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1071节
“燕国若乱,我北上或可图并州!
若能得并州之地,则可与西蜀刘备成鼎足之势,与袁乾分庭抗礼。”
即便是燕国击退了袁耀,司马懿依旧感受到了燕国的危险。
他这时候想的不是去助燕,他也帮不了燕国。
司马懿现在要做的,是趁燕国之乱分一杯羹。
而后再联合相对弱小的蜀汉,共同对抗袁耀。
他这种想法,倒是与袁耀上一世的孙权有些类似。
可惜袁耀并非曹操,他的晋国也无长江天险。
固然有虎牢、汜水之险,想要抵挡乾军也非易事。
被司马懿视为盟友的刘备,此刻却对赵云之死很是感伤。
他唤来关羽、张飞、刘安、诸葛亮等一众心腹文武,借酒浇愁。
刘备握着酒杯,感慨道:
“子龙啊子龙,你怎么就去了呢?
你昔日的英姿,犹在吾眼中。
千军万马都奈何不了你,你却死在贼寇手中…
早知如此,你当初还不如投效于朕。
投了朕,你绝对不会有此下场啊!”
张飞瓮声道:
“大哥,你也不要太伤心了。
那赵云舍大哥去投袁耀,是他有眼无珠!
袁耀不过是利用他,又岂能像大哥一样,真心把他当兄弟?
有我和二哥、四弟在,多他一个赵云不多,少他一个赵云不少!”
刘备摇了摇头,自顾自地饮了一口酒。
他大汉猛将确实不少,却比不上强大的乾国。
这次刘备命李彦和诸葛亮前往燕地,助燕国抵抗乾军的进攻…
却不料李彦也陨落在了与乾军的战斗中。
诸葛亮带回了这个消息之后,刘备嚎啕大哭。
他深知,李彦的实力,或许还在二弟、三弟之上。
而且这位老前辈善于授徒,对自己忠心耿耿,不知为刘备培养出了多少武艺高强的人才。
这样的国之臂助,刘备再也不会有了。
刘备以国公之礼厚葬了李彦,刚刚将李彦下葬,又得知了赵云身陨的消息。
这才令刘备伤怀不已。
刘备看人的眼光很准,他当年就看出赵云不凡,想要招揽到麾下。
只可惜阴差阳错之下,赵云终究还是投了袁耀。
与司马懿的狐疑,刘备的惋惜不同。
袁绍得知赵云身死的消息,表现得惊喜异常。
赵云,可是袁绍的老对头了。
在袁绍跟公孙瓒作战的时候,赵云就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敌人。
就连麾下的大将文丑出战赵云,也只能战个五十回合。
后来赵云投了袁耀,更是大放异彩,率军屡败燕军,打得袁绍苦不堪言。
他与张燕联合,祸乱冀州,更是成了袁绍的心腹大患。
说实话,袁绍根本没想过赵云会死。
赵云这样的绝世猛将,只要一心想逃,天下何人能够拦住他?
吕布吗?
可吕布也是袁耀麾下的猛将,又如何与赵云为敌?
袁绍对袁尚的期望值其实不高。
只要袁尚能赶跑黑山贼,让他们不要继续祸乱大燕,袁绍就满足了。
想不到袁尚竟给了他这样的惊喜。
第876章 太子的人选
“显甫,你再说一遍?
那赵云当真死了?”
“父皇,千真万确!”
袁尚一脸兴奋道:
“孩儿亲眼见证,儿麾下大将典魁阵斩赵云!
他还将赵云的人头带了回来,被儿悬于帐外,以慑贼寇!”
“什么?
显甫,你麾下竟有能够斩杀赵云的猛将?
此人是何来历啊?”
袁尚说的话,袁绍还是愿意相信的。
听说赵云已死,袁绍觉得自己的病都好了几分。
至于赵云的人头,袁绍没兴趣看了。
这么多时日过去,人头早已腐化变质,拿回来也看不出什么。
他真正感兴趣的,是袁尚麾下的猛将。
袁尚献宝似的给袁绍介绍道:
“启禀父皇,儿臣这员猛将,名为典魁。
他的名号,您或许没听过。
可父皇一定听过他兄长的名字。”
“典魁的族兄,名为典韦,曾经是曹操麾下第一猛将。
而典魁的武艺,还要在典韦之上!”
“原来如此,竟是这等壮士!
快把他请上来,让朕看看!”
“孩儿遵命!”
袁尚连忙命人去唤典魁,他的兄长袁谭一直铁青着脸,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袁尚大破黑山贼寇,还阵斩了赵云?
这怎么可能!
想他袁谭,麾下猛将如云,在东郭先生的辅佐之下,依旧不能剿灭黑山贼寇。
赵云和张燕有多奸猾,袁谭可是深有体会。
他袁尚凭什么斩杀赵云?
说赵云死在袁尚手中,袁谭一百个不信!
可事实是袁谭信不信不重要,只要袁绍相信,那就足够了。
过不多时,一个铁塔般的黑脸壮汉踏入殿内,对袁绍拜道:
“俺叫典魁,俺拜见陛下!”
袁绍看典魁,自有一股威武不凡的气势,当不在河北四庭柱之下。
河北四庭柱已成了过眼云烟,而大燕依旧人才辈出,这让袁绍很是欣慰。
“壮士免礼吧。”
袁绍一抬手,对典魁问道:
“赵云可是死在你手上?”
“啊…是!”
典魁回答得有些心虚,如果他跟赵云拼死战上一百合,死得绝对是他。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