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150节
他再也不敢做称孤道寡的白日梦了。
只要能安全活下去,保住自己的小命,孙权就谢天谢地了。
甚至为了保命,孙权都想把小妹献给袁耀,以换得孙家平安。
想到小妹孙尚香,孙权眼前一亮。
袁耀公子妻妾并不多,自己要是把小妹献给他,孙家的地位一定水涨船高!
这才是正事!
至于袁耀公子要江东士族多少财产,对孙权来说其实都无所谓。
只要能借小妹攀上袁耀,在袁耀公子麾下谋一个好差事,以后还怕缺钱吗?
朱家朱桓对孙权道:
“我们这么多人一起跟袁耀谈判,这么大的压力,他未必能顶得住。
我觉得顾雍大人之策可行!”
孙权口中嗯啊的应付着,实际上早已神游物外,想着如何献上小妹谋取富贵。
在孙权看来,这房内的世家豪族大部分都是蠢货,自己可比他们高明多了。
众人商议许久,也没讨论出个具体结果。
陆康突然对站在陆骏身后的少年问道:
“议儿,对于袁耀公子强征世家财产一事,你怎么看?”
这少年是陆骏的儿子,名叫陆议。
他今年一十四岁的年纪,自幼聪慧无比。
生得唇红齿白,相貌英俊。
陆康对自己这个侄孙喜爱无比,喜欢陆议甚至多过于自己的亲儿子陆绩。
陆议见陆康询问自己,对一众士族豪门的族长们施礼道:
“诸位大人,议以为我江东士族未来会如何,不是看大家如何跟袁公子谈判。
而是要看袁公子究竟想要什么。
袁公子虽有义薄云天、礼贤下士之名,却也是强势之主。
在实力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没有跟袁公子讨价还价的余地。”
“依我看来,江东的局势,比想象中要糟糕很多。
甚至我们未必能如庐江、丹阳两郡的士族那般幸运。”
陆议一介黄口小儿,一开口就如此危言耸听,让这些族长们不由皱起了眉头。
碍于陆议是陆康的侄孙,倒是没有人出来呵斥陆议。
不过对于陆议说的话,这些人还是不太相信。
张家族长张允对陆议道:
“陆公子,你这话说差了吧?
我们江东三郡的士族,可比庐江、丹阳二郡的士族强大太多了。
其他两郡士族,也不会像我们一样,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我们总不至于连那些人都比不上吧?”
陆议平静道:
“正因为我们的实力更强、更团结,处境才更加危险。
我仔细研究过袁耀公子的行事风格。
袁公子胸怀大志,其志不仅局限于江东。
江东士族想要与其相互制衡,分庭抗礼,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以袁耀公子的行事风格,一定会用雷霆手段先压服江东士族。
让江东士族心服口服,不得不对其俯首听命。”
第124章 我想把名字改了,就改为这个‘逊’字。
朱桓自幼习武,性子比较烈。
他闷声开口道:
“袁耀能有什么强硬手段?”
无非就是任由黄巾贼寇在江东肆虐,不派兵前来支援罢了。
我等可不是庐江、丹阳那些软骨头。
区区黄巾,咱们还怕了不成?”
“在座诸位,哪家没有上千家兵?
咱们把部队聚集起来,抵御黄巾。
贼寇若敢来攻,不用袁耀出手,咱们就先把贼寇灭了。”
“到时候,就不是咱们看袁耀的脸色。
而是袁耀主动要与我等商议了。”
朱桓提出与黄巾贼寇武力对抗,张家家主张允道:
“我觉得休穆此策可行,你们觉得呢?
我等戮力一心,足以抵御贼寇。”
一众世家豪族的族长们,都不甘心把自己的财产凭空交出去,他们纷纷点头,同意朱桓的策略。
“对,我们不能向黄巾贼寇妥协!”
“我李家愿意出人!”
“我冯家也愿意出人,抵御贼寇!”
“我韩家…”
团结起来抵抗黄巾贼,也不是什么坏事。
陆康点点头,对众人道:
“既然诸位没有异议,我们就把人手聚集起来。
如果黄巾贼寇攻打坞堡,立刻派人前去支援。”
江东世家结盟御敌,这件事暂时就这么定下来了。
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奴仆和财产,士族豪强们决心很大。
唯有孙权一双碧眼滴溜溜的乱转,不知在想什么。
孙权心中暗自思虑道:
“袁耀公子想以黄巾威压江东士族,眼前这些士族族长们却想抵御黄巾。
这岂不是要坏袁公子的事?
我若是能帮助黄巾逆贼取胜,是不是就为袁公子立下大功了?”
年轻的孙权只见过袁耀一次,就被袁耀的气度深深折服。
袁耀身边那些身披银甲的甲士们,也让孙权感到恐惧。
当时孙权主动与袁耀说话,表现得不卑不亢。
那其实是他强作镇定,也可以说是一种表达求生欲的本能。
在孙权心中,兄长孙策是战无不胜的战神。
而袁耀则比兄长更加恐怖,根本不是江东士族所能抵抗的。
所以他孙权想要出人头地,就不能跟随世家一起抵制袁耀。
他要跟袁耀站在一起,献上自己的妹妹也好,为袁耀立下功劳也好。
总之一定要让袁耀注意到自己,欣赏自己。
那荣华富贵不就来了吗?
看着这些议论着如何对付黄巾贼寇的士族,孙权心中突然产生一种明悟。
帮袁公子收拾掉这些人,正是自己为袁公子立功的天赐良机啊!
江东士族们商议妥当后,便尽数散去。
堂中只剩下陆康、陆骏、陆议祖孙三人。
陆议开口对陆康道:
“叔祖父,我还是觉得咱们陆氏不宜与袁公子为敌。”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