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179节
“若果真如此,公子对华佗便有再造之恩!”
在华佗心中,若能实现心中理想,救治天下百姓,就算是死也值了。
袁耀能助他建立医道学院,这等大恩,甚至要超过救命之恩。
华佗当即对袁耀施礼道:
“公子大恩,华佗无以为报。
愿投到公子麾下,为公子大业尽绵薄之力。”
华佗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也就是他的一身医术。
除了用医术来报答袁耀,华佗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了。
袁耀闻言大喜,一把抓住了华佗的手,说道:
“能得元化先生相辅,是我之幸,也是天下百姓之幸!
我愿与先生一同努力,弘扬医术,解天下万民疾苦!”
弘扬医术,袁耀可不是说说而已。
天下诸侯,估计没有人会比袁耀更重视医术了。
华佗刚刚投效袁耀,袁耀当天就在秣陵城南圈出一大片土地,命令步骘在此建造医道学院。
对于医道学院,袁耀是相当重视。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并且派人将此事传遍江东,招募医道学子。
袁耀与华佗商议过后,将医道学院命名为‘仁心学院’。
取医者仁心,妙手回春,悬壶济世之意。
凡是经过考核,进入仁心学院的学子,每月都可领取三千钱的补助,以资助他们在学院内学习医术。
袁耀在城南圈出的面积很大,想要彻底建成学院,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后,正好是华佗考核第一批学子的日子。
待考核过后,这些学子们直接就可以进入仁心学院精研医术了。
袁耀让人在学院外建立一座小医馆,命名为‘仁心医馆’,作为华佗坐堂行医的地点。
待仁心学院建立起来之后,华佗每月也会抽出五天的时间,在仁心医馆内为百姓治疗疾病。
最近这几日,袁耀只要有空,就会前往仁心医馆,跟华佗探讨仁心学院的建设方案。
两人在仁心医馆二楼摆好茶水,相对而饮,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闹之声。
袁耀心中好奇,循着窗户向外望去。
只见四个身穿白衣的男子,抬着一架木椅在路上行进。
这木椅就像是一顶轿子,有两个木杆支撑,只不过把轿子换成了椅子。
四个男子每人抬起木杆一侧,正好把木椅支撑起来。
在木椅之上,坐着一个身穿白色布袍,外披鹤氅、手执藜杖、鹤发童颜的老者。
周围有不少百姓在旁围观,甚至有人跪伏在地,对木椅上的老者跪拜。
袁耀对侍立在身旁的步骘问道:
“子山,你可知这是何人?”
步骘对袁耀施礼道:
“启禀主公,此人名为于吉,擅以符水之术救人性命。
受其救治之人,无有不灵。
他在江东有十几年了,江东百姓都称于吉为神仙。
最近仁心医馆开张,救治了不少百姓,于吉的威望好似有所下降。
所以两侧的百姓都在驻足观看,只有少部分人跪拜于吉。
若是在之前,怕是大部分百姓都要给于吉跪下了。”
听闻于吉之名,袁耀心中豁然开朗。
这老神棍的名号,袁耀上一世就如雷贯耳了。
“原来他就是于吉啊,有点意思。”
袁耀对房内的华佗、步骘、童飞等人笑道:
“诸位,随我一起去见识见识这于吉如何?”
上一世于吉与孙策之间发生的事情,颇有些玄幻色彩。
袁耀也拿不准,这于吉老道,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法术。
不过袁耀对于吉也不惧怕。
连孙策都能派人把于吉斩了,可见于吉就算真有法术,能力也有限。
不会有那种杀伤力强大的术法。
自己正好去一探究竟,看看这个于吉到底是怎么回事。
由于周围一直有百姓围观,于吉木椅的行进速度很慢。
袁耀带着人从楼上下来,便当道拦在于吉的木椅之前,阻挡住了于吉去路。
于吉身边有四个从人抬木椅,还有一个随从在旁跟着。
随从见有人阻拦,便喝问道:
“汝等何人?
为何阻拦神仙去路?”
第148章 道长,何时开始在江东行骗?
袁耀闻言有些无语,这于吉的随从怎么这么狂?
就算于吉当真有两手法术,也不至于如此吧?
当年张角鼎盛时期,也就自称大贤良师、天公将军,没自称神仙啊!
不过袁耀也不恼,他当道对于吉一拱手,说道:
“在下淮南袁耀,见过道长。
不知道长从何处来,想往何处去啊?”
听闻袁耀之名,周围的百姓们发出阵阵惊叹。
“是袁公子!”
“小孟尝袁公子!”
“没想到我们竟见到袁公子了!”
“袁公子可是我们江东百姓的大恩人啊!”
“拜见袁公子!”
“吾等拜见袁公子!”
周围的百姓,对袁耀纳头便拜。
跪拜袁耀之人,甚至比跪拜于吉之人还多。
袁耀见状感觉很满意。
还行,这些百姓对自己的态度还不错。
自从自己来江东之后,好事可没少干。
百姓能有这种反应,说明自己那些好事没白干啊。
高坐在木椅上的于吉听闻袁耀之名,一直微闭着的眼睛也睁开了。
眼中惊讶之色一闪而逝。
袁耀的大名,于吉自然也听说过。
他着实没想过,袁耀会当街拦下自己。
于吉一挥手,吩咐几名随从把自己放下。
而后从木椅上站了起来,对袁耀施礼道:
“贫道于吉,一直在琅琊宫修行仙法。
顺帝之时进山采药,在曲阳泉上得到一卷神书,名为《太平青领道》。
此书有百余卷,皆为治病救人之仙术。
习之,可制符水以救万民。
贫道习此仙术之后,便周游大汉,普救万民。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