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567节
而且袁耀所统御的部队,也是包括并州狼骑、白毦精兵、玄甲军、陷阵营在内的十万精兵。
这些精兵装备精良,单兵素质极强,战力强悍。
完全不是骷髅王老爹那十万乌合之众可比。
骷髅王老爹那些乌合之众里面,还有不少其他诸侯的探子。
袁耀的精兵,以白毦军出身的精锐为底层军官,把敌军探子的数量降到了最低。
如此阵容,已经可以碾压荆南诸郡了。
袁耀在长沙郡边界处扎下营寨,与周瑜、庞统、李儒等众文武商议道:
“我军已至荆州。
诸位,不知有何良策可取荆南?”
作为袁耀麾下谋臣,庞统摇着扇子笑道:
“以主公大军的实力,完全可以遇城破城,遇军破军。
镇压荆南一切反抗力量,强取荆南。
不过那样做的话,我军也难免伤亡。
如果能智取,还是智取为妙。”
李儒开口道:
“荆南诸郡的实力虽然比不上荆北,可各郡也有数万兵马。
我军进入长沙地界之后,很快就会被长沙郡的斥候所发现。
如今当速破长沙,方为上策。
至于这取长沙之策...”
李儒看了庞统一眼,说道:
“还是让士元来说吧。”
李儒至少有十种办法,能让袁耀迅速拿下长沙。
可他作为老前辈,觉得应该多给庞统这样的新人机会。
庞统比自己更年轻,更有活力。
唯有让人才们都有表现的机会,主公麾下的人才才会越聚越多。
主公的实力,也会越发强大。
庞统知晓李儒是在让着自己,感激地看了李儒一眼,而后道:
“有道是兵贵神速,主公可以趁着长沙没发觉我军之时,打一个时间差。
派一些高手入城,打开城门接应主公大军。
则长沙可破!”
听了庞统之言,袁耀点点头,问道:
“哪位将军愿入长沙啊?”
第465章 魏延的过往
听了袁耀的询问之语,魏延立刻就兴奋了起来。
想当年,他在长沙军中只是一个屯长,只有黄忠一人对他好。
其余之人,都因魏延出身低微,每天对魏延冷嘲热讽,根本不把魏延当人看。
尤其是魏延的顶头上司杨龄,对魏延欺压最甚。
有什么脏活、累活,杨龄都会交给魏延去做。
魏延的全部功劳,也都被杨龄揽到自己身上。
杨龄凭借魏延的名号步步高升,一直坐到了长沙上将军的位置。
与荆南另外四名上将军,合称‘荆南五虎’。
而魏延依旧是个小小的屯长,没有任何提拔。
杨龄知道,唯有把魏延压制得足够卑微,魏延才能一直为他所用。
韩玄身为长沙太守,对此也没有任何表示。
韩玄也知晓魏延有才能,可那又如何呢?
天下有才能的人多了,多魏延一个不多,少魏延一个不少。
能让他当屯长已经不错了,魏延得知道感恩。
至于杨龄的功劳都是魏延立下的...
那又有什么关系?
对韩玄来说,只要有人干活就行了。
活谁干、功劳谁立、谁更有能力...
对韩玄来说根本不重要。
谁跟他韩玄更亲近,谁更能给韩玄送金银、带来更多的利益,韩玄就提拔谁。
这方面,人家杨龄做得就非常好。
杨龄经常搜刮百姓,靠着搜刮上来的民脂民膏,给韩玄上供。
韩玄对杨龄的做法非常满意,便让杨龄成为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至于武艺更高,更有才能的魏延...
不但不搜刮百姓,还将他大部分的积蓄,都资助给了黄忠那老卒,帮黄忠的儿子黄叙治病。
魏延这种行为,在韩玄看来是不可理喻的。
身在官场,该巴结谁、该做什么,魏延心里都没数吗?
那黄忠本就不是什么大官,只是刘磐麾下的中郎将而已。
更何况,此人早就辞去了中郎将的职务,能对魏延有何帮助?
魏延放着顶头上司杨龄不巴结,也不跟自己这个长沙太守表忠心,一味亲近一个致仕的老卒...
这行为在韩玄和杨龄看来,简直愚蠢!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魏延会一辈子被他们压制。
在屯长这个位置上干到老,干到死。
后来魏延辞去屯长之职,去了金陵,他的命运才发生转变。
魏延被袁耀封为扬武校尉,又凭借军功,一路擢升为大陈扬武将军。
他的一切,都是主公给袁耀给的。
纵然为袁耀赴死,魏延也心甘情愿。
今日主公要派人取长沙,他魏延自然当仁不让。
也正好可以趁此时机,报韩玄、杨龄等人当年的折辱之仇!
魏延大步跨出,高声对袁耀道:
“主公,末将愿往长沙,为主公夺下此城!”
“文长愿往?”
袁耀对魏延道:
“文长,刚刚军师们所说的策略,你也听到了。
此战要先行潜入长沙城内,打开城门,放我大军入城。
潜入敌城,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文长确定要去吗?”
魏延大声应道:
“主公,末将不怕死!
只怕没有机会,可以报主公大恩!
吾曾在长沙当了好几年的兵,对长沙城防很是熟悉。
夺取长沙的任务,请主公务必交给末将!”
魏延话音刚落,黄忠便出列道:
“主公,吾也愿往长沙,与文长一同夺城。”
黄叙也斩了出来,高声道:
“主公,末将也愿去长沙!”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