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1063节

赵睿一点跟吕布搏命的想法都没有,他惊呼一声,转身便逃。

然而吕布并不想放过赵睿这个主将,策马疾驰上前,一戟斩在赵睿身上。

“死!”

赵睿毫无反抗之能,直接被吕布挥戟斩为两段!

“嘭!”

赵睿两段身躯栽落在地,乾阵士卒也被吕布杀散。

袁耀立在战车上,观察阵内动向。

他发现周围的火势已然散乱,再不复之前般封堵住乾军行进的道路。

“看来岳父已经破阵了…

孤的猜测,并没有错。”

袁耀猜想,想要破了诸葛亮的八卦火阵,必须要破去八卦阵法全部阵眼。

而只是想脱身,不求破阵的话,只破一处,便可从此处退出。

乾阵已然散乱,袁耀当机立断,下令道:

“众将听令,随我从此处突围!”

乾军虽然中伏,却并不混乱。

在众多大将的指挥之下,从乾阵向外撤离。

老将韩琼率军冲杀,倒是杀了不少乾军士卒。

不过这也算韩琼的极限了。

乾阵已破,阵门打开,他没有能力留下十余万乾军。

诸葛亮此时也不抚琴了,他紧紧捏着羽扇,从山上向下眺望。

燕将韩威对诸葛亮禀报道:

“诸葛先生,乾军攻破了一处大阵,跑了…”

“我知道了。”

诸葛亮声音平静,却难掩失望之意。

“终究…还是让袁耀这条蛟龙走脱了。

袁耀率军脱身,大汉天下必会再次掀起血雨腥风。

袁耀,乃是大汉的劫数。”

韩威闻言沉默不语,就当没听到诸葛亮所说的话。

现在天下哪还有什么大汉了?

刘协活着的时候,袁绍、袁术虽然称了皇帝,却依旧承认有汉。

自刘协死后,燕国与乾国之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大汉已经亡了。

至于偏安一隅的蜀汉,那就是个笑话。

袁绍虽与刘备结盟,可他从不认可刘备是继承了汉室江山的大汉天子。

袁绍觉得刘备与自己没有任何不同,都是趁天下大乱窃据天子之位的人。

只不过刘备借用了汉室的名号,笼络住一批忠诚于汉的臣子罢了。

这场大战战至日暮,燕军才收兵归营。

仔细盘点战损,袁绍所统帅的三十万大军全军覆灭。

其中有将近十万人,被乾军俘虏或击杀。

剩下二十万士卒,溃逃不知所踪。

那些逃亡的将士,有很大概率被燕国招募回来。

所以保守估计,燕国这次的战损至少是十余万精锐。

反观乾军,虽然一开始获得大胜,可后来入了诸葛亮的八卦火阵,也是损失惨重。

这一战,大乾损失三万余精锐,袁耀带着十六万将士脱身而去。

虽然乾军伤亡比燕军少得多,可经此一战之后,袁耀也无力继续率军攻打燕国了。

连年征战,将士疲惫,又被大火这么一烧,乾军的士气下降了不少。

如果强行作战,对大乾有害无益。

袁耀也知晓此事,所以他决定带领将士们回大乾休养生息。

至于袁绍,虽然暂时击退了乾军,可大燕内部也被袁耀埋下了重重隐患。

河北四庭柱全灭,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耀也各有布置。

用不了多久,大燕便会彻底被袁耀搅乱。

到那时,修整完备的大乾精锐再次北伐,天下何人能挡?

当晚,韩琼抱着一个残破的头盔来到诸葛亮面前,说道:

“孔明…

我们在乌蟒林内,找到了子渊兄的遗骸。

他的身躯已经被火焚灭,只剩这头盔…”

诸葛亮眼角似有泪光闪动,他深吸一口气,说道:

“罢了…此事吾已知晓。

前辈死在战场之上,也是为陛下尽忠了。”

韩琼问道:

“孔明,你今后有何打算?

不如留在我大燕如何?

西蜀一隅之地,很难匹敌乾国。

想要灭乾,还需靠我大燕的力量。”

第870章 这场大战,才刚刚开始

“亮来大燕,就是为了帮助大燕抵御乾人的进攻。

如今袁耀已退,亮也该回去向陛下复命了。”

诸葛亮对韩琼深施一礼,说道:

“明日亮就会离开燕国,韩老将军…保重。”

李彦已经阵亡,诸葛亮继续留在燕国,已经无人能保护他的安全。

而且乾军虽然被自己以火阵击退,可诸葛亮总觉得袁耀不该退得这么干脆。

按道理来说,这一战袁耀至少应该夺下兖州才是。

自袁耀出道以来,从来没有无功而返的时候,这其中必有阴谋。

燕国之中,似乎有人编织着一张大网,随时有可能吞噬一切。

这人布局的手段相当高明,诸葛亮也曾试图将此人揪出来,却一直找不到头绪。

诸葛亮甚至怀疑,这是一个智谋不输给自己的智者,而且潜藏在暗处。

敌在暗,我在明,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即便自己留在燕国,也不一定能保证安全。

若他诸葛亮也陨落在了燕地,大汉就彻底完了。

见诸葛亮去意已决,韩琼叹息道:

“那好吧。

既然孔明不愿留下,老夫也不强求。

明日我派人护送孔明回西川。”

诸葛亮对韩琼拱手道:

“如今燕帝病重,大燕很多人都不安分了。

老将军身处燕地,还需保重才是啊。”

韩琼正色道:

“只要有我在,大燕就不会乱。”

……

袁耀率大军撤退回豫州,谋臣步骘对袁耀道:

首节 上一节 1063/1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