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491节
刘备放下茶杯,一脸郑重的看着诸葛亮道:
“备久闻先生乃天下奇才,吾来见先生,正是为了访贤。”
诸葛亮摇头笑道:
“将军想要访贤,那可是找错人了。
亮不过是山野一耕夫,怎能当得起‘贤才’之名?”
“先生莫要谦虚,水镜先生都提到过先生‘卧龙’之名,可见先生才高于世。
如今汉室倾颓,天下诸侯并起,皆欲谋夺大汉江山。
刘备虽然势单力孤,却欲伸大义于天下,挽大汉于将倾!
无奈智术短浅,屡战屡败,从徐州一路逃亡至荆州。”
刘备真诚地看着诸葛亮,说道:
“这些年备颠沛流离、寄人篱下。
哪怕是有几位万人敌的兄弟誓死跟随,依旧没有一处容身之地。
是我刘备对不起他们。
可我仔细想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备身边缺少智谋之士。
曹操有郭嘉,袁绍有沮授,袁术有阎象…
就连袁术的儿子袁耀身边,也有李儒、贾诩等智谋之士辅佐。”
“备思来想去,普天之下能助我成就大业之人,也就只有先生您了。
还望先生为了大汉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不吝赐教!”
刘备说罢,对诸葛亮起身便拜。
诸葛亮连忙扶住刘备的手臂,对刘备道:
“皇叔的诚意,亮感受到了。
既如此,亮便为将军谋划一二。”
刘备顺势握住了诸葛亮的双手,真诚道:
“多谢先生赐教!”
“皇叔且稍坐,待亮取一物过来。”
诸葛亮取来一卷图纸,放在刘备面前,将图纸徐徐展开。
刘备向图上望去,只见图卷之上,正是大汉一十三州的地图。
并且每个州郡归属于何人,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皇叔有一句话说得不错。
天下诸侯,大多都是存有私欲之人。
他们起兵争霸天下,非是为了大汉江山社稷,而是为了争夺地盘,扩大势力。
以期在乱世之中崛起,甚至有朝一日颠覆大汉,改朝换代。
真正想要扶汉之人,或许只有将军一人。”
刘备深以为然,点头道:
“就连如今的大汉丞相曹孟德,也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他将天子囚禁于深宫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
天子不堪受辱,写下血书令吾等讨贼。
可惜…刘备无能啊!
备上不能报效天子,中不能讨伐逆贼,下不能安定庶民…
将来又有何面目去面对列祖列宗?”
“所以即便是拼尽性命,我也要匡扶汉室!
我也要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只是不知...备究竟该如何做?”
诸葛亮以蔡瑁鸿门宴为引,让庞德公将‘卧龙’的名声传扬出去。
一步一步,让刘备对卧龙先生产生强烈的渴望之心。
如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愿望达到峰值,开始向诸葛亮吐露心声。
这正是诸葛亮想要的。
诸葛亮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对刘备笑道:
“皇叔勿急。
既然你信任亮,亮就为皇叔说一说吾之浅见。”
刘备一脸渴望地看着诸葛亮道:
“请先生教我!”
第403章 三分天下的构想
“皇叔想要匡扶大汉,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
还要有稳定的基业,有兵马、良臣、猛将。
有百姓和人才的支持…”
刘备眉头紧锁,看着地图对诸葛亮道:
“先生说的这些,备都懂。
可想在乱世之中谋取一份基业,实在是太难了!
天下之大,竟无备立足之地。”
刘备前些时日跟刘表喝酒,喝多了之后曾跟刘表说:
【我刘备就是没有基业,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皆不足道也。】
这句话,是刘备的内心独白,可也引得了刘表不喜。
听刘备的意思,他刘表也是碌碌之辈呗?
刘备酒醒之后,回想起自己跟刘表说的话,心中后悔不已。
他这样说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引得刘表对自己的忌惮。
细细一想,刘备心中又倍觉苦闷。
自己混了半辈子,还没混上一个稳定的基业。
又何谈讨伐曹贼,拯救陛下?
再看看诸葛亮这张地图上,完全没有无主的州郡。
甚至曹操、袁绍、袁术等人的势力之广,都快要把整个大汉给吞了。
自己从现在开始与他们争锋,还来得及吗?
诸葛亮摇着羽扇说道:
“大汉的州郡,现在确实都掌握在天下诸侯手中。
可皇叔若想谋取一份基业,也不是全无希望。”
刘备连忙问道:
“不知备当以何处为根基?”
诸葛亮轻声答道:
“大汉有一大州,一直未经历过战火,民殷而国富。
其主乃汉室宗亲,却庸碌无能,不能久守。
皇叔若取此处为根基,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刘备心头一动,对诸葛亮问道:
“先生所说之地…可是荆州?”
“非也…非也。”
诸葛亮笑着摇了摇头,而后用羽扇指向地图道:
“皇叔且看,这地图上标注着诸侯的势力范围。
从此图上,便能看出天下大势。
如今曹操与袁绍大战,一时间很难分出胜负。”
“他们这两路诸侯大战,对袁陈来说,可是一个扩张势力的天赐良机。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