕先率领百骑入村,其余黑山军将士,皆在村外等候。

郑五等郭家打手看到黑山军骑兵,不由升起畏惧之心,连捉捕年轻女子的动作都停了下来。

他们就是一群不入流的打手,只要是骑兵,不论是官还是贼,都不是他们能够对付的。

郑五总觉得黑山二字比较耳熟,难道是潜藏在山中的黑山军来了?

这也不像啊…

黑山军的衣甲装备,可没有这么好。

而且他们打的大旗,还是黑山营。

莫非是黑山军投靠了大燕,成了大燕的黑山营?

郑五越想越觉得可能。

前线战事吃紧,陛下收纳黑山贼众补充兵源,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只是不知,这些被陛下收编的黑山军,为何来到他们郭家的地盘?

郑五能看出,这些骑兵之中为首的便是赵云和张燕。

他壮起胆子对赵云和张燕问道:

“两位将军…

不知你们是大燕的将军,还是黑山军的好汉?”

张燕手执大刀,指着郑五道:

“吾乃黑山张燕,吾之名号,你应该听说过吧?”

张燕!

郑五闻言心中一惊,这可是黑山贼首啊,连袁绍都忌惮的人物。

他连忙对张燕拜道:

“大当家至此,小人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只是不知大当家,为何要来我郭家的村落?

我郭家跟大当家,一向是和睦相处的啊…”

张燕对郑五道:

“过去我是贼,你称一声大当家也就罢了。

现在我归顺了朝廷,为朝廷做事。

你该称我为将军才是。”

听张燕这样说,郑五心中暗喜。

这黑山贼寇,果然是投效了朝廷!

投效朝廷好啊!

黑山军若是贼,就不会跟他讲规矩。

万一把张燕惹恼了,很有可能一刀把他砍了。

现在张燕成了朝廷的人,那就得按朝廷的规矩办事。

他郑五是郭家的人,仔细算一算,也能称得上是郭图大人的手下!

打狗还得看主人呢,郭图大人乃陛下最亲近的重臣,谁敢不敬?

想到此处,郑五连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周围的村民们都畏畏缩缩地望着张燕,他们也听说过黑山军的名号。

虽然黑山军没有入侵过他们的村子,可毕竟是河北有名的巨寇,寻常百姓都对黑山军很是畏惧。

“恭喜将军,贺喜将军!

将军投效朝廷,有了锦绣前程。

以后跟我家郭图大人,算是同朝为臣了!”

郑五恭维着张燕,又不留痕迹地提到郭图。

那就是在告诉张燕,他也是有后台的人。

张燕不管来做什么,不要太过分。

张燕笑道:

“你这地痞无赖,倒是挺会说话。

可惜啊,拍马屁拍到马腿去了。

他郭图算什么东西?

一个伪朝之臣,奸佞小人,也配跟我张燕同朝为官?”

郑五闻言大惊,脱口而出道:

“你…你不是大燕的将军?”

张燕将刀一横,冷声道:

“吾乃大乾太子麾下大将,今日奉主公之命前来,收拾你们这些欺压良善的恶徒!”

郑五等郭家打手,怎么都想不到张燕会是大乾的将军。

黑山军距离大乾千里之遥,张燕怎么会投乾呢?

不可能啊!

像张燕这种情况,要投也该投大燕才对!

可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也由不得郑五不信。

郑五为了活命,连忙叩首对张燕道:

“张将军,这都是误会啊!

我们都是良善之人,怎么可能欺压百姓?”

第827章 仁义之师

看郑五这一脸横肉,赵云就知道他绝非善类。

张燕冷笑道:

“你们是什么货色,本将还不知道吗?

如果本将没看错的话,你们这些垃圾刚刚就在强抢民女吧?”

“弟兄们,把这些恶贼统统给我绑了!

谁敢反抗,就地格杀!”

在张燕命令下,黑山营骑兵立刻行动起来,下马捆绑郑五等郭家打手。

别看这些打手恶徒们对百姓凶,面对全副武装的黑山军骑兵,他们丝毫不敢反抗,就这么老老实实地被黑山军捆绑。

郑五这些人本就很凶残了,现在又来了一伙比他们更凶残的黑山军,张家村的百姓们心中畏惧不已。

赵云的样貌,要比张燕和善多了。

他对这些百姓们安抚道:

“诸位父老乡亲,你们莫怕。

我叫赵云,也是冀州人,跟诸位都是乡亲!

我现在当了大乾的将军,是奉大乾天子和太子的命令,来解救乡亲们的!”

“我大乾太子说过,我们大乾的将士,是一心为了救民的大军!

乡亲们生活困苦,我等都看在眼里。

你们放心,所有欺压你们的恶徒,我大乾都不会放过!

你们缺少粮食,我们来想办法!

总之我大乾将士到了,父老乡亲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赵云这番话,是袁耀所教。

这样对百姓说话果然管用,在场的村民们听了赵云之言,畏惧的情绪缓解了不少。

有些胆大的百姓,甚至开始低声议论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010/1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