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72节

袁贼!奸贼!逆贼!

我绝不与你善罢甘休!

可惜不论孙策心中如何骂袁耀,都改变不了他陷入被动的事实。

过了好一会,谋臣吕范才对孙策献计道:

“主公,您也不必太过忧虑。

我们攻打泾县这么多天,泾县的实力如何,咱们基本上也清楚了。”

“太史慈是能征善战的名将不假,可他麾下几乎没有精兵可用。

他麾下的两千士卒,都是临时招募来的兵勇,作战能力远不如我军,不堪大用。”

“守城守了这么久,已经到了这些新兵的极限。

而且泾县不过是一小县,粮草短缺,太史慈估计也快撑不住了。

泾县守不住,太史慈一定会想办法脱身。

主公可以三面围城,攻打泾县,只留一座城门放太史慈离开。”

“而后在城外埋伏一军,专等太史慈上门。

太史慈人困马乏,又岂有脱身之理?

必然会被我军所擒!”

听了吕范之言,孙策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好,就依子衡之计,今夜必破太史慈!

速度要快!”

不得不说,吕范还是有点本事的。

太史慈的情况与他预料得差不多,泾县之中的士卒已然是强弩之末。

如果不是太史慈这个领兵大将有着强大的威望,这些士卒都要哗变了。

太史慈连战好几日,感觉身上衣甲越发沉重。

他对身边的将校问道:

“我们还有多少粮食?”

将校一脸担忧之色,对太史慈道:

“将军,我们...没粮了。”

“连一日的粮草都没有了吗?”

“没了,莫说一日,一顿的粮草都没有了。”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督促将士们谨守城池,防止敌军突袭。”

将校应命而去,太史慈叹了一口气,思虑道:

‘我麾下士卒本就扛不住孙策猛攻,如今又断了粮。

如果再不离开泾县,此处恐怕就是我的葬身之地。

可我离开泾县,又能去何处呢?

去投刺史刘繇?’

太史慈苦笑着摇了摇头。

扬州刺史刘繇,如今已经成了丧家之犬,不知逃亡到何处。

他那个扬州刺史的名头,也算是名存实亡了。

太史慈突然发现,偌大的扬州,他竟然无处可去。

‘如今扬州除了孙策,就只有袁耀的部队了。

我与孙策已经打出了仇怨,肯定不可能投降于他。

投袁耀,或许是我唯一的出路。

那袁耀号称‘小孟尝’,应该不是庸碌之主。’

太史慈心中暗自决定,打算投效袁耀,突然听到周围传来阵阵喊杀声。

第60章 江东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主袁耀!

“将军!

不好了!

敌军攻过来了!”

听到周围将士的呼喊,太史慈连忙走到城墙边向下观望。

只见城下火光如昼,无数的敌军向泾县涌来。

孙策麾下大将黄盖率军攻打东门,程普攻西门,韩当率众攻打南门。

这三人都是孙家宿将,实力强悍。

在他们的指挥之下,孙策军士卒前赴后继的向城头攀爬,用木桩冲撞城门,泾县岌岌可危。

“攻破泾县,缉拿太史慈!”

“休要走了太史慈!”

“生擒太史慈者,赏千金!”

“取太史慈首级者,赏五百金!”

“杀啊!”

本就已经疲惫不堪的泾县士卒,遭遇到孙策军的夜袭后,彻底崩溃了。

他们根本挡不住敌军的进攻,不断有孙策军士卒攀上城头。

一名太史慈的亲兵对太史慈禀报道:

“将军,南门尚无敌军。

咱们速速从南门突围吧!”

“为何孙策独留南门?

难道是要引我出城,擒而杀之?

罢了!

就算如此,我也得走南门!

跟我走,突围!”

不得不说,孙策的围三阙一之计,乃是阳谋。

南门是太史慈唯一的生路,就算他明知此处可能会有埋伏,也非走南门不可。

太史慈率领数十亲兵,从南门冲出,向前方狂奔。

孙策麾下大将朱治早就挖好了陷马坑、布下绊马索,专等太史慈到来。

朱治见前方一阵烟尘,知晓是太史慈到了,不由大笑道:

“子衡还真是神机妙算啊,太史慈果然来了!

弟兄们,打起精神来。

咱们擒敌建功的时候到了!”

太史慈一路狂奔,已是慌不择路。

他看到前方有一处芦苇丛,想也不想就带着亲兵冲了进去。

芦苇丛很是茂密,如果自己藏身其中,孙策就捉不到自己了。

太史慈想法不错,可惜他的行为,正中朱治下怀。

待他率亲兵冲入芦苇丛后,芦苇中突然喊杀声四起。

上千名敌军从四面八方冲来,围住了太史慈。

太史慈麾下的亲兵,有不少直接落入陷马坑中。

面对敌军这等攻势,太史慈根本无法抵挡。

“糟糕,我中计了!”

太史慈惊惧不已,打马便走,却被周围的绊马索绊住了马脚。

“唏律律!”

太史慈战马悲鸣一声,扑倒在地。

太史慈也从战马上摔落下来。

太史慈就地一滚,之间一张大网从天而来,将他罩在其中。

首节 上一节 72/1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