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813节
哪知刘协着急,曹丕反倒不急了。
刘协下旨禅位,曹丕坚辞不受。
刘协还以为曹丕发怒了,非要置自己于死地,吓得连忙向董昭问计。
董昭对刘协笑道:
“魏王为人谦逊,不忍谋夺大汉基业。
既然魏王不受,陛下便多下旨禅让几次。
三请三辞,方为美谈嘛。”
刘协想禅位而不得,感觉憋屈无比。
可他现在只能听曹丕摆布,曹丕让他做什么,刘协就做什么。
三请三辞之后,曹丕终于接受了刘协的禅让,于许都登基称帝,国号大魏。
曹丕登基之后,确实没有食言。
他没有将刘协除之而后快,而是将刘协封为仁乐公,养在皇宫附近。
除了派人严加看管之外,刘协衣食用度皆无所缺。
曹丕给了刘协很多金银财帛、美貌侍女。
除了没有自由之外,刘协能享受到的东西,甚至比在皇宫时还要多。
袁耀上一世的时候,曹丕将刘协封为山阳公,允许刘协在封地内自由活动。
这次曹丕却没有那么做。
这天下光是伪帝就两个,现在又多了曹丕这个继承了大汉正统的真龙天子。
野心勃勃之辈这么多,万一刘协到了封地之后,被人掳走怎么办?
曹丕觉得自己能留刘协一命,已经很仁慈了。
曹丕篡汉称帝,当众斩杀大汉前太尉杨彪!
此事一经传出,举世震动!
甚至比袁术、袁绍称帝,更加让人震惊。
不管是袁术还是袁绍,他们称帝都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
忠汉之人,完全可以斥责他们是伪帝,当以朝廷大军讨之。
可曹丕篡汉却不一样。
汉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曹丕,就标志着大汉彻底灭亡了!
从今以后,天下再无大汉,有的只是汉天子禅位后的大魏。
袁术和袁绍,对于此事的反应差不多。
他们都是在皇宫大殿中大骂曹丕一通,心中对大汉灭亡并不太在意。
他们都已经称帝了,自己就是皇帝。
除了自己是真命天子之外,其他人都是反贼。
这反贼以汉为国号,还是以魏为国号,最终都要被自己灭掉,曹丕篡位又能如何?
受影响最大之人,便是西川刘备了。
西蜀探子对刘备禀报道:
“主公,曹丕篡汉,自立为大魏皇帝。”
“什么?!”
刘备闻言惊呼道:
“曹丕弑杀天子,自立为帝?
逆贼安敢如此?!”
刘备眼泪夺眶而出,悲痛欲绝道:
“吾曾跟陛下说过,一定会匡扶大汉,救出陛下!
陛下怎么不等我啊!
曹丕奸贼,竟然敢谋害天子,篡位称帝!
吾定与其势不两立!”
见刘备如此悲痛,探子有些发懵。
自己什么时候跟主公说刘协死了?
第666章 孝愍皇帝
探子心中虽然奇怪,可自家大王说刘协死了,他也丝毫不敢多问一句。
让探子惊奇的是,诸葛亮、法正等足智多谋的军师也跟聋了一样。
自己根本没说出曹丕杀害天子的话,可他们皆从大王刘备之言,认为天子刘协已经死在曹丕之手了。
法正对刘备道:
“主公,曹丕杀害天子,汉祀已然断绝。
请主公即皇帝位,以延大汉正统!”
刘备大惊道:
“备乃汉臣,如今天子尸骨未寒,怎能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称帝之事,绝不可行!
我刘备誓死不背叛大汉!”
法正继续劝道:
“主公,大王!
曹丕杀害天子之后,大汉已经没有皇帝了!
主公如果不继大汉正统,汉室何存?”
刘备摇头道:
“无论如何,我刘备都不会做此等不忠不义之事!”
法正还要再劝,诸葛亮却说道:
“孝直,此事莫急。
如今天子遇害,大王应当先祭拜天子。
至于继承汉统之事,以后再说吧。”
法正、诸葛亮皆知刘备心意。
他们知晓,刘备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想要在称帝之时,博取一个更好的名声。
法正与诸葛亮商议妥当之后,便在成都为刘协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葬礼。
没有刘协的尸体没关系,法正命能工巧匠雕了一个。
刘备率文武百官挂孝祭拜多日,还给刘协起了一个谥号,谥曰‘孝愍皇帝’。
说实在的,刘备给刘协起的这个谥号,并不是什么好的谥号。
谥号‘愍’,意为在国逢难、在国连忧、与民折伤、祸乱方作…
虽然不太好听,这谥号用在刘协身上倒也中肯。
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刘协现在是个大活人,并非驾崩之帝。
刘备这么早就给他起谥号,倒是有些滑稽了。
祭拜过汉帝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天下诸侯之中,如今只剩刘备为大汉宗亲。
如果刘备不当皇帝,那汉室就彻底断绝了。
作为大汉忠臣,一生立志于力挽狂澜、匡扶大汉的皇叔刘玄德,怎么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呢?
侄子刘协死了,他这个当皇叔的继承大汉正统皇位,也算说得过去吧?
于是刘备在百官三请之下,迫不得已,于成都登基称帝,继承大汉正统,改元章武。
在曹丕称帝之后,刘备紧接着便称帝。
天下诸侯和百姓在震惊之余,都有些麻木了。
如今天下四分,袁绍、袁术、曹丕都称帝了,刘备岂能不称帝?
只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刘备为了称帝,竟然宣称天子刘协已经在许都遇害,遭遇曹丕毒手。
这让曹丕和刘协都很愤怒。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