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1172节
对于乾军的态度,蹋顿很清楚。
大乾太子袁耀号称战神,有一统天下之志。
乾军既然攻打辽东,灭了公孙康,难道会放过辽西不成?
追捕公孙康,只是乾军进攻辽西的借口。
就算没有公孙康,大乾也会找别的借口出兵,结果都是一样。
想到这,蹋顿就觉得憋屈。
大乾尚未崛起之前,历来都是他们乌桓人欺凌中原汉民。
只要蹋顿愿意,随时可以率骑兵南下,烧杀抢掠一番。
大汉的百姓,就是他蹋顿蓄养的牛羊,乌桓人可以任意杀戮。
汉家的美貌女子,任他们乌桓人予取予求,随意凌辱。
当年威边疆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也只是率军将乌桓击退。
只要蹋顿养好兵力,随时可以卷土重来,日子过得十分滋润惬意。
现在大乾取代了大汉,蹋顿也觉得无所谓。
他本来想先看一看形势,看看大乾是否软弱可欺。
如果大乾像大汉一样软弱,那对蹋顿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他可以变本加厉地去中原打草谷,甚至率兵攻打幽州,强行占据一州之地。
蹋顿收留公孙康,心中就有这个打算。
没想到还没等到他对大乾用兵,乾人倒先来攻打他的辽西了!
这种情况对蹋顿来说,简直倒反天罡啊!
蹋顿环视众人,翁声道:
“那赵云不是简单人物。
你们应该也看出来了,与乾军正面交战,我们并不占优势。
所以...我们还得想个办法挡住乾军才是。”
乌桓的酋长、贵族和公孙康等人纷纷点头。
与乾军作战的结果如何,他们心中都有数。
那何止是不占优势,简直就是被乾军杀得伤亡惨重。
再这么打几仗,乌桓的二十万控弦之士,非折损数万不可。
楼班想了想,开口对蹋顿道:
“大兄,乾人兵锋固然犀利,可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
乾人深入草原,补给必然困难。
而他们对辽西的地形,又没有我我们熟悉。
我们可以扼守住滨海道,立下大寨阻挡乾军进攻。
这样乾军不论是想要攻打柳城还是白狼山王庭,都不可能做到了。”
“我们再派多路奇兵,袭扰乾军粮道。
赵云就算再勇猛,也保不住乾军的粮食。
毕竟乾军只有一个赵云,他能灭了我们一队劫粮的勇士,还能灭掉十队吗?
乾军进退不得,又无粮草,退兵只是时间问题。
或许等不到乾军退兵,他们就会军心大乱,为我军所灭!”
听了楼班的计策,蹋顿与诸多乌桓贵族眼前一亮。
楼班说得对啊!
赵云武艺绝顶,这他们乌桓人比不了。
如此强大的猛将,在战场上他们也拿不下。
可是他们乌桓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破敌啊!
当年的大汉猛将李广,号称龙城飞将,不也如赵云这般勇猛无敌?
李广率军攻打匈奴,不也是被匈奴利用地利优势,耍得团团转?
匈奴人能做到的事情,他们乌桓人凭什么做不到?
若是在大乾境内,面对赵云这样的无敌猛将,蹋顿可能毫无办法,只得撤军。
但辽西草原,可是他们乌桓人的地盘。
在自己的地盘上,还能让乾人给欺负了?
“好,就这么办!
咱们现在就后撤,退守滨海道!”
“阿罗盘!
能臣抵之!
寇娄敦!
苏仆延!
汝等各率十支骑兵,骚扰乾军粮道!
骑兵被乾人灭了没关系,一定要保证乾人的粮食运不过来!
我要活活饿死这些乾人!”
滨海道,是前往柳城,白狼山乌桓王庭的必经之路。
此地倒不是什么险要之地,却比险要之处更加难以通过。
滨海道河网纵横,号称‘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想要通过滨海道,唯有一条傍山大路可走。
蹋顿退守此地,直接在山下立寨,扼守隘口,纵然乾军有千军万马,也不得寸进。
除非赵云把大攻车等战争利器运过来,跟蹋顿打消耗战,或许能攻破蹋顿的滨海道大寨。
然而赵云想这么做,几乎是不可能的。
蹋顿一口气派出四十支骑兵,每支骑兵有千人之众,不断骚扰乾军后方。
在这种袭扰之下,赵云想要运粮过来,都艰难无比。
更不用说将大攻车运过来了。
第958章 田畴,田子泰
数日后,乾军大营。
赵云和张辽、公孙瓒聚在帐内,商议破敌之策。
楼班的退守与袭扰之策很有效果,乌桓人守住滨海道后,乾军进行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完全攻不进乌桓人的营寨。
滨海道车马难行,大乾骑兵无法冲锋,步卒也难以通过。
赵云武艺再高,也不可能一个人杀入乌桓营寨,把乌桓人全宰了。
强行进攻,只会进入乌桓人的伏击圈,让大军损失惨重。
“报将军!
我军的运粮车队,又被乌桓人袭扰了!”
赵云闻言眉头一皱,说道:
“乌桓人来了多少,粮草没有损失吧?”
乾军斥候道:
“这次还是上千敌骑,已被我护粮大军击退。
但是粮草…又损失了三成。”
“三成!”
赵云拳头突然捏紧,在草原运粮本就不易,又损失三成粮草,军中的粮食可就捉襟见肘了。
公孙瓒道:
“粮草损失三成,下一批粮草不知何时能运到。
就算运来了,难保不会遭受乌桓人的劫掠。”
张辽怒道:
“这些乌桓贼子,着实可恨!
没想到这群草原蛮子,也如此奸诈!”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