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1344节
不仅如此,朕还在金陵给你准备了一座府邸。
一会儿你就可以回府了。”
刘备再拜道:
“臣多谢陛下厚恩。”
袁耀大军徐徐入城,金陵百姓夹道相迎。
待大军入城之后,诸位将军和谋臣就各自归府了。
得此大胜,朝廷必然会有封赏。
不过朝廷对功臣的封赏,也要等到袁术举办完宴会之后了。
刘备作为降臣,在金陵本没有落脚的地府,应当在驿馆之中居住。
也是袁术想得周到,赏赐了刘备一座府邸。
袁术吩咐下去,自有宫内宦官带着刘备回府。
这一路上,刘备三兄弟亲眼见证大乾的繁华。
整座金陵城,地面皆以青石铺就,道路两侧商铺林立。
城中河渠四通八达,雕饰精美的石桥随处可见。
小巷之内的民宅也十分周正,路上行人熙熙攘攘,很多百姓都穿着锦帛制成的衣衫。
这等富庶而繁华的大城,对刘备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蜀地连年征战,刘备哪有余钱搞这些?
成都能以青石铺地的地方,也就只有刘备的皇宫,还有蜀中大臣和世家的府宅。
其余的地方都是土路。
刘备能将土路平整,让这些道路能够走人,就觉得自己已然对得起百姓了。
似金陵这般,实在太过奢华。
刘备左顾右盼,觉得他梦想中的盛世江山,不过如此。
‘如果我大汉能够如此,一定不会分裂覆亡…’
想到这,刘备自嘲的笑了笑。
大汉没有袁耀这般惊才绝艳的人物,亡在袁耀手中也是理所应当。
刘备早就听闻袁耀特别会治理百姓,有经国济世之才,能将治下之地,治理得富庶无比。
袁耀还有很多奇思妙想,随便拿出来两个就能赚钱。
这些暂且不提,单是世家豪门,刘备就解决不了。
天下的钱财和权势,大多都掌控在世家手中。
刘备面对这些士族豪门,唯一能做的就只是拉拢、平衡。
而袁耀则是彻底将世家打落尘埃,收走他们的资产、私兵、权势,又以科举选官。
时间久了,大乾的世家便不像过去那般拥有特权,只是比寻常富商多了些底蕴。
而袁耀麾下的功臣们,即便是被袁耀封了公,封了侯,也不可能成长为大汉时候存在的世家。
因为大乾只会给公侯荣誉和钱财,并不会给他们私兵、人口和土地。
大乾的土地尽归国有,只能租不能买。
没有封地,没有土地,不能养私兵,奴仆也必须花钱雇佣,而没有对奴仆的所有权。
这样的王侯将相,即便再风光,也是无根之萍,不会动摇大乾的根本。
百姓有地可种,还能经商赚钱,自然会越来越富庶。
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下,大乾的国力只会越来越强。
想得越深,刘备对袁耀越是佩服。
这种事情,恐怕也只有袁耀能够做到了。
自己输在袁耀手中,并不冤枉。
第1096章 大宴有功之臣
能够因袁耀而得见盛世,也确实是自己的幸运。
复兴大汉的执念,应当彻底放下了。
“大哥,这是不是咱们的府邸啊?”
刘备思绪翻涌之时,被张飞的声音所打断。
刘备恍然回过神来,才发现眼前宦官已经把自己引到一座奢华的府邸前。
高墙大院,朱红色的大门。
在大门上方,还有一块考究的木制牌匾,上书‘仁乐公府’几个大字。
护卫在门口站得笔直,进门之后,还有不少美貌侍女来回穿梭。
张飞看到这些,忍不住咧嘴直乐。
“金陵城真好!
大哥的府邸更好啊!”
宦官对刘备解释道:
“仁乐公,这就是您的府邸了。
陛下赐给您的府邸,符合我大乾国公爷的标准。
不过有一点,咱家需要跟仁乐公说清楚。”
“这府中的护卫、丫鬟和仆役,都是陛下为仁乐公雇佣的。
他们并非奴籍,都是我大乾子民,自由之身。
在仁乐公府侍奉国公爷,也只是他们的差事。
需要仁乐公付给他们工钱才是。
大乾官吏府中的奴仆,皆是如此。”
“原来是这样,多谢大人告知。”
刘备对宦官道:
“大人…我们刚到金陵,身上并无钱财。
如何给这些侍从们支付酬金?”
宦官笑道:
“仁乐公无需担心。
这些人的酬金,陛下已经足足支付了一年,无需仁乐公继续支付。
至于一年之后…仁乐公害怕没钱使吗?
待陛下摆宴过后,就会赏赐有功之臣。
陛下和太子殿下都很慷慨,我大乾的有功之臣,无需为钱财发愁。”
“多谢大人解惑,大人慢走。”
刘备将宦官送了出去,这宦官对待刘备的态度很好,解答他的问题也很有耐心。
最重要的是,此人自始至终,都没流露出一丝索贿的意思。
张飞对刘备道:
“大哥,这大乾的宦官还不错嘛,比当年那督邮强多了。
遇见那种人,俺老张还抽他!”
刘备对关羽、张飞道:
“二位贤弟,我们现在归附大乾,可不比从前了。
金陵乃是大乾国都,天子脚下,你们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切莫给太子殿下惹麻烦。
云长我倒是不担心,主要是翼德你,知道吗?”
张飞瓮声答道:
“俺明白了,大哥放心,俺肯定不惹事。
你不让俺骂三姓家奴,俺都不骂了。”
“好了,你跟奉先的恩怨不要再提。
这府中院落甚多,你们两人选两处院子先住下。”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