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1122节
“主公,前面就是燕王的寝宫了…
臣,在此等候就好。”
袁耀微微颔首,而后上前几步,推门而入。
袁绍瘫痪在床,不是一日两日了。
他除了脖子能动之外,四肢和身躯都无法动弹。
听见有人进门,袁绍甚至都没转头观望,便轻声道:
“可是朕那景耀侄儿到了?”
袁耀上前,对袁绍施了一礼,说道:
“袁耀拜见伯父。”
“敢问伯父…如何知晓小侄会来此?”
据沮授说,他们决定归降大乾,完全没跟袁绍商议。
按道理来说,袁绍甚至都该不知道,田丰的火牛阵已经战败了。
袁绍这时才转过头来,对袁耀道:
“朕虽然病了,头脑却还清醒。
田丰出战,当是一战定胜负。
一场大战,也就打一晚。”
“如果田丰得胜,他们早就冲进来向朕报喜了,又岂会迟迟不到?
这几日,连沮授和审配都不来向朕禀报朝中政务了,这明显不正常。
唯一的可能,就是田丰已然战败,他们觉得朕病得太重,不敢向朕禀报这个消息,怕朕接受不了。”
“我大燕既败,不投降又能如何?
不投降就是死,投降还能保住命。
朕了解朕的那几个儿子,他们会做怎样的选择,朕根本不用猜。”
袁耀没想到袁绍成了亡国之君,头脑却很清醒。
袁耀对袁绍道:
“那伯父现在能接受大燕亡国之事吗?”
第916章 景耀琳琅车
“接受如何,不接受又如何?
事实不已是如此了吗?”
袁耀轻声道:
“父皇说过,只要燕国归降,他可以既往不咎。
封伯父为燕王,世袭罔替,承认伯父大乾宗亲的身份。
小侄还带来了几位神医,可以为伯父医治。
或许能让伯父的身体恢复如初。”
袁绍表情平淡,对袁耀道:
“袁公路,这是在怜悯朕吗?
灭了朕的大燕,给朕赐个王,让朕知晓他袁公路有多优秀?
这些年朕跟他作对,都是朕错了?
他才是那个可以带领汝南袁氏走向巅峰的袁家家主?”
袁耀道:
“伯父,我父皇给你的待遇,已是优厚至极。
没有任何一个亡国之君,能有伯父者般待遇。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伯父乃我袁家之人。
父皇对伯父,还有一些亲情在。”
“你说的这些待遇,朕不需要了...
既然显思他们决定归降你们乾国,大燕便是到了山穷水尽,不得不降之时。
大燕,是你一手打下来的,不是朕投降给你们的。
封王,大可不必。”
大燕城破,袁绍依然不愿对自己说一句软话。
这倒也符合袁耀对袁绍的印象。
高傲的贵族,不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低头。
就凭这点,袁绍的三个儿子,就比袁绍差远了。
袁耀也不继续纠结此事,袁术能留袁绍一命,给袁绍封王,那是袁术对他的好意。
袁绍不接受,那就怪不得袁耀了。
“伯父,我带了几位神医过来。
让他们为您医治一番吧。”
“也可。
我正好想去金陵,见一见袁公路。”
对袁耀命人给自己治病之事,袁绍没有拒绝。
袁绍的身体,他自己知道。
如果继续这样恶化下去,他恐怕到不了金陵。
袁绍倒不是怕死,事到如今,他还有什么事看不开?
袁绍只是想在临死前,再见一见袁术。
听袁术吹嘘也好,听袁术讥讽也罢,总之就是想跟袁术见上一面,说几句话。
这算是袁绍唯一的未了心愿。
四名神医上前,开始为袁绍诊病。
过了好一会儿,袁耀对他们问道:
“燕王情况如何?”
其中医术最高的华安摇头道:
“病入膏肓,药石难医。
哪怕恩师华佗亲至,也很难救活...”
“燕王本来就病重,最近这段时间的大战,已经把燕王的元气耗尽了。
他现在的状态,属于寿元将尽,非是人力可以挽回。”
袁耀也没想到,袁绍的身体会恶化到如此程度。
看着袁绍枯槁消瘦的面容,袁耀感觉他仿佛随时都会咽气。
袁绍,也算是天下难得的枭雄人物,却落得如此下场。
袁耀心中感慨,暗道既然救不活袁绍,就帮他完成一下未了心愿吧。
他对华安问道:
“保住伯父的性命,将他护送回金陵...汝等可能做到?”
“若只是吊住燕王性命一段时间,吾等或可一试。”
华安思索片刻,说道:
“只是燕王的身体,恐怕经不起舟车劳顿。”
“无妨,孤把‘景耀琳琅车’给伯父乘坐。
你们就在此车上,照顾伯父的身体,务必将他平安送回金陵。”
景耀琳琅车,乃是大乾铸造局专门为袁耀打造的豪华马车。
此马车的图纸,为袁耀亲自设计,长三丈、宽两丈、高两层。
里面有卧室,有书房,俨然就是一座移动的行宫。
如此宽阔的马车,是以十匹上等战马拉乘,外加类似于大攻车般的转轮动力。
人乘坐在马车上,丝毫感觉不到颠簸。
华安对袁耀拜道: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