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807节
“大王,您的身体…”
“孤说了,扶孤起来。”
程昱不敢忤逆曹操,只得将曹操扶起。
这是曹操最近这些时日,第一次坐起身来。
也不知是不是众人的错觉,曹操苍白的面容,竟然恢复了一丝红润。
“刘备的联盟之策,孤答应了。
从今日起,我大魏就要与袁绍和刘备一起,对抗袁术父子。
即便是孤不在了,此策,也要一直施行下去。”
“臣等谨遵大王之命!”
文武群臣们都点点头,没有人说大王千秋无期那种屁话。
众人几乎都能猜到,曹操现在这状态是回光返照。
必须趁着曹操清醒,让他把想说的话说完。
“文若…”
一个削瘦的中年文士上前,握住曹操的手道:
“明公,我在。”
一声‘明公’,让曹操脸上露出了笑容。
“文若啊,看到你,孤就想起了当年你我起义兵匡国之时。
那时候你我皆是热血青年,满怀希望。
一转眼,咱们都老了…”
“最近这两年,孤跟你好像有了隔阂。
你好像不太愿意与孤谈心了,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孤建立了大魏吗?”
荀彧对曹操道:
“我知晓明公建国乃大势所趋,可是…
袁术、袁绍相继称帝,明公又称魏王。
大汉的影响力,似乎越来越弱了。”
第661章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我与明公皆为汉臣,实在不愿见大汉沦落至此。”
“文若,天下哪有不败的王朝?
春秋战国的霸主,如今安在?
秦是如此,汉亦是如此…”
“孤年轻的时候,也曾想过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再兴大汉。
可后来经历过很多事情,孤才想明白…
天下兴亡,王朝更替,皆非吾等所能左右啊!”
“孤虽为魏王,也是大汉丞相。
孤这一生,至死为汉臣!
文若,你不要怪孤,好吗?
孤不想与你谈论主臣之分,只想把你当成多年的老友。”
荀彧道:
“能与明公为友,也是吾此世之幸事。”
曹操想了想,又对荀彧问道:
“若有朝一日,文若无汉禄可食,是否愿食魏禄?”
曹操这般问荀彧,是在为自己的继承人曹丕铺路。
曹丕是个怎么样的人,曹操心中一清二楚。
袁绍、袁术都称皇帝了,以曹丕的野心,恐怕也不甘为魏王。
荀彧收回握着曹操的手,沉默片刻,对曹操道:
“若真有那一日,请魏王准臣告老。”
见眼前的荀彧又恢复了之前的疏离感,曹操轻叹一声道:
“准。”
曹操如此试探荀彧,是有意将曹丕托付于荀彧,令荀彧助曹丕执掌朝政。
可现在看荀彧根本没有当魏臣的意思,这辅政之臣,荀彧应该是当不成了。
荀彧既然不可用,那荀攸便也不能重用。
还有何人,能助曹丕主持大局?
郭嘉?
可惜奉孝已经去了…
一时之间,曹操竟寻不到一位顶级人才。
曹操环视众臣,见司马懿就站在曹丕身后。
此人才华不下于奉孝和文若,年纪又轻,当为可用之人。
只是曹操总觉得司马懿有野心,对其不太放心。
仔细想一想,哪个有才华之人,会没有野心?
司马懿的野心,应当是平步青云、大权在握。
这样的人才,曹丕应该可以驾驭。
眼下时局艰难,必须得有顶尖人才辅佐曹丕。
司马懿,曹操不用也得用。
“仲达,且上前来。”
司马懿立刻来到曹操病榻之前,匍匐在地,对曹操拜道:
“臣司马懿,拜见大王!”
“起来吧,不必每次都行此大礼。”
“多谢大王。”
司马懿站起身,如忠仆般立在曹操身侧。
曹操看着司马懿道:
“仲达的才华,孤早就知晓。
孤的继承人,还需仲达来辅佐啊。”
司马懿坚定道:
“大王,臣早就以洛水为誓,誓死效忠大王您。
即便大王不在了,臣也必会竭忠尽智,效忠大魏!”
“很好,孤相信你。”
曹操对司马懿的态度还算满意,又对众文武道:
“孤决意,立子桓为世子。
子桓,就是孤的继承人。
孤去之后,子桓便是魏王。”
曹丕闻言心中狂喜,尽管他心中早有猜测,可立世子之言从曹操口中说出,还是让他欣喜若狂。
只是在现在这种严肃的氛围下,曹丕只能憋着,无法将喜悦之情表现出来。
不仅如此,曹丕还得表现出一副悲痛的模样,这就是考验他演技的时候。
曹丕上前几步,眼中含泪对曹操道:
“父王…您要保重身体啊。
什么世子之位,儿臣根本不在乎。
只要父王身体康健,哪怕让儿臣付出性命,儿臣都甘之如饴!”
“我儿确有孝心…”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