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246节

自己最信任的两位谋士,怎么就一直帮着曹操说话呢?

曹操究竟给了他们多少好处?

在刘表疑惑的目光中,蒯越侃侃而谈道:

“主公想一想,天下众多诸侯之中,谁最觊觎荆州之地?

最想得荆州之人,不是曹操,更不是张绣。

何时雄踞江东,制霸淮南,对我荆州虎视眈眈的淮南袁氏!”

蒯良附和道:

“袁术手握玉玺,常存称帝之心。

只是碍于时机不够成熟,这才暂且称王。

既然袁术有称帝开元之意,那么他的战略目的,一定是尽可能的扩张领土。”

“大陈要想扩张,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北上攻取徐州、豫州。

大军挺进中原,与中原诸侯争雄。”

“可徐州之主是袁术的儿女亲家,乃是大陈的铁杆盟友。

袁氏又岂能出兵攻打自家人?

至于曹操...实力不逊于袁氏。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除了曹操和吕布之外,袁氏想要扩张领土,就只能向西攻取荆州。

若主公是袁术,会怎么选?”

听了蒯良、蒯越之言,刘表眼中露出迷茫之色。

他们二人说得对啊!

柿子都捡软的捏,想要开疆拓土,也要先攻打较弱的敌人,再灭强敌。

自己与曹操孰强孰弱,根本无需多说。

刘表要是有曹操那本事,就不会只甘于自守了。

“如此说来,我荆州最大的敌人不是曹操,而是袁术?”

“主公英明!”

蒯良对刘表再施一礼,说道:

“曹操与袁术素有仇怨,去年就曾在汝南大战一场。

如果让曹操得了南阳,袁耀定然不敢轻易进犯我荆州。

否则曹操就会抓住时机,兴兵攻伐汝南。”

“而曹操得了南阳后,也不敢随意攻打荆襄。

否则就会遭遇袁术的攻击,首尾不能相顾。

主公看似丢了南阳,丢了宛城,却使得荆襄之地稳如泰山。

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

蒯越也对刘表道:

“曹操得宛城,比张绣困守宛城强百倍。

我荆州会更加安稳。”

刘表听蒯良、蒯越之计,越听越觉得有道理。

他轻抚自己的长须,说道:

“嗯...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二位先生言之有理。

曹操和袁术,对我荆州来说都是强敌。

我们单独面对任何一方,胜算都不大。”

“可若是让他们相互制衡,就能与我荆襄达成平衡。

好计!妙计!

既如此,张绣我就不管了。

让他与曹孟德去斗吧。”

“就说我军粮草短缺,短时间内无法起兵,让他多坚持些时日。

能击退曹军是他的本事。

若斗不过曹军,吾亦无能为力。”

“主公真圣明之主也!”

蒯良、蒯越恭维刘表一句,脸上都显露出喜色。

他们为刘表谋划,不让刘表出兵去救张绣,固然是为了荆州安稳。

可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家族。

袁耀在扬州的所作所为,蒯良、蒯越早有耳闻。

他对世家豪族太狠了,将世家豪族的土地、奴仆尽数夺走,财产也夺走九成。

失去了土地和人口的士族,还算得上是真正的士族吗?

身为荆襄顶级豪族的扛鼎之人,二人是绝对不愿看到袁氏入主荆襄的。

哪怕二虎竞食之计不成,最后荆州被曹操得了去,也比落在袁氏手里强。

至少曹操会依赖士族,将权力分享给士族。

比如颍川士族,在曹操治下就过得相当滋润。

第203章 将军可知为何鼎有三足?

“刘表拒绝出兵救援宛城?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粮草不济!

荆襄会粮草不济?!

刘景升以为我张绣是三岁小儿吗?”

张绣攥紧刘表传回来的书信,眉头拧紧,青筋暴起。

贾诩则面色如常,轻声道:

“看来刘表是打算放弃将军了。

他之所以这样做,定是受到荆襄豪族的蛊惑。

想以曹操对抗袁氏,已达成稳定荆襄的目的。

此乃二虎竞食之计。”

“文和,我还是不明白!

我为刘表守住荆州的北大门,不比曹操占据宛城强得多吗?

为何刘表会选择曹操,而不是我?”

贾诩抓起桌上一尊小鼎,对张绣道:

“将军可知为何这鼎有三足吗?

因为三足之鼎,最为稳定,可以撑起沉重的鼎身。”

“在刘表看来,曹操、袁术皆是狼子野心之辈,也是荆州难以抵抗的强敌。

如果他们其中一方铁了心要灭荆州,即便是将军为刘表守住南阳,也无济于事。

与其如此,还不如放弃南阳,放弃宛城。

将曹操、袁术对荆州的野心,转化成曹、袁双方的冲突。”

“如此一来,荆州就可在他们两方之间左右逢源。

曹操强,他们就帮袁术对抗曹操。

袁术强,刘表就帮曹操打压袁术。

在这种情况之下,曹操、袁术都无法坐大。

荆襄之地便可固若金汤,长治久安。”

贾诩所言虽有道理,可张绣还是不甘心。

首节 上一节 246/1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